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2年第四期

【调查研究】黄溪村产业振兴实践与启示

发布:2022/04/06 16:36  作者:吴方荣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2年4月刊  阅读量:

[摘要]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江西省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特色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以蚕桑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  产业振兴;创新驱动;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  江西省修水县委党校

 

江西省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形成了以蚕桑产业为主导,蔬菜、水果、花卉苗木、茶叶一体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修水县村级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板村”。

 

创新实践

 

——主导产业转型。黄溪村三面环水、一面靠水,原来主要经济作物是水稻,约有1000亩种植面积,稻谷产量不高,农民收入低,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村“两委”赴浙江、广西、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向专家请教,经过反复论证,最后果断决定放弃传统的水稻种植,转而集中发展蚕桑产业,实现主导产业选择的转向。为此,把全村70%的水田约900亩改为旱地,加上原有的400亩,使全村旱地达到1300亩。其中,发展蚕桑种植800亩,种桑农户125户,解决劳动力就业230余人,年创收800万元,户均创收3万余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黄溪村因此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土地承包经营创新。一是创新承包土地形式。黄溪村着眼农业必须适度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反复宣传动员,最后决定采取确股确权不确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即村集体以组而不以户为单位承包土地,各组再以当年各户实际人口数确认每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份额,而不确认每户承包经营的具体地块,每户的承包经营权每年随着人口数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通过确股确权不确地,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有效整合了分散在各家各户手中的土地。二是创新置换宅基地。黄溪村通过统一规划地块,高标准规划设计,统一新户型,统一施工,高标准建设村民新居中心村,将原来散居的村民引导集中居住,有效整合利用宅基地。全村共拆除房屋426栋,退宅还地260多亩,还地宅基地由村组统一收回,再按户人口数确定本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打破了原有乱占多占宅基地现象,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产业组织形式创新。黄溪村通过组织创新,充分保障村民就业,切实改善民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溪村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扶贫资金+市场”的运作模式,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建设原则,组建蚕桑、蔬菜、花卉苗木、茶叶、水果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统一签订合同、统一进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的产品销售的“四统一”服务,安排8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年创收1800万元,年利润1000万元,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确保农产品种得好、养得好、卖得好、收益好。

 

——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黄溪村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强堡垒,选优带领农民干的人才。村党总支书记徐万年是党务强、业务强的“两强”书记,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人才,有德有才,首先是党性强,大公无私,不领一分钱工资,不报销一分钱费用,不拿一分钱补贴,被称为“三不”书记。在“领头羊”徐万年的率先垂范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堡垒作用发挥充分,全体村民干劲十足。二是重科技,借力帮助农民干的人才。如黄溪村强桑1号新品种占全村蚕桑种植的95%,由此邀请浙江桐乡桑苗合作社嫁接技术人员来村里实地示范指导培育该新品种,同时,聘请江西省蚕种厂专业技术人员来村里现场传授和指导小蚕制种技术,创新了“小蚕工厂化、大蚕省力化、上蔟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依托科技的支撑,实现蚕桑产业得到高质高效发展。三是作示范,培育农民自己独立干的人才。黄溪村善于培育自己独立干的人才,目前黄溪村有46名产业大户、致富能手,在各自领域经营农业,在自我发展的同时,给其他村民经验和启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推广农业技术创新。黄溪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视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借助涉农高校、专业机构或组织的技术力量,通过技术创新,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增加单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黄溪村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如商务部2018年在黄溪村设立了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和小蚕工厂,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在村里设立蚕种基地,并派驻技术员进行饲料养蚕技术研发,同时修水县老科协也将黄溪村作为科普示范基地。

 

——产业融资创新。一是用活用足政策资金。黄溪村“两委”注重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从文件政策中寻找财政资金,坚持用活用足用好各类支农惠农政策红利。二是可贷尽贷金融资金。黄溪村借助金融力量,做到可贷尽贷,近几年,每年都要争取到农户免息信用贷款资金87万元,农户再以贷款资金入股古艾新丝蚕丝被厂,半年分红37000元,很好地解决了农民“融资难”和“增收难”的两难问题。三是能争尽争项目资金。近几年,黄溪村积极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到各行业管理部门“勤跑腿”,用倾情为民的真诚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寻求资金支持,做到千方百计“跑部钱进”,近年争取此类资金70万元左右。四是能得尽得帮扶资金。黄溪村积极争取对口帮扶单位人、财、物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江西省委党校、修水县政府办公室等帮扶单位每年向村里投入资金支持近10万元,其中2020年江西省委党校还投入帮扶资金110多万元用于建设村文明实践中心。

 

经验启示

 

——党的领导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黄溪村能实现产业发展的凤凰涅槃,推进产业振兴,关键是有村党组织的坚强领导。黄溪村党组织班子政治过硬、思想过硬、组织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能力过硬,正是因为打铁自身硬,才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全村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合力攻坚拔寨,实现产业的脱胎换骨,推动了产业振兴发展。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新是动力源。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也需要通过创新来提供新动能。黄溪村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在主导产业选择、土地经营机制、产业组织形式、人才队伍建设、推广农业技术、争取产业资金等方面开拓创新,激发发展动力,使产业发展后劲更足。

 

——共享是产业发展的首要目的。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我党执政的初心使命。黄溪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富裕了全村百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改革是产业发展的持续动能。黄溪村坚持问题导向、实效导向,用好改革关键一招,聚焦土地经营机制的变革,对承包地确股确权不确地,对宅基地进行有效置换,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克服重重阻力,破解阻碍发展的难题,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持续动能。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因为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黄溪村注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人才队伍,加快引导人才向农村流动,以人才振兴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吴方荣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