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本文从人口、GDP、产业发展、财政收支、投资消费等八个方面,利用2016—2020年期间20项指标,对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仍面临较大挑战。因此,为推动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不同类型县的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发展阶段,促进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县域经济;评价体系;一干多支
[作者单位]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
郡县治,天下安。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基层单元,县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四川省既是历史上最早置县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县域经济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底部基础,是支撑“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石。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动态测度和分析评价,有助于识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突破重点,突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领和目标导向。本文探索构建涵盖经济规模、产业发展、财政收支、投资消费等八个方面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利用2016—2020年数据对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全景式、跨周期评价,既给出183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经济发展得分和排名,也对四大类型县域进行比较分析,为针对不同县域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设计
——评价指标设计。综合政策要求、前期文献和数据可得性,从人口、GDP、产业发展、财政收支、投资消费等八个维度,利用2016—2020年期间20项指标,对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将评价周期设置为2016—2020年,有助于控制自然灾害、新冠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同时纳入总量指标和增速指标,既考察县域经济总量水平,也考察经济发展速度,有助于在评价县域经济发展时兼顾“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采用人均、占GDP比重等相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县域经济体量对相关指标的影响。考虑到不同类型县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在评价县域产业发展时,采用分类评价方法,城市主城区和重点开发区产业发展情况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进行衡量,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情况分别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进行衡量。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地区经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存在波动性较大、不可持续等风险,不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因此,将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作为逆向指标。指标权重的设置主要参考《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考评办法》。
表1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设计。首先,利用功效系数法公式(1)将各项指标转化为0.6到1之间的数据;其次,将转化后的指标乘以权重,得到各指标得分;最后,加总各指标得分,得到县域经济发展总得分。除指标设置外,此种方法不涉及其他主观判断,能够较为客观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结果
表2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结果
如表2所示,总分排名前十位的县有8个位于成都市、1个位于绵阳市、1个位于宜宾市,与《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结果相符。攀枝花市、资阳市、凉山州均有2个县位列总分排名后十位,自贡市、广安市、阿坝州、甘孜州均有1个县位列总分排名后十位。部分城市主城区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速落后,常住人口、GDP、重点产业增加值、民营经济增加值等指标年均增速为负,且位列全省倒数。部分重点开发区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也在于经济增长乏力:常住人口、重点产业增加值等指标负增长,GDP、民营经济增加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指标年均增速落后。
图1 不同类区县排名分布情况
如图1所示,33个城市主城区中有16个县居全省前30位、占比超过50%,同时,城市主城区有8个县位列全省31—90位、9个县位列全省121—183位,呈现两头多、中间少的不均匀分布,表明城市主城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57个重点开发区中有9个县居全省前30位、占比30%,同时,既有20个县位列全省31—90位,也有20个县位列全省121—183位,其余8个县位列全省91—120位,表明重点开发区位次分布相对均匀,但排名靠后的县数量较多。35个农产品主产区仅有2个县进入全省前30位,且有24个县排名90位开外、占农产品主产区总数的68.6%,表明农产品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理想。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中有3个居全省前30位、占比10%,同时,既有23个县位列全省31—90位,也有23个县位列全省91—150位,其余9个县位列全省151—183位,呈现出前部少、中间多、尾部多的分布状态。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本文探索构建涵盖人口、经济规模、产业发展、财政收支等八个方面20项指标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利用2016—2020年期间统计数据,对四川省183个县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市主城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好,但部分城市主城区经济增速落后,不同市(州)城市主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重点开发区位次分布相对均匀,但受制于经济增长乏力,排名靠后的县数量较多;农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相对较弱,致使多数农产品主产区排名靠后,经济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排位呈现前部少、中间多、尾部多的分布状态,尤其是部分重点生态功能区,既是摘帽贫困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受制于资源禀赋匮乏、产业基础薄弱、市场需求疲弱,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策建议。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底部基础,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城市主城区需坚持优化发展,突出城市功能建设优先,侧重高端要素集聚集成转化,推动产城融合发展;重点开发区需坚持转型发展,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并重、集约化发展优先,侧重优势产业成群成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产品主产区需坚持特色发展,突出农业发展优先,侧重农业空间规模质量和农产品保障能力提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需坚持绿色发展,突出生态保护优先,侧重生态空间规模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旅游。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