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然而,也有人认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此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更多资源用于乡村发展,将延缓城镇化进程,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这种将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思想障碍。要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应当克服这种思想障碍,正确认识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的关系。
四川省旺苍县普济镇秀海“一村一品”示范园
城镇和乡村共同构成社会有机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色与质量。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乡村振兴与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四川新村一景(赵世源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非否定城镇化,恰恰相反,城镇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需向城镇化借力。一是城镇化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城镇化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使更多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拓展农产品市场,扩大农产品需求,有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的提高。城镇化可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使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城镇化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城镇化纾解乡村人地矛盾,可为乡村生态空间的扩大创造条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城镇居民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促进农业资源和乡村景观环境的整合、提升,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格局。三是城镇化引导“乡风文明”。城镇化促进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和信息交流,强化城镇先进文化向乡村扩散。经过城镇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农民的价值取向、心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从而破除陋习,达致乡风文明。四是城镇化推动乡村“治理有效”。城镇化促进城镇治理文明向乡村辐射、渗透,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而有助于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五是城镇化助力农民“生活富裕”。城镇化通过吸纳和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扩大农民收入的增长空间,为农民跨入生活富裕之路注入强劲动力。城镇化质量越高,对“三农”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强。
现代农业园区
同时,乡村振兴可夯实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有利于高质量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的助力。一是乡村“产业兴旺”夯实城镇化要素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剩余的存在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农业劳动剩余为城镇化提供必要的劳动力,农业产品剩余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必要的生产资料。农业剩余是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效率提升的产物,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坚实保障。二是乡村“生态宜居”夯实城镇化生态基础。乡村生态环境与城镇生态环境唇齿相依,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在乡村振兴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发挥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将使乡村生态环境发生根本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而也将筑牢城镇化发展的生态屏障,提高城镇化的生态承载力。三是“乡风文明”夯实城镇化文化基础。经过乡风文明建设,农民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文明素质都将提高。这将增强农民对城镇生产、生活、文化、制度、习俗等的认同感和适应力,提高城镇对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接纳程度,并降低整个社会为推动城镇化所付出的代价。四是乡村“治理有效”夯实城镇化社会基础。农民作为“现场人”和“利益相关者”,最懂得乡村需要完善、发展的地方,农民是改善乡村治理、创新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主体性因素。让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不仅能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能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培养农民有序参与民主实践、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有效管理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有利于农民融入城镇生活,有利于城镇和谐发展,有利于降低推进城镇化的摩擦力。五是农民“生活富裕”夯实城镇化物质基础。随着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作为一个庞大的人口主体,不仅农民生产发展会产生对城镇生产资料的巨大需求,而且其消费水准提高也会对城镇消费资料产生巨大需求,成为拉动城镇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产业的扩张,城镇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势必提高。此外,农民富裕程度越高意味着其转化为市民的经济壁垒越低。因而,农民致富与推进城镇化高度契合。
游客采摘体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忠鹏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