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在彭州,人们习惯用“红黄绿”来表示当地的三大优势生态产业。其中,“红”代表的是数万亩的红心猕猴桃,“绿”代表的是近百万亩的绿色蔬菜,而“黄”则代表着川芎为主的规模庞大的中药材种植。
作为彭州市的特色产业,绿色生态的中药材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将为该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016年4月,《当代县域经济》记者走进彭州,探访彭州以中药材产业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药香,弥漫在彭州的山山水水间,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
三色,中药里的原生态
彭州市属成都市21个区(市)县之一,位于龙门山脉以南,成都平原以北,是成都北向交通门户枢纽,南连成都市区、北靠阿坝州、西临都江堰市、东壤德阳市,处于成德绵经济区中心、成渝经济区发展轴的西北区域合作中心以及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是成都市规划发展的四个新型中等工业城市之一和龙门山生态旅游带的重要组成区域。
2016年1月29日,彭州市政府印发关于打造中国(敖平)川芎小镇实施方案——在未来的三年内,彭州将依托“产于川、销全国、傲天穹”的道地川芎特色资源禀赋,实施川芎全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双引擎驱动发展,突出“互联网+农业”理念,延伸川芎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川芎一二三产业全互动发展,培育川芎知名品牌,将敖平镇打造成集休闲、娱乐、养生、保健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小镇。
作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彭州市境内共有动植物药材1136种,其中川芎、黄连、三木药材(黄柏、杜仲、厚朴)商品种植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生物医药产业亦属于彭州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其中,彭州常年种植的数万亩川芎已占全国总销量的80%以上,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和集散地,更代表着中国川芎的规模与品质。目前,彭州已有中药提取、中药饮片、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生产企业50余家,年销售收入超60亿元。
敖平,小镇的川芎故事
说川芎,就不能不提敖平。
敖平镇位于彭州市中心东北部,距彭州市中心12公里,全镇面积 34.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8722亩,辖9个行政村、3个场镇社区,是彭州市重要的粮油菜种植区。镇中城乡居民总户数11454户、总人口3.0万人。素有“中国川芎第一镇”之称的敖平镇,早在2001年就被当时的四川省农牧厅授予“川芎之乡”美誉,后又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如今已拥有全国最大的川芎产业化基地。
敖平镇党委书记张勇介绍说:“1999年,新绿色药业第一次将川芎GAP基地引进了彭州,并按GAP标准进行全新的种植和管理,种出的川芎品质极高,且农残低、无重金属污染。大个头的川芎出售到省外甚至国外,卖出了好价钱,不少药农因此受益。从那以后,川芎产业在敖平就一发不可收拾。”
通过“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现代中药产业化模式和川芎种植补贴受益分红分户管理,敖平镇以川芎产业为主导的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得到高度发展,川芎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更辐射带动军乐、红岩、葛仙山等周边乡镇种植达5万亩,年产值达8000万元。
在品牌建设上,“敖平”是彭州川芎外销的统一品牌,并早已办理运输绿色通道卡及外运川芎货物检疫证,同时对川芎等级、质量、水分等进行严格检测把关,规范中药材购销市场秩序,实现可追溯生产,在源头上保证质量,最终提升川芎的品牌形象,促进彭州川芎品牌价值向经济效益的转化,赢得了外商客户的好评。
美味,当川芎遇上鸡
敖平镇星河村的川芎鸡饲养车间
对彭州而言,已成规模的川芎种植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生产加工,拓展川芎的多功能用途、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做好总体规划已成为激活彭州中药材产业实力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彭州市敖平镇的老牌贫困村——星河村将川芎引入家禽饲养,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致富道路。
星河村位于敖平镇东部,与德阳什邡市隐峰镇接壤,距敖平镇场镇6公里,幅员面积4.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66亩;下辖17个村民小组,1046户,人口3386人,其中残疾人78人,低保户46户,五保户1户。长久以来,星河村村民依靠传统“水稻+川芎”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仅6000元。
2013年5月,星河村被列为成都市第三轮第一批扶贫开发帮扶村,由成都市委统战部、成都市农委和彭州市相关单位进行帮扶,打开了产业经济带动扶贫致富的新局面。
“结合当地特色,大力发展产业,要让村民都有持续性的增长收入”,在帮扶路径的选择上,各级相关单位一致决定将星河村的产业发展与其所在的敖平镇的长足优势产业——川芎相结合。经过认真考察,大家决定在星河村喂养“川芎鸡”。
所谓“川芎鸡”,指的是无公害、绿色、散养的生态鸡,而其独特之处在于给鸡所喂的玉米面、谷糠饲料中按照科学比例加入川芎叶或川芎粉,以提高鸡肉的营养成分和养生价值。
2014年,彭州市敖平兴鑫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星河村成立,村中1004户村民(占全村总户数96.4%)共同出资384600元参资入股,在星河村小石河边建起了一个210亩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建成规范化鸡舍9个,每个鸡舍400余平方米,还配备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林下放养活动场地。当年,首批16200只鸡苗入栏。
通过敖平镇政府的大力宣传,川芎鸡在成都乃至全国线上线下展开营销,更注册了“鸡芎地”牌敖平川芎鸡商标,构建了“电子商务+龙泉三联家禽市场实体门店+商超+菜市”等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仅此一项,纯收入就达到100多万元,户均增加纯收入1000余元。
星河村村支书廖勇告诉记者:“川芎鸡满足了成都和周边地区客户对绿色养生食品的需求,品牌打响以后,不少买家直接到我们村里来买,母鸡一只卖到100元,公鸡能卖到130元。”
三年来,星河村的产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川芎鸡的成功经验也为彭州市中药材产业朝着生态养生方向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思路,据了解,彭州市不仅要规模化推广川芎鸡饲养,还在积极探索川芎及其他药材的入菜入肴。
未来,在药香中延伸
近年来,彭州中药材产业不仅着力于生产技术和销售包装,产业与城市建设的融合、产业与新农村建设、扶贫致富项目的有机结合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2014年,“中国西部医药健康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成都国际医药港落户彭州市致和镇,目前,医药港一期基本建成。
据了解,成都国际医药港总投资60亿元,总占地1120亩,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营后,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600亿—800亿元,年上缴税金约12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这里将成为成都市少数具备线上“中药材交易所”,中国最具规模的药检中心——核心化第三方,中药材、中西成药大西南会展交易平台,线下规模化仓储物流集散交易中心,全球化的中药CCMS等平台,为近百家医药企业提供平台服务。
整个“中国西部医药健康产业园”建成后,将涵盖医疗创新研发、医药商贸物流、商务博览综合服务、康体养生、运动康体休闲、健康生活六大功能板块,为传统生物医药产业向健康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基础。目前,彭州正积极推动优势医药企业的提升,引进中成药、化学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项目,提高新药创制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彭州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集约发展将带动中药饮片行业的规范化健康发展,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
此外,彭州市于今年年初印发的川芎小镇实施方案中特别注重了产业的农旅互动,要求在药用植物园内栽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食用、药用功能的芳香类植物;研发川芎嫩叶美味食品;利用茎秆粉碎作配方饲料发展“鸡芎地”鸡等特色小家禽畜,做好川芎特色饮食文化,开发与川芎相关的旅游食品、用品,将观光、餐饮、娱乐、保健等融为一体,让游客在观光、品尝美食、娱乐、保健中体验、感受、感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及健康产业发展。
通过抓好川芎小镇基础设施点、线、面布局规划,运用农村产改成果,整合农民宅基地资源,通过财政资金“托底”,商业银行低息贷款、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快现代川芎产业孵化园、药用植物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对场镇进行风貌改造,新建亲水休闲绿道,完善场镇街道标识等公益配套设施,打造整洁、美观、清爽的创富、智慧、健康商贸重镇,达到真正的产村结合与互动。
预计到2018年,彭州可建成国家级川芎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建成1个国家级川芎交易平台,建立川芎及中药材价格指数体系,将“敖平”川芎区域公用商标培育成全国知名品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80%,商品化处理率达95%,公用商标使用率达95%,电商渗透率达90%,城镇化率达70%,实现川芎产业综合产值12亿元以上。
(本刊记者潘兴扬、周淼葭)
上一篇:大美大邑,产业与生态共赢
下一篇:双龙桥村:诗意的幸福田园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