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18第二期

南涧县农村土地流转对策建议

发布:2018/03/16 16:31  作者:朱增林 罗如翠  编辑:罗志强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南涧是云南省山区农业县,“三农”问题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解决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本文调查当前南涧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分户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呈现出的分散性已越来越无法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制约南涧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是南涧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南涧县土地流转现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南涧县加大耕地整治力度,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时启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多措并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县共有承包耕地面积13669h㎡,其中流转面积为2024.7h㎡,占14.81%

 

土地流转中的主要问题


基础工作尚未完成。1982年,南涧县将农村土地承包到户,1999年开展了二轮延包,由于受当时测量条件等因素限制,普遍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和登记簿不健全的问题,农户担心土地流转后造成土地流失,目前,全县农村土地确权仅完成了外业调绘,基础工作尚未完成,制约了农村流转。


土地流转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是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思想严重,农民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转出土地。二是重视程度不够。干部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研究不深、宣传不够、引导不力,造成土地流转无人监管。三是对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认识模糊,有意无意将所有权和经营权混为一体。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一是流转合同不规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双方很少签订书面合同,大多实行口头协议,即使签订书面合同,内容缺乏规范性,双方也没有明确责权利关系,容易产生纠纷。二是部分承包方借合同不规范,未经相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土地性质。


土地规模流转难度大。一是新型经营主体弱。目前,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农业庄园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23个、家庭农场有63个,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意愿不强,流转土地面积小。二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底,导致农业生产业余化,甚至出现土地荒废现象。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南涧山区面积占99.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投入不足,地块不连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制约了农机使用和农业现代化科技推广,难以规模化生产。


土地流转保障机制不完善。一是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为转出土地的农民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农民对土地流转态度非常慎重,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渠道不畅,普遍存在“要转的,转不出;要租的,租不到”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土地流转进程。土地流转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三是现行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不完善。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进一步完善。由于土地纠纷调处体系有漏洞,目前普遍存在土地纠纷难以调解,农民的合法权益往往难以得到保护,容易激化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加快土地流转的建议


提高思想认识,引导流转。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土地流转政策,逐步消除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要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相关的政策法规,教育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懂法、知法、用法。要通过典型案例,让广大农民看到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可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土地流转。


加快农村土地确权步伐。尽快解决农村承包土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和登记簿不健全的问题,完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工作。同时,增加投入,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使之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对规模化流转土地的需求和能力。


加强服务管理,规范流转。一是严格执行土地承包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积极引导农民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对双方的责权利做出明确规定。二是加强对流转合同的审查、监督,及时办理合同变更,规范合同的登记、立卷和归档。



云南省南涧县渔业行政执法大队 朱增林

云南省南涧县旅游项目开发中心 罗如翠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