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4期

【典型案例】全域协同 城乡融合共兴之仁寿实践

发布:2024/04/04 16:12  作者:本刊记者 周淼葭 罗梓毓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4月  阅读量:

成都正南第一城,四川人口第一县,这是仁寿县的标签。一坝两山七分丘, 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这是仁寿县情,也折射四川省情。

 

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31120日,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同年1229日,眉山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作出部署:突出“优城美乡强产”,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1仁寿县城湿地公园  潘建勇 摄.jpg

仁寿县城湿地公园  潘建勇

 

仁寿何处发力?审视县情,对标省市部署,眉山市副市长、仁寿县委书记王岳说,北上融入成都城,向西融入眉山城,县内全域协同,以总体规划融合引领、基础设施融合贯通、产业发展融合共兴、公共服务融合普惠、体制机制融合创新“五个融合”,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仁寿由此开启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全力兴产业、活要素、强治理、优服务,向城乡融合共兴加速迈进。

 

兴产业 群众钱包鼓起来

 

春日的仁寿生机勃发。百年梨乡曹家镇,3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八方游客前来赏花踏青、观光打卡。

 

“曹家的梨花很壮观,让人心旷神怡。”成都游客黄女士高兴地说,“今天周末,几个朋友约起来看梨花,还能到农家乐吃正宗的土鸡,简直爽呆了。”

 

2眉山市副市长、仁寿县委书记王岳(前排左四)调研城乡融合发展.jpg

眉山市副市长、仁寿县委书记王岳(前排左四)调研城乡融合发展

 

“春天梨花盛开时,每天我们要接待游客三四桌,多的时候七八桌,收入有四五千块。”农家乐老板刘晓琴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乐呵呵地说,到了秋天梨子成熟时,来采果品果的游客更多,一年下来,挣个20万元没问题,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走进梨树社区“梨是民宿”庭院,曹家镇组织宣传委员陈波介绍:“这是我们集体经济建成的民宿,我们的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项目都是围绕梨产业来布局的。”

 

2018年返乡创业的陈凯流转300亩土地发展规模化梨种植及加工业。经过5年的努力,陈凯种植的梨子不仅进入城市高端商超,更建起了梨膏生产加工线,所产梨膏供不应求。同时,他依托梨园创办了仁寿千农禾农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梨园也成功创建“六月雪梨”省级标准化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梨老板”。陈凯说:“其实当初我对种梨一窍不通,也没多大兴趣,总想在外打工挣快钱。是县上的政策好,镇里的支持大,让我回家乡发展,还帮我解决了资金、技术等很多问题,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3仁寿县委副书记、县长明宇(右二)在项目建设现场调研  潘建勇 摄.jpg

仁寿县委副书记、县长明宇(右二)在项目建设现场调研  潘建勇

 

被称为“梨书记”的曹家镇党委书记黄小芮告诉记者,梨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最重要的门路,镇上已有水果专业合作社社员158名,建成梨产业基地面积2000亩,年营收27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梨子种植4.2万亩。

 

5曹家镇村民打包网销梨子.jpg

曹家镇村民打包网销梨子

 

曹家镇在推动梨产业发展中,按照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生产资料、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收购销售“五统一”经营理念,建立了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成功注册了“曹家梨”商标,获得“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和“有机食品”三年转换认证,极大地提升了产业层次和品牌竞争力,曹家梨鲜果售价目前达每公斤810元。同时,村集体还入股梨膏糖生产经营,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益39万元,并将合作社可分配盈余的80%返还社员,使人均增收2000元。

 

6曹家镇梨花盛开.jpg

曹家镇梨花盛开

 

曹家镇因梨而富,而大化镇则多元增收。

 

来到大化镇水利社区,映入眼帘的大片平整土地上,一边是千亩晚熟柑橘枝繁叶茂,花园式民居掩映其中;另一边是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圈舍一字排开,几个标准鱼塘中甲鱼游动泛起粼粼波光。

 

水利社区招引、回引乡贤人才发展种养业,按照“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管理+居民入股”的模式,建成了甲鱼、生猪养殖“两基地”和花卉、水果种植“两园区”,形成了生猪、水产、柑橘、花卉四大支柱产业,带动群众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集体分红拿现金等方式持续稳定增收。水利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建成指着柑橘园介绍。

 

曹家、大化两镇只是仁寿县推动产业振兴的缩影。

 

近年来,仁寿县以“建设城乡品质高度协同”为目标,把“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共兴,扩大创业就业渠道,让城乡居民钱包鼓起来,让县域经济实力强起来。2023年,仁寿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分别进位至第90位、96位。三次产业聚链成群,城乡品质提档升级,内生动力大幅增强,社会福祉不断增进。

 

活要素 人才、土地、资金动起来

 

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激活要素,让人才、土地、资金双向畅通流动是关键。仁寿县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一面敞开大门,让农民进城;一面优化机制,引导工商资本下乡。

 

近年来,仁寿强化产业园区载体建设,通过信利高端显示、协鑫锂电、华赐半导体三大百亿企业,以及繁荣的三产服务业,吸纳10万农村居民进城就业,促进农村居民城镇落户1.6万人、购房4000多人,进一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探索“县招乡用”引才机制,实施“田园明星”培育计划,招引各类人才12.3万人,其中农业人才41294人;省外务工(11.9万人)返乡7000人。

 

“农民进城,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县招乡用的科技、经营人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仁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锡权说。

 

同时,仁寿县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坚持用好用活财政、金融、社会资本“三块钱”。近三年,仁寿县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累计投入60.2亿元;引导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16.7亿元,其中,创新“惠集贷”金融产品,向24户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放了2696万元;通过招商引资、财政奖补、金融扶持等形式,撬动社会资本203亿元。同时探索建立“以企扶村、合作共赢”长效机制,引导县内16户企业支持结对村高标、高质、高效实施重点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

 

统计显示,仁寿县近年流转土地51.21万亩,其中单宗30亩以上适度规模流转2282宗,面积30.02万亩;共培养涉农龙头企业1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农民专合社99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0家、省级示范社38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7家。

 

强治理 和美乡村靓起来

 

“书记,我今年还想继续入股,我相信党支部!”大化镇水利社区二组居民韩桃英对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建成说。4年前,在社区党支部的建议和担保下,韩桃英用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的5万元入股生猪养殖项目,4年里不仅还清了贷款本金,还分到了合计4.8万元红利。像韩桃英这样通过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收入的农民在仁寿县十分普遍。

 

7大化镇水利社区生猪养殖场.jpg

大化镇水利社区生猪养殖场

 

“没有强大的集体经济作支撑,谈何基层治理?只有群众生活富足了,素质才能提升。所以一定要让农村人也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刘建成在谈到基层治理时如是说。

 

坐落在仁寿县城以北10公里的大化镇水利社区,是全县人口最少的社区。该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土地流转,促进种养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建立利益分配机制,让社区居民共享经营成果。2023年,全社区261户共1026人,创造了纯利润42.2万元的集体收益。

 

经过多年发展,水利社区基础设施早已与城市没有差别,曾经的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撂荒地成为“丰收田”,泥巴路变成了“致富路”,陋习变成了“文明家风”, 成为仁寿县村级集体的明星。

 

仁寿县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坚持党建引领,实行“一村一策”,建立支委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合议”制度,搭建支部参与决策管理、引领产业发展的平台。同时完善民主监督、议事协商的工作机制,定期举行村(居)民代表大会,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问题、收集居民建议意见,让群众的责任感、获得感、幸福感快速提升。

 

此外,仁寿县还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投资400万元以内的涉农项目,参与道路管护、劳务派遣、村庄建设等。2023年,全县有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2个村突破100万元,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强、乡风美、环境优的和美乡村不断涌现。

 

8企业生产线  潘建勇 摄.jpg

企业生产线  潘建勇

 

“以前大家去大城市打工挣钱,路途遥远,每年只能过年回来一次。”不少村民感慨地说,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就是到县城找工作也很方便。

 

优服务 城乡居民笑起来

 

“儿媳从网上给我买的新鱼竿到了。”接到快递员电话,王大爷迈着轻快的脚步,一大早就来大化镇水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也是水利社区的快递集散点。“买卖不进城,东西送到村里头,实在巴适。”拿到鱼竿的王大爷脸上乐开了花。

 

“服务群众的关键,往往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仁寿县邮政公司总经理谢文说。农村寄递物流已成为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重要渠道。目前,仁寿县已实现全县66个中心社区邮政全覆盖,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仁寿作为四川省“大城市周边县城”新型城镇化试点县,近年来扎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自2021年起,仁寿县累计投入30亿元,全面提能升级农村公路(县、乡、村道)2200公里,硬化率达100%、黑化率达30%;投入25亿元,建成规模化供水厂6个,铺设供水主干管网460余公里、进村入户管网2.9万余公里,县域日供水能力38.5万立方米、农村集中供水率95%,自来水普及率95%;投入27亿元,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站)94座,配套管网600公里,配套湿地400余亩,实现了工业园区、乡镇和大型居民集聚点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投入8.79亿元,建成投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站、餐厨垃圾处理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多类型处置终端,实现了县级城市多项“零的突破”,20236月被命名为四川省生态园林县城;投入27.75亿元实施项目12个,2个县级三甲医院、7个次中心、17个乡镇卫生院、249个村卫生室作用发挥明显,健康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同时,对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进行改造,并将乡镇(街道)能办、迫切需要的社保等219项政务服务事项、78项代办服务事项延伸下沉,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办好想办的事情,6个便民服务中心获评四川首批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过去农村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目前,全县363个村(社区)基本实现路、水、电、气、网、邮全通,而且与城镇同网、同质、同价。

 

4仁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锡权(右)督查仁寿县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推进情况  童安旭 摄.jpg

仁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锡权(右)督查仁寿县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推进情况  童安旭

 

“婚丧嫁娶开个证明盖个章,根本不用去镇上,到村里几分钟就办好了,方便得很啊!”拿着开好的证明,周女士露出了幸福的笑脸。

 

“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政务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仁寿县委副书记、县长明宇说,将紧紧围绕省委、市委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不断夯实融合共兴产业根基,畅通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公共服务均衡高效配置,提升以城带乡整体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仁寿特色、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仁寿力量。(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仁寿县委宣传部提供)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