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0第九期

【调查研究】彝家新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发布:2020/09/05 22:16  作者:罗莹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0年9月刊  阅读量: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作为其州府的西昌,自2016年开始分步实施彝家新寨建设工作。西昌市将彝家新寨建设工作同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细化工作方案,因村施策,彝家新寨建设规划中的47个贫困村于2017年全面脱贫。


西昌在开展彝家新寨建设中,不断在基层治理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有一些创新做法和经验成效,同时也存在问题和困难,需要在未来把准着力点,不断提升彝家新寨基层治理水平。

 

书夫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罗莹摄.jpg    

书夫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罗莹摄    


做法成效及典型代表


——红色引擎为主线,产业兴旺助发展(典型代表:安哈镇长板桥村)。安哈镇自2003年建镇以来,以建设“生态文明乡村”为总纲,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融入发展的方方面面。积极探索完善“三个一点”城乡环境治理模式,投资600余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3个,生活污水处理站(点)3个,全镇聘请保洁员65名,购进垃圾清运车10辆,及时将集镇和农户产生的生活垃圾清运至垃圾中转站,逐步建立“户清、村运、乡集中、市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充分利用农民夜校等平台,引导群众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爱护公共地段卫生,“安哈是我家,人人都爱它”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长板桥村是安哈镇的门户村,属二半山彝族聚居村,辖区面积3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共547户2586人,100%为彝族。长板桥村背靠距螺髻山仙人洞名胜景区仅1公里,是安哈镇积极打造的彝族民俗风情旅游第一站。2013年,经西昌市扶贫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将长板桥村确定为西昌市彝家新寨的建设点。之后,对所有农户的房屋全部进行翻新;对厨房、省柴灶、厕所、畜圈和所有的院坝进行硬化和绿化;对每户农家实施装饰和美化,以凸显彝族文化元素。


彝家新寨的“新”不仅体现在外在风貌上,更要表现出内在的变化。近年来,长板桥村突出红色引擎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支部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依托优质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人文特色,着力建设一个支部引领、党员示范、产业兴旺、民富人和的美丽幸福文明和谐新农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长板桥村通过组建格格巡逻队、实施“雪亮工程”,以及修订村规民约,推行“乡村八榜”“红黑榜”,着力补齐“乡村治理”和“移风易俗”两个短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彝族特色文化,创优“自然风光美、民族风情浓、生态产业兴”三张名片;开展“筑底强基大深化、攻坚合力大提升、乡村党员大比武、党员作风大转变”四大行动,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产业,带动生态种养业快速发展,实现一、三产业良性互动。


——移风易俗成风尚,乡风文明促进步(典型代表:黄联关镇书夫村)。书夫村原属黄水乡(2019年撤乡并镇前),是黄水乡唯一一个彝族聚居村,该村2014年被评定为极度后进村、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239人。2015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逐步形成“党组织+工作组+贫困户”为核心的脱贫攻坚核心力量,2016年就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2017年脱贫成效得到有力巩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5300元,实现“一超六有”脱贫。到2018年底,以书夫彝寨-龙泉人家3A级景区为主要布局的文旅产业基本成型,经营性收益模式初见成效,集体收入达156800元,农民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改善,整村“一低七有”,踏上了从贫困到富裕的征程,开启了民族乡村全面小康模式。


书夫村的乡村治理工作以民生为重点,旨在让群众获得实惠,从而凝聚民心。书夫村通过打造一个中心(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为中心),倡导一种风尚(移风易俗、邻里互助、健康文娱),体现一大优势(党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让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村支部为中心集中安置,易地搬迁、生态搬迁群众72户,进行“一高二统三配套”(高标准规划,统一设计户型、统一打造外观,配套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和党组织配套服务),打造全市最大的集中安置点。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书夫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质量飞跃式地改善,住上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彝家新寨”。同时,依托集中安置点,采取“农民夜校集中学、红色片长重点督、村规民约有约束、邻里之间相互比”的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友邻互助,树立文明新风。通过科学布局、集中安置,群众用水、用电、用气、照明有了保障,交通出行、文化娱乐、办事服务更方便,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易地搬迁焕新颜,生活富裕在前方(典型代表:开元乡开元村)。开元村地属二半山区,全村辖区面积26.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600米,全村10个村民小组,人口2480人,其中贫困户59户,贫困人口274人,2016年12月脱贫。


和其他的彝族乡村一样,开元村也存在村民文化水平低、眼界狭隘、思想观念落后、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一些彝族村民长时间以来习惯用彝语沟通,因此,在对他们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移风易俗、法治精神等宣讲时,选用专家老师、普通乡村干部来宣讲,效果并不理想。基于这样的情况,开元村邀请到彝族家支、家族中的“德古”(彝语意为德高望重的智者),走村入寨,开展宣讲。“德古”在彝乡民间有口碑、有威望,将这一群体吸纳到党委政府的工作中来,有利于推动工作走进群众、深入群众。


德古们在经过系统培训后组成“德古宣讲团”,依托农民夜校、党建月会、“三会一课”、村委会述职评议等常态化工作载体集中宣讲,或到田间地头,或是火塘夜话,为干部群众开展面对面宣讲,融入政治理论、党风廉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内容,全力实现乡村组干部、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贫困群众“三个全覆盖”。德古们采用彝汉双语,结合彝族的谚语,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教化村民,引导彝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村民接受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思想,树立崇尚节俭、自力更生的意识,激发了贫困群众干事创业、脱贫奔康的热情和干劲。据了解,开元村自开展德古宣讲以来,已在村组举办了10次专题宣讲,1500人次接受了教育。


有了好的乡村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也就紧随其后。开元村近几年发展杨梅、李子、桃子等特色产业,现已取得明显的效果。开元村种植条件得天独厚,使得这里的200余亩杨梅品质高、格外甜。每年6月结果时,不少西昌市民带上家人好友到开元村杨梅园体验采摘之乐,再选一家农家乐,感受田园生活,品尝农家烧烤。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又促进了彝家新村农文旅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好了,自然又给基层治理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如此相辅相成,良性循环,开元村在探索彝家新村善治之路上不断前行。

 

长板桥村村民制作手工艺品  罗莹摄.jpg    

长板桥村村民制作手工艺品 罗莹摄    


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实践过程中,随着乡村治理的深入推进,彝家新寨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个别党组织软弱涣散,民主管理制度未严格执行,甚至存在村干部一言堂的情况;一些村民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面子观念重,未恪守村规民约,薄养厚葬,婚丧嫁娶上仍存在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现象,高价彩礼和高额礼金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返贫风险;部分偏远乡村环境卫生治理不到位,垃圾污水随处可见,脏乱差问题较严重;在少数民族地区选举中,由于上至乡村干部下至村民的家支观念突出,很难选到德才兼备的人才;缺乏高素质有才干的基层工作人员,同时,面对繁杂的工作,基层负担重,干部待遇差,基层留不住人;一些乡村自发搬迁人口众多,管理混乱,在法治意识淡薄的村民中,依然存在偷盗抢劫、吸毒贩毒的风险隐患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结合相关调研所得结果,笔者认为,未来西昌彝家新寨的基层治理应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继续完善并实施西昌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彝家新寨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第二,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转变落后群众的思想观念,提升其文化素质,让其学习、理解、接受党的理论政策和先进的生活生产理念;第三,加强乡村环境卫生治理,网络员和“西昌格格”对环境卫生问题突出的乡村加大监控和督促力度,收集信息上报,并将责任层层落实,考虑逐步推广和实施垃圾分类管理;第四,党建引领,完善选举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扎根彝家新寨,深入群众开展治理,同时,提高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待遇,给予更多的晋升空间;第五,规范对自发搬迁群众的管理和服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法治教育,打造平安和谐的彝家新寨。


四川省西昌市委党校 罗莹

 

【基金项目: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2020年度一般调研课题(援藏援彝专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构建彝家新寨基层治理新格局的调查研究——以凉山州西昌市为例”(SCJD2020DYZX05)】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