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是产业建圈强链,而其核心在于发挥链主企业的聚合带动效应。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以平台引领、龙头引领、材料引领和创新引领为切入点,将重大项目招引促建和产业生态营建有机融合,促进六大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有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工作走深走实。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聚合带动 促进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
——高位推动、夯实责任,凝聚推进合力。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产业建圈强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青白江区紧扣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不断强化经济圈、都市圈、示范区思维,把准国家赋能机遇,开阔实施建圈强链的视野格局。全区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以产业链及重点细分领域为突破,围绕新型材料、物流业、大数据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等涉及本区的4个市级重点产业链,确立了新能源商用车、绿色建材、国际贸易物流、开放农业、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绿色低碳产业6个区级重点产业链。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链长制”,落实“6个1”工作机制,建立由区领导担任“链长”、行业主管部门和园区管委会协同负责工作机制,扎实做好资源要素统筹、重大项目调度、产业政策整合,并按照重点产业链“八个清”要求,先后制定《成都市青白江区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青白江区绿色低碳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方案》《新能源商用车建圈强链工作方案》《出口消费类电子产品建圈强链工作方案》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图示+清单”可视化产业发展图谱清单,为产业建圈强链提供发展指引和工作指南。
——多方联动、招商引智,强化产业支撑。聚焦布局“新赛道”,紧盯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梳理设立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库,瞄准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实施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靶向招引,2022年一季度签约引进高能碳纤维、厦门象屿、海南腾云5G等30个产业化项目,其中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5个,“专精特新”项目4个。大力实施项目攻坚,2022年一季度全区共实施项目197个,总投资1755.0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9.59亿元,筑牢产业发展支撑。加强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分层分级加大对“有根”企业的梯度培育,建立并动态更新产业链重点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名单,2022年一季度全区共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823户,同比增长193.7%,初步形成以重汽成商为链主的新能源商用车类,以巨石、台玻为链主的绿色建材类,以玉湖、自贸通为链主的国际贸易物流业类,以丰科生物为链主的开放农业类,以康佳、TCL为链主的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类,以华鼎国联和金汇能为链主的绿色低碳类六大产业体系。
——管理驱动、创新探索,健全产业平台。聚焦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增强城市核心功能,盘活用好各类载体资源,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产业园等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先行先试推进文澜智谷中试基地建设营建创新平台,成功孵化龙锦泰、隆盛新材料等6家科技型企业。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充分发挥品牌会展平台的品牌塑造作用和影响传播功能,举办青白江“元宇宙”投资环境推介会等5场重要会展活动,推动形成“以产兴会、以会促产、产会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化玉龙化工、先进金属材料研究院等研发主体与院士、高校专家团队的合作,建成技术创新平台43个,落地转化新型阻燃材料等项目60个,达成转让合同共8.6亿元。
以重汽成商为链主企业的新能源商用车“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逐步实现本地化生产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激活产业生态。围绕重点产业链生产、消费、使用等环节,着力优化与重点产业链高度适配、专业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产业政策的系统集成和实质创新。积极探索设立本区产业发展基金和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有力推进瀚江新材、金汇能等重点企业上市进程。加大“亩均论英雄”园区评价和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力度,一季度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1宗347亩,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大力实施“智汇陆港”行动计划,加强产业链技术技能人才引育,已受理“智汇陆港”人才绿卡申领62份,做强“青小二”人才服务包品牌,积极营造“青”近人才氛围声势。
正视短板 精心谋划新对策
青白江区近年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与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面对链主及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配套率较低、“主引擎”动力不足、“生态圈”营造不够、“高能级”显示不强等短板和不足,青白江区精心谋划,将盯链主抓龙头、聚资源拓市场、重创新促转化,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突破2万列
——盯链主抓龙头,大力推动内培外引。链主及龙头企业具有对产业链的整合力、供应链的掌控力和创新链的溢出力,是产业建圈强链的主引擎。围绕现有的新能源商用车、绿色建材、国际贸易物流、开放农业、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加工、绿色低碳产业等重点产业链,兼顾存量优化和增量带动,清单式梳理本地潜在链主企业,鼓励本地配套企业转型升级,深化产业资源整合与优势要素聚集,“一企一策”加强专项服务,助力本地企业实现技术突破、配套完善和市场开拓,加快向产业链核心和价值链高端跃升。鼓励支持重点产业链主企业在青白江设立研发运营总部、配送结算中心等机构,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推动实现“一个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一条产业链发展”的良好格局。系统分析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关键环节,完善重点产业链全景图谱,以产业图谱指导项目前置把关,进一步找准产业细分赛道和主攻方向,以“链主企业+领军人才+产业基金+中介机构”模式,抓紧招引落地一批突破“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制造标志性整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级重大项目。组织开展项目攻坚大会战,聚焦已签约移交注册的重大建设项目,明确责任、倒排工期、保障要素,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聚资源拓市场,协同提升承载能力。聚焦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增强城市核心功能,盘活用好标准化厂房、科创空间等载体资源,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提升。充分发挥专业会展、论坛等经贸交流平台的品牌塑造作用和影响传播功能,每个重点产业链培育或引进标识度高、显示度强、影响力大、与产业主导方向高度契合的品牌会展活动,在细分领域举办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型会议、行业活动、主题展会、高峰论坛等。定期发布示范应用场景,在生产制造、商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开拓和塑造更多应用场景,为技术超前、模式先进的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空间。充分用好各类人才、金融支持政策,大力实施“智汇陆港”行动计划,做强“青小二”人才服务包品牌,围绕人才需求精准制定购房、医疗、教育等支持政策。借助成都新经济基金、“北改”基金、重产基金等的带动作用,探索设立本区产业发展基金和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针对重点产业链提供精准化股权投资支持,不断完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体系。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力度,积极推广“标准地”、M0用地模式,采用点状供地、混合供地等方式,聚焦重点产业链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
——重创新促转化,加快集聚产业势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着力构建链主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用好高校院所城市战略性创新资源,推动在蓉高校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要,持续开展战略性、基础性研究。持续做强创新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产业园、蓉欧科创智谷、340科创园和文澜智谷等高品质科创空间实施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加快中试基地平台建设,形成“企业孵化+中试研发+产业化落地”一体化梯度服务体系,推动高品质科创空间项目建设和载体招商,争取更多科技创新平台落地本区。围绕企业诉求、产业需求,着力制定与产业链高度适配、专业管用的专项政策,建立并动态更新产业链重点培育优质市场主体名单,列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关键配套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支持龙头企业上市以及冲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针对性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关键配套企业创新提能发展。(作者 张倩 闫俊娟 严薇 成柯炟 成都市青白江区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