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做好县域农业信息化服务,对于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十分注重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着信息化服务内容不广、服务设施建设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优化农业信息化服务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现代农业;农业技术;智慧农业
[作者单位] 信迈(山东)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当代农业建设离不开农业信息化这一载体。在信息化作用下,能够进一步加快农业建设步伐。信息化作为一种宝贵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应用资源,攻破生产中遇到的种种阻碍。故此,加强发展信息化技术,能够积极影响社会经济,实现物资丰裕、需求演进、资源代替及共同发展等目标。近些年国内学术界广泛关注农业信息化服务,但关于县域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研究却较少。本次以县域农业信息化服务为对象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农业信息化服务现状
随着政府在农业农村推进信息化,逐渐加快了数字乡村的步伐,而开展这些工作需要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农业农村部门掌握了大量基础数据,但资产、资金、农作物、生产、人口及耕地等数据较为零散,需要有效整合数据资源,这为信息技术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经过近年政企合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服务在一些县域取得明显成效。
——多系统的应用。基于逻辑引擎和人工智能,不少县域实现了可视化水肥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农业可视化系统、人工智能农事服务系统、专家服务系统等系统应用。
——建成四大服务平台。一是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把农业种植智慧转为计算机模型,从生产指导、生产预警、病虫害预警、生产预测及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农业企业提供智能服务,助力农业企业实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的提升。包括生产服务:提供生长习性指标服务、病虫害预警服务、节气农事服务、生产指导服务等,并能为企业定制智能服务;科学种植:把生长特性、专家经验、科学种植方法等知识转为计算机模型,将各种人工智能服务融入种植过程。
二是政务监管服务平台。在智慧农业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兼顾了服务与监管的职能。政务监管服务平台的搭建,既提供给政府监管权限、监督基地,也能监管平台提供的各种第三方服务,保证基地有序生产,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包括服务监管:政府有权限监管各种服务;基地管理:监管辖区基地,大小、位置、产量、种植类型等信息,使政府能更多掌握辖区基地概况信息;政务服务:借助平台搭建起基地企业(农户)和政府之间的沟通服务桥梁。
三是示范基地应用平台。智慧农业项目的门面便是示范基地应用,平台能为示范基地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解决方法,既能涵盖所有的应用系统,也能灵活组合、拆分。多种系统应用和可视化设备相结合,呈现兼顾实际应用与视觉效果的可视化平台。该平台服务多样:能提供持续的人工智能服务、政务服务、农技线下与线上服务,以及渠道推广运营服务等;应用丰富:包含生产管理、专家服务、水肥一体化、溯源、控制、监测及品牌推广等系列应用;可视化操作:提供给示范基地可视化报表分析、生产计划、生长习性、水肥系统及驾驶舱等多种可视化应用,保证了操作的便捷性。
四是普通农户应用平台。包括农技服务:提供针对种植作物相关的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内容服务;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基地种植物和气象因子间相关属性的人工智能服务,如节气服务、病虫害及生长习性等;公众服务:为普通农户提供区域监测数据、数据报表及所在区域的政府服务。
优化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议
——多方发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面对当前诸多县域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农业协会、农村、科技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县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在总体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完成阶段性目标与相应实施方案的制定,然后由专门部门执行详细方案,在部门职责权限明确的条件下,促进各个部门之间展开良好的协助、沟通。与此同时,资金在农业信息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此,为了弥补一些县域资金缺乏的情况,应鼓励社会多种经济实体参与农村信息服务,通过种种可行措施,促进民间资本、外资和各类创业基金、风险基金投身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使信息服务主体社会化进程得以加快,有效调动多个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多路并进,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当前许多县域农业信息化服务范围广泛性不足,服务机构提供的信息内容不够丰富。对此问题,应投入更多精力于信息服务内容层面。一般而言,农业信息覆盖了十分广泛的内容,大致可分产前、产中及产后等信息,包含了土壤、水域、交通用地、建设用地、林地、耕地等土地资源;农产品产量、营养成分及生长环境等生物资源;霜降天数、湿度、蒸发量、降水量、气温等气候资源;国内外农业市场发展形势、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产品质量等生产经营信息;农产品价格走向、市场行情、供需状况,农业信息推广技术、新型工艺、应用设备等市场信息与农业政策法规信息。由此可知农业信息繁多,要想使用户信息需求得以良好满足,就需重视信息服务主体的网络建设,依托互联网所具优势,在对涉农信息有效存储的前提下,加快完整数据库的建立,进而为有效检索农业信息提供便利。
——多措并举,完善服务管理机制。影响信息化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管理机制,因此,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必须从完善管理机制着手。一是政府部门关于农业信息技术的创新及开发方面,应予以一定优惠政策,以点燃个人或企业参与农业信息服务管理的热情,同时,针对技术创新、技术开发贡献突出的单位或个人,予以适当精神与物质奖励。二是针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不同模块,如应用系统、数据库及信息平台等,有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科学的制度标准,并统一涉农信息流通、发布与收集等不同环节的标准,以使农业信息的有效性、可靠性及真实性得到良好保障。三是各大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应制定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贷款优惠政策,例如,有企业投资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时,银行可提供优先审批、立项,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
——多管齐下,扩大信息辐射区域。首先,涉农部门各个职能单位,应组织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运销经纪人、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和农资经销商,积极借力信息化服务,推动自身经营发展,使之能正视先进技术信息的价值,然后发挥自身示范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其次,商务管理部门要积极贯彻“互联网+农业”,探寻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行模式,在广大农村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点,将电子商务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抖音、淘宝、京东等互联网平台,注重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产地直播营销等新型网络销售,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量,实现农民增收。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要真正振兴乡村产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就需要重视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发展。为了实现县域农业信息化服务的良好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分析当前发展受限的因素,并据此探索优化路径,从而将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作者:
董丕才)
上一篇:【调查研究】提升农企发展质效探讨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