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2年第六期

【典型案例】开放达川 服务业擎起城市型经济先导区

发布:2022/06/07 11:27  作者:黄世涛 陆之酉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2年第六期  阅读量:

时间临近子夜,达川区大街小巷的火锅店、烧烤铺仍然阵阵喧腾。升华广场华灯璀璨、人影憧憧,商贩们打足精神不舍得收摊。“即便凌晨1点,吃的玩的地方多的是!”一位本地居民告诉记者。达州市主城区达川,服务业繁荣可窥一斑。达川区近4年来服务业增速保持全市第一,目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过半、贡献税收超全区总税收的3/4,荣获2020年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称号,成功入选2022年四川省服务业强县(市、区)。

 

  (2)达川城市综合体夜景.jpg

   达川城市综合体夜景 


当前,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达川如何发挥禀赋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提档,构筑城市型经济核心优势?

 

达川区委书记向建平介绍,该区立足省市部署,坚持“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打造城市型经济先导区”发展定位,围绕“一核五园”发展布局,实施涉及商贸物流、文商旅融合发展、科技金融服务等“六大提升行动”。

 

聚焦优势

做强商贸物流产业

 

记者一行来到达川区杨柳商贸园区的五金机电园。受疫情影响,这里比以往清静些,但悬挂省内外牌照的车辆仍进进出出,商家门店人来人往。“这里的商品辐射重庆、贵州、陕西等省市和川东多个地市。”园区负责人介绍。

 

作为达州市主城区和川东北交通枢纽,达川区交通区位优势显著,跨省域跨市域商贸集散的基础深厚,如今两条高铁十字交会、4条铁路贯通四方、5条高速穿境而过,同时还拥有金垭机场、河市机场等,进一步强化了其商贸集聚的功能。达川区区长唐令彬介绍,杨柳商贸集聚区是全省首批、达州市唯一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汽贸园是川东北最大的汽贸基地,家居建材园是川东北品牌最齐、规模最大的家居市场,五金机电园是川渝鄂陕结合部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第三代专业市场,升华广场是达州市乃至川东北体量最大的集办公、吃、住、购、娱、游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当前,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达川区现代商贸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达川区地处“成渝双城圈”北翼,被纳入“万达开示范区”建设。记者从达川区发改局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达川区正在实施现代商贸优化集聚行动,针对升华商圈,将持续招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提升商圈品牌和消费能级;针对杨柳商贸园区,将优化业态布局,提升专业化市场服务能力,增加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针对电商快递产业园,大力发展智能分拣、智慧仓储、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此外,正在全力推进中的翠屏山商业综合体、三里坪城市综合体,或将成为全市新的地标型商圈;新能源汽车贸易园、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等正在规划建设中。

 

在开放协同、一体化发展成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趋势的当下,现代商贸与现代物流的孪生互促关系不断凸显。记者了解到,实施现代物流智慧赋能行动,也被列入“六大提升行动”中,达川区将抢抓达州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机遇,规划建设智慧物流总部基地和智慧物流中心、大宗物资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以及县乡村三级物流共配体系,构建百亿级智慧物流服务体系。

 

聚焦特色

推动文旅商旅融合

 

有学者指出,地市级主城区产业同质化日趋严重,“置身城市不知所在何地”现象普遍。事实上,许多城市主城作为千百年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大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和鲜明的面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挖掘地域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商旅业态,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是既避免千城一面,又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记者在达川调研发现,该区在挖掘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方面,已展开了多元的探索。

 

达州是巴文化发祥地,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巴人创造了绚烂多姿的巴文化,众多鲜活的文化遗存流传至今,如今被世人誉为“巴人故里”。近几年达州市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达川区为了更好地梳理、传承、展示巴文化,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优势,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1)巴文化产业园.jpg

巴文化产业园

 

总投资约154亿元的巴文化产业园已进入收尾阶段,记者现场看到,巴文化风格元素始终贯穿产业园全程全域,其中重点打造的巴人历史文化馆、后照馆、巴文化商业街,特征鲜明,氛围浓郁。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连接了巴人历史文化馆和后照馆、后照广场的巴文化商业街,将是一条集旅游、休闲、文化、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区,目前正在对外招商,投入运营后将是川东北地区首个巴文化特色仿古街区。

 

达川区立足区域文化、自然、生态资源,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行动,打造文旅、商旅、农旅互动融合的新业态、新产品。依托巴文化商业街和文笔塔、戛云亭建沿河游道设施,打造“夜游州河”文旅品牌;依托雷音铺“城市绿肺”完善运动、休闲设施,打造“都市生态”休憩品牌;协同推进明月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绿色+”文旅经济发展带;挖掘“列宁街”等红军遗迹,展示本土烧火龙、翻山铰子等非遗文化,打造“红色+古色”文旅经济发展带;依托乌梅山景区等生态资源打造农旅经济发展带……

 

(4)青山环抱的达川城区.jpg

青山环抱的达川城区

 

2021年,达川区获评四川省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达川区发挥这一品牌优势,实施川派餐饮特色凸显行动。通过打造达州“老字号”餐饮区等,让区域内的商业地标、文化地标、城市新地标也成为富有魅力的美食地标。还将通过提升达州特色美食的品牌,促进文商旅产业提升品质、丰富内涵。

 

聚焦短板

提档科技金融服务

 

百万人口大县(区)(“建区扩位”后常住人口89.9万)的达川区,其服务业发展快、占比高。但同时向建平也表示:“我们产业的短板还比较突出,如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金融服务业拓展空间小等。这正是我们需要跨越‘路径依赖’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的着力点。”

 

达川区将实施科技服务创新提速行动,构建科技服务体系,高规格建设百马青创城,规划建设杨柳青创园,发展科技咨询、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围绕县域主导工业产业配套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数据服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数字化、信息化新经济新业态创建智慧城市,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不断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培育科技服务主体;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达川金融一条街.jpg

达川金融一条街

 

记者了解到,达川区金融产业集聚效应凸显,金融机构众多,特别是以通州大道为“主”、升华广场为“辅”的“一主一辅”金融集聚区,入驻金融机构达41家;信贷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存贷比连续五年居达州市第一。

 

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加快发展将优化区域现代服务业结构。同时,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金融也为其他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达川区将实施金融机构集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特色金融先行、防控金融风险“四大金融基础工程”,推动金融产业空间优化、业态延链。(文/本刊记者:黄世涛、陆之酉,图/达州市达川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