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四川省资中县是百万人口大县,农业人口占比超85%。近年来,资中县发挥农产品主产区优势,着力发展“资中血橙、内江黑猪、资中鲶鱼、优质蔬菜”四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全县33个乡镇齐心协力,共同描画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的新图景。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资中县委、县政府以绿色生态为发展方向,以优质优价为发展目标,以结构调整为抓手,已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 98 个,建成专业合作社507个、家庭农场 797 家,规模和数量均属内江全市第一,“青山挂金果,绿水跃银鱼”的县域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以现代特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支撑,资中县正全力构筑乡村振兴的新版图。
资中城市一景
“金果果”价值百亿
2019年9月末,《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来到位于银山镇的资中县万亩血橙标准化种植园。相对于每年冬末春初的血橙节热闹氛围,此时的种植园显得格外静谧,青涩的果实隐蔽在枝叶间,享用着凉风微雨的滋养。
资中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许强介绍,虽然血橙在资中已有20余年的发展基础,但2018年才算得上是资中血橙的“品牌元年”——资中县决定用5年(2018-2022年)时间实施资中血橙“双3计划”,着力培育一个百亿产业,即到2022年底,资中血橙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实现果农直接种植收益30亿元,血橙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
资中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血橙种植基地情况
2018年9月和12月,资中县成功评为资中血橙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资中血橙先后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西博会最畅销产品”“四川省首批名牌农产品”等殊荣,成功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2018年12月, 资中血橙作为“甜城味”主打农产品参展北京展销周,成功吸引中外游客眼球。
此外,自2018年起,资中县邀请专家团队制定了育苗、建园、管护等三方面的资中血橙标准化种植规范,发布《资中血橙生产管理技术规程》《资中血橙育苗技术规程》《资中血橙建园技术规程》三项市级标准;在银山镇打造了万亩血橙标准化种植园,并与中国柑橘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联合成立了血橙研究所研发新品种;同时在龙结镇、配龙镇、铁佛镇“以奖代补”改造老果园2000多亩。
据统计,2018年底,资中血橙种植面积达25.2万亩,挂果面积18万亩,年产量40万吨,实现果农直接种植收益18亿元,全产业链产值40亿元,种植面积与年产量分别约占全省的80%、全国的60%。
资中血橙种植基地一角
然而,资中县并不满足于产量上的绝对优势。2019年1月,资中引进的首条智能4.0分拣洗选机在该县明心食品园组装调试,不仅洗选速度快,还能根据糖度、酸度等参数对果子进行洗选。在销售上,资中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先后聘请农易网络科技公司、全城电商集团作为县域电商服务商,面向全县免费提供电商培训、包装设计、网货改造、营销推广等专业技术服务。2019年初,资中血橙网销超过400万件,销量高达3000万斤。
2019年4月,在“论道问技·甜城行”内江市2019年度第一批市校(院)企合作项目签约活动现场,资中县与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签署《中国·资中血橙国际研发中心》协议,意味着资中血橙即将走上深加工之路。资中血橙协会会长赖永辉告诉记者,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拥有专业的科研团队,与知名食品加工企业保持长期合作,科研及市场转化实力雄厚。签订协议后,将有效补齐资中血橙产业链短板,解决资中血橙加工中的各项难题。
资中县委副书记、县长林双全表示,当前,资中正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资中血橙加工行列,并初步计划在资中明心食品园实施血橙深加工项目,开发血橙汁、果酒,提取精油等产品,从根本上填补资中血橙精深加工空白,建设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农旅融合一体化全产业链。
资中血橙挂果
鲶鱼的“回归计划”
2019年8月,中国渔业协会专家组正式授予资中县“中国鲶鱼之乡”的称号,这成为资中发展鲶鱼产业历程上的全新里程碑。
早在2009年,“资中鲶鱼”就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此后的一段时间,资中鲶鱼受到国民膳食结构的客观改变和鲶鱼污名化影响,产业一直在走下坡路。当前,随着水产种类的多样化,消费者的选择面变宽,大众对鲶鱼的需求也在减少。
中国渔业协会的专家认为,资中县生态环境优美,渔业资源丰富,发展鲶鱼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建成了一个以鲶鱼为主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据悉,2018年资中鲶鱼的全县养殖面积达8000多亩,产量5000多吨,产值3.52亿元,产业吸纳劳动力13万余人,全产业链产值达13亿元,产业地位举足轻重。
回溯至2018年5月,资中县召开了鲶鱼品牌振兴规划审定会,会议审定了《资中鲶鱼品牌振兴策划暨概念性规划》,提出了“1112”发展思路,即建一个资中鲶鱼原种场、一个资中鲶鱼品质提升中心、一条果鱼产业带、两个资中鲶鱼特色小镇,将陆续出台育苗培育、水产养殖、餐饮标准、烹饪文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行业规范,打造一条全产业链,真正把资中鲶鱼做活做强。
同年7月,资中县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10余所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此同时,位于资中县鱼溪镇双联村的“美丽渔村”响水滩,400亩资中鲶鱼标准化养殖基地正有序推进。
鲶鱼标准化养殖园一角
记者来到资中县泰之源水产养殖基地,13口高位养殖池依势排列,放眼望去规模十分壮观。正在指导村民泼洒饲料的基地负责人潘泰森告诉记者,高位池的深度约4-5米,优点是利用水流旋涡进行池底集中排污,减少鲶鱼养殖中对水源的需求,做到真正地绿色高效;而通过池底管道搜集的便污会进到净化池,基地采用三级过滤的方式进行干湿分离,经处理后可以用于果树的灌溉和施肥,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泰之源水产养殖基地的鲶鱼生长周期为半年,每口池一周期可产出鲶鱼6万-7万斤。随着资中鲶鱼品牌的重振,目前的市场售价回涨到每斤近10元。
资中县渔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东认为,获评“中国鲶鱼之乡”能极大提升资中鲶鱼知名度,但更重要的是要练好内功,把资中鲶鱼品质提上去。据介绍,资中县鲶鱼原种场占地100多亩,预计明年竣工,建成后将引进正宗的南方大口鲶,让“中国鲶鱼之乡”的名号更响亮。
闷声发财的“资中虾”
除了四大优势农产业,资中县自2017年起引进打造的陆基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也已成为当地现代化农业中的一大亮点——基地将全程不用药物,节地、节水、零污染、零排放的健康养殖模式,在资源集约达最大程度的同时产生了不俗的经济效益。
记者走进位于资中县银山镇的半封闭式养殖基地,184口恒温养殖池也只有寥寥数个技术监督员和当地雇工,曝气增氧系统和恒温系统全自动化运作,省去了传统水田或河塘养虾的人工成本。
资中县白对虾养殖基地负责人比对养虾水质
基地的管理人员、上海海洋大学的研究生贺希向记者解释道,虽然养殖池很多,但总的来说也只有两类——小池养苗、大池养虾。而基地最大的技术成果运用在于,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生物絮凝技术处理粪便及其他污染物,从而达到不换水的目的。原来,普通的白对虾陆基养殖,每一轮养殖过程后都会更换将近50%的水体,而生物絮凝技术的运用则可以达到“零换水”的目标,极大程度地减少了这方面的成本。而每轮养殖中,只需要补充从红海进口的海盐,便可以保证虾的正常生长。
目前,该基地已建成养殖水体2万立方米的规模,每立方米单次出产白对虾10-15斤。按照小池养苗1个月、大池养虾2个月的速率,每年基地可养虾3造,完全投产后,年产量可达100万斤,产值3500万元以上。
2019年8月,四川省农业厅厅长杨秀彬对资中县依靠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低碳、节能的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进行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希望资中县继续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目前,除鲶鱼产业的重振和白对虾陆基养殖的成功探索外,资中县已与川渝两地知名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引进通威集团入驻建设现代智能渔业示范基地,同时积极发展1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
本刊记者 潘兴扬 周淼葭 文/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