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兴文县地处川渝滇黔黄金节点,作为四川省少数民族待遇县、革命老区县、乌蒙山区贫困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围绕建设四川南向开放民族区域经济强县的目标,沿着“以业兴县、以路兴县、以水兴县、以城兴县、以文兴县”发展路径,突出“脱贫攻坚、全域旅游、转型发展”三件大事,以交通改善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支撑、以现代城市为平台,逐步实现从“地下煤矿经济”向“朝阳旅游经济”转变,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排位从2011年的全省第127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116位。2018年,全县GDP迈上百亿台阶,财政收入突破8亿大关,在四川县域经济考核中位次晋升于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第14位。
兴文县城光明新城
建“大交通”
建“大交通”,打造升级四川南向开放最近出海口。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南向开放作为四向拓展的重要方向,兴文处在四川南向出海口,随着宜叙高速、纳黔高速公路连接线、G547等建成通车,隆黄铁路在兴文设金鹅池站,宜遵铁路将在兴文工业园区设站,兴文通用航空机场完成选址启动前期工作。特别是成贵高铁四川段已经联调联试,实现2小时到成都、贵阳、重庆,有效连通西成、贵广、沪昆3条高铁和渝昆、西遵、川南城际3条铁路,密切与宜宾、泸州机场和通航码头的联系。内部已实现主要景点通旅游直通车,所有村通水泥路,打造石海至僰王山旅游最美景观大道等交通设施。兴文能有效融入国家“八纵八横”交通网络,构筑起“海、陆、空、铁”四通八达的物流运输体系,成为四川南向开放的重要节点,间接促进云贵川三省“一带一路”的融合发展,构建川黔粤桂南向经济走廊,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中南半岛和“海上丝绸之路”市场。
兴“大文旅”
兴“大文旅”,打造长江黄金旅游带和南向国际旅游走廊的“璀璨明珠”。坚持把旅游作为三产发展的重点,此次机构改革中考虑把旅游服务业单设事业机构,以旅游带动三产繁荣。聚焦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定位,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和兴文石海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载体,发挥注册资本金35亿元的兴文石海天下奇文旅投资公司作用,带动大批民间投资。加强以中苗医药、竹旅游商品、苗绣、白酒等为代表的川南文化精品综合开发,推动国际苗族花山节、西部民歌邀请赛、乡村文化旅游四季行的深入开展。常态化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大坝高装)、省级非遗(苗族花山节、贾氏微刻、土法榨油技艺),新包装储备县级非遗100项,构成较为完整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实现保护与开发“两翼齐飞”。以行业协会自律和主管部门引导等方式,全面营造“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旅游民风,让软环境也成为最美名片,将兴文打造成为川南长江黄金旅游带和南向国际旅游走廊的重要一环。
用“大资源”
用“大资源”,打造产业辐射大西南、产品远销世界各地的民族特色产业集聚平台。将煤炭经济向现代绿色工业转型,建成全省唯一的苗族工业园区,引导企业退城入园,重点发展富硒生态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医药及器械、竹加工等产业。在农业方面,立足山区实际,大力发展产业连片、多业融合、富民增收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品牌化招商,拓展现代农业规模,通过石海竹木等公司将竹产品出口日本,乌骨鸡产业与山东新凤祥的合作,富硒粮油畅销北上广,膝痛散、浴足粉等苗药投入市场,让兴文特色产品成为特色农业的行业标杆,努力走出一条从依赖资源向依靠资源,最终超越资源的发展之路。
建“大城市”
建“大城市”,打造成渝城市群的生态活力康养城市。坚持“把城区当景区建设”,重点建设成贵高铁兴文站、工业园区、同心湖和通用航空机场为一体的“空铁湖区”现代新城,重庆海成集团、海翔集团启动投资150亿元的高端生态商住项目,旅客集散、商贸物流、商务服务等功能正在完善。将空铁湖区与古宋江城、光明新城通过快速通道连接,成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实现“一站带新城”“一城促发展”。并持续保持和不断擦亮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等名片,用国家试点的智慧城市平台优化城市管理,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城市变美、生活便捷、环境好转。
营“大环境”
营“大环境”,打造亲商重商、安商重商的优秀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新组建竹、生物医疗、食品加工三个重点产业招商分局和外派驻点招商分局,融入省、市驻外办事机构和分局,抓好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加大对已签约项目的服务,力争新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达能投产。树立“地缘兴文、人缘兴文”的开放理念,坚持每年表彰先进,奖励企业,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完成“个转企”和“小升规”各5家以上。持续开展“双千”活动,对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帮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000个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6%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68%以上,成为民营经济强县。
四川省兴文县委书记 张健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