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强调,要扎实抓好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夯实全省经济发展基础。全省县域经济大会指出,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夯实底部基础。隆昌作为国家解冻县改市审批后,全国首批、四川省第一个获批的县级市,也是川南唯一的县级市,要实现卓然崛起,就必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发展,就需要我们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推动形成“产业支撑、文旅繁荣、城市崛起”的发展格局。
坚定不移解放思想
必须打破小富即安的思想,摆脱“量力而行”的观念,树立“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理念。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提升全市各级干部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能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先创优。
千方百计夯实产业
一是全力发展农业产业,建设中国西部鱼米之乡。按照“田里稻渔,土里柑桔、坡体生态绿化”的立体空间布局,实施35万亩特色农业提升工程,推进稻渔+柑桔,稻渔+木本油料,稻渔+特色竹类等发展模式。稻渔产业,依托古湖稻渔省级培育园区,集中连片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打造孵化—养殖—销售—加工的产业链条,开发稻渔生产体验、生态观光等于一体的稻渔文化旅游线路。柑桔产业,确定生态适宜、市场接受的主导品种,稳步推进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构建“主管部门+中柑所+协会+镇街农技中心+企业技术人员”的生产技术、日常管理、产品销售集成体系。油茶产业,大力推进石燕茶乡农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内各类生产配套设施设备,全力引进油茶加工企业。竹产业,打破镇域自行规划的格局,将竹产业迅速向北部土多田少的乡镇拓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二是全力发展“3+1”现代产业,建设工业经济强县。以配套发展、甘当配角、因势发展的思路,全力实施“双500亿”工业振兴工程。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具产业园建设。加大对中铁隆昌铁路器材、山川精密焊管等重点企业帮扶力度,重点发展汽车减振系列产品、高铁弹条扣件产品,推动在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食品饮料业,以建设“中国休闲食品之都”为目标,依托甜城味内江蜜饯项目,规划建设食品加工产业园区。重点培育旺旺、万林等食品企业,挖掘隆昌豆杆、酱油等本地特色产品及稻渔本地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糖果食品、米果休闲食品等产品。新材料产业,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重点培育羽玺、艾柯新材料等企业,大力发展电子材料、功能性涂层材料等产品,逐步形成具有隆昌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玻陶产业,建设玻陶特色产业园,成立玻陶产业园区服务中心,组建玻陶产业行业协会,加强与荣昌、荣县等地交流合作,组建“隆昌—荣昌—荣县”玻陶产业区域联盟。加强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合作,打造土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建省级玻陶特色产业园。
三是全力发展新型服务业,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市)。文化旅游业,做优“中国石牌坊之乡”文化品牌,以南北关牌坊景区为核心,建设青石记忆展示厅,打造体验式非物质文化展示中心。以古宇湖AAA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建设圣灯国家工业遗产“3·27”车间和沱灌工程博物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政干部培训基地。结合五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发民俗风情、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等体验互动式旅游项目,建设川东竹海、云顶古寨等一批旅游景区。突出地域特色美食文化,推陈出新隆昌羊肉汤、渔箭豆腐等特色美食。加强与国内知名旅行社合作。电子商务业,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市、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打通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完善销售渠道。现代物流业,依托凯信国际商贸城、凯迪现代物流园,积极培育引进物流龙头企业,积极推进西部农特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和物流体系。
做响做实城市品牌
一是做好城市文化营销。突出“以城引人、以城留人”的营销核心,以“夜文化”为载体,大力发展“月光经济”,建设南关城南印象美食文化街区,创作以牌坊文化为核心的大型情景舞台剧,举办隆昌啤酒小龙虾节等节庆活动,增添城市内涵和活力。
二是做好城市形象营销。加快实施30万亩城市森林工程,推进万隆路南北延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引进城市会客厅、特色水街、红星美凯龙等项目,推进高端酒店、城市综合体建设,建设城市规划馆、博物馆。聚焦城市管理的难点、痛点,常态化长效化治理,提升城市品位。
三是做好城市媒体营销。搭建政府部门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的“三位一体”营销系统,通过微博、抖音、微视等新兴网络媒体实现营销网络的全覆盖,打造天运楼、孔子文化公园、古宇湖等网红打卡景点。
加快推动改革创新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镇、村撤并整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改革,打破城乡资源要素流通体制机制壁垒,推动人才、资金、公共服务等向农村流动。以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依托,积极争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宅基地改革试点,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
二是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推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建立健全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持续深化市校(院)合作、校(院)企合作,促进双方在科技创新等方面合作。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利用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三是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深化渝西川东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成渝轴线发展联盟合作,加快融入川南经济区一体化,推动内自同城化发展。用活用好投资促进“1+N”政策,抓好“五大招商”,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大集团大企业。
集聚用活发展要素
一是大力引进人才。精准落实“隆昌英才引进工程”,建立常态化引进机制,与高校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协议,支持企业引进技术实用人才。实施返乡农民工回引工程,充分利用人才培养政策和平台,大量培育发展所需的各类实用人才。
二是做好土地这篇文章。积极对接省市政策,谋划生成调整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纳入省级重点项目,获得项目土地指标。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旱改水”试点等改革事项,增加用地指标。
三是拓展发展筹资渠道。建立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与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建设,通过控制土地、矿产等优质资产,以PPP合作等方式,多渠道、多方位的利用和吸引民间资金。研究制定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抵押贷款相关政策,解决农户、种养大户等融资难题。
持续不断优化环境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推动投资审批“最多跑一次”,使项目落地时间压缩到120天以内。
二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雅眉乐自隆高铁、东泸路快速通道等道路项目,加快县乡道路的升级改造。配合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建设,谋划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改善隆昌水环境。
三是落实完善制度机制。全力落实好“隆昌民营经济28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坚决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各类行为。落实激励干部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26条措施,为敢于担当发展重任的干部撑腰鼓劲。
四川省隆昌市委书记 尹忠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