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山高谷深,林峰苍茫,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雷波县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区,也是脱贫攻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自2012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贫困县的“帽子”在雷波头上一戴就是7年。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雷波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一切资源围绕脱贫聚、一切工作围绕脱贫转、一切干部围绕脱贫干”,按照“六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总体部署,以超常的付出、全部的精力,决战脱贫攻坚。
数据显示,2019年,雷波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0.1亿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6亿元、超全年任务1.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7993元和10885元,分别增长8.3%和11.7%。2019年底,雷波县“摘帽”顺利通过四川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2020年2月,在凉山州率先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雷波马湖风光 李仁义 摄
金沙江溪洛渡库区“高峡平湖” 杨琳 摄
愚公移山 钻研致富的养殖大户
住在雷波县溪洛米乡水落村的张远银,曾经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如今却是村里出了名的养殖大户。村里的人都说他有一股子韧劲,硬是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在记者深入探访后才知道,原来张远银真是靠着愚公移山的吃苦耐劳精神一步步开拓出了如今的新局面。
水落村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石头多。石头不但占据了土地面积,而且使得梯田面积狭窄,耕种不便。此前,水落村人就在石头缝里种庄稼,粮食产量不高,日子越过越穷。随处可见的石头让张远银愁坏了,吃饭睡觉都在琢磨着这些碍事儿的石头,终于,他决定要敲碎石头建粮田!
张远银用家中积蓄买回钢钎、铁锤、铁锹,在自家门前摆开了劈石造田的战场。村里有人说他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值得敬佩,更多的人却嘲笑他愚蠢,干傻事。张远银对村里人的说法从不理会,每天天刚蒙蒙亮,妻子掌钢钎,他抡铁锤,开始碎石造田。
在“当、当、当”的金属敲击声中,张远银家房前屋后的乱石堆变成了一块块梯田。从前青黄不接到处借粮的张远银,居然在溪洛米乡赶集时卖起了大米。村里人看到张远银卖米赚到的钞票才醒悟过来,赶紧学张远银开石造田。几年时间,水落村稻田面积增加100多亩,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大米饭。
这也已经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儿了,一转眼,张远银已年过半百,一家四口住着破旧的土坯房,虽然衣食无忧,但也只能在温饱线上徘徊。2012年5月,张远银在手机上看到养殖波尔山羊的信息,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波尔山羊具有较大经济价值。
说干就干,张远银一手向村民们借钱筹集资金,一手将离家不远的荒坡开垦成草场,在当年6月拿着自家4万元存款以及借来的5万元从山东买回了81只波尔山羊幼羊。可惜天不遂人愿,不过20多天时间,买回的波尔山羊就开始出现死亡,仅仅一个多月,就只剩下12只羊了。张远银自此背上了债务,但是他养殖致富的信念早已在心里生根发芽。
2014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水落村被确定为贫困村,雷波县烟草局干部李建荣到水落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李建荣刚进村就听说了张远银养殖波尔山羊损失惨重的事。经过走访接触,李建荣发现张远银很有头脑,特别想干事创业。张远银还是想继续养殖山羊,便请李建荣做参谋。
张远银送锦旗给驻村第一书记李建荣 吴启昌 摄
两人决定就在雷波县内购买本地羊饲养,避免饲养外地羊水土不服造成损失。李建荣与雷波县农业农村局取得联系,请求他们给予张远银最大支持。一个月时间里,张远银就购买到了200多只山羊,同时,雷波县农业农村局还派畜牧专家来到现场,对张远银的养殖场进行规划。此外,该局按照相关政策补助3.2万元给张远银修建圈舍,安排畜牧技术骨干指导他养殖。
此后,水落村的产业发展基金10万元也落在了张远银的养殖业上,这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在乡党委政府以及各帮扶部门大力支持下,张远银修建了400平方米的羊圈和1000余平方米的牛圈。从建卡贫困户创业成为养殖大户,不仅还清了以前的债务,还过上了小康日子。可是张远银并没有满足,他计划利用出售牛羊的资金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像滚雪球那样,做大做强养殖场,带领村民走上奔康致富路。
张远银脱贫致富的事例,只是雷波干群坚定脱贫奔康道路上的一个缩影。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雷波大大小小的乡村都在不遗余力发展产业致力早日“摘帽”。
张远银新修的圈舍 吴启昌 摄
张远银收割甜象草养殖肉羊 吴启昌 摄
核查验收 率先退出贫困序列
2019年10月21日,凉山州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带领州验收组来到雷波县,对全县当年拟退出的30个贫困村进行全覆盖核查验收,为雷波县“摘帽”迎接四川省检和国检做好准备。2020年2月,雷波县在凉山州率先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自脱贫攻坚集结号吹响后,各方力量迅速汇集到雷波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来。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各显身手,确保所有扶贫对象脱贫奔小康。
金秋十月,走在雷波大地,所到之处,公路延伸到偏远山区,设施日益齐备的中小学校、幼教点点缀山间,越来越多的村卫生室守护着村民健康,低矮的土坯房基本不见了,4G网络覆盖乡村……
然而,雷波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脱贫不是终点,只是新的起点。
2020年以来,雷波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强化举措,严格按照既定部署,坚决打赢收官之战。
雷波县建立健全了致贫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出台《雷波县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将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群体6607户31465人纳入监测对象,对有返贫风险的已脱贫户和有致贫风险的边缘户定期开展“回头看”,采取“排、访、评、录、测、补、销”七步法,开展监测和帮扶。紧盯603户2805人监测户、1540户5835人边缘户,分类管理、动态帮扶,落实补短措施、增加群体收入,降低致贫风险、竭力防止返贫。
与此同时,雷波县在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上,坚持“扶上马送一程”“促返岗”“找饭碗”“稳就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加大县级财政投入,用好到位“17+1”专项扶贫资金8.62亿元,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4.67亿元,按照“缺啥补啥”原则,补短板、强优势,不断提高成色质量。持续实施“5+3”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园区,按需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培训1.5万余人,全力支持群众发展电商、乡村旅游、彝绣加工等。
成群的山羊 吴启昌 摄
吴启昌 本刊记者 周淼葭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