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3年第1期

【典型案例】联动双核 “川渝合作示范区”奠基现代化广安

发布:2023/01/09 16:35  作者:彭志萍 本刊记者 周淼葭 罗梓毓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一边是重庆,一边是成都。在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面前,广安乘势而上,扎实推动四川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

 

2022年3月,广安市委、市政府印发《广安市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标对表成渝地区建设“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紧扣“五提升、五示范”奋斗目标,坚定实施“同城融圈”战略,主动承接成渝极核辐射带动,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安奠定坚实基础。

 

 广安处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  罗梓毓摄.JPG

广安市处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  罗梓毓摄

 

2022年9月16日,广安市经济运行及省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推进会召开,广安市委书记张彤在会上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拼经济搞建设”部署要求,锚定全年目标奋力冲刺,努力拼出新攻势、新气势、新态势,为推进广安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同城融圈  战略部署科学详尽

《方案》的出台,确定了十大重点任务,35个细化行动,广安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自此有了更加详尽的指南。其中突出与成渝地区合作共进,加强规划对接、功能链接,形成了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联动双核,提升能级。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承接重庆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推动与成都“主干”快速连通和产业协作,全面推进广安主城区扩容提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向百万人口规模现代化大城市迈进,建设成为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区域协同,融合发展。深化互动共促,推进与重庆毗邻地区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生态共保、资源共享、品牌共创,协同川东北“支点”,提升集聚高端资源要素能力,打造协同开放、合作共赢的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点位引领,带动全域。强化平台支撑、项目联动,合作共建川渝高竹新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等功能平台,推进中心城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联动发展,以点带面推动渝广同城化发展。

 

改革创新,共建共享。突出改革先导和创新引领,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机制,推进制度、政策和模式创新,形成高效衔接、共建共享的市场和公共服务体系,激发各类主体活力,释放系统集成、创新协同的综合效应。

 

除了以上行动路径,广安还制定了清晰的行动目标——到2025年,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协作共兴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发展能级大幅提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5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区域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临港经开区南洋电机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电机配件  张国盛 摄.JPG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临港经开区南洋电机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电机配件  张国盛 摄

 

完成这一目标,则需完成以下重点任务: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深入推进干支联动,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融合构建现代基础网络,建设川东渝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协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成渝协作共兴产业基地;大力推进优镇兴乡,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升级版;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共建富有特色的消费目的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打造成渝融合创新先行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成渝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每一项任务下面,又是若干行动方针。可以说,广安市坚定实施的“同城融圈”战略部署是科学而又详尽的。

 

高竹新区 川渝税务协同发展

川渝高竹新区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跨省域的省级新区,这意味着川渝两省市将以新区为载体,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新设立的川渝高竹新区将由川渝两省市共建,根据批复,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大湾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的部分行政区域,总面积262平方公里,其中涉及渝北区124平方公里、邻水县138平方公里。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高竹新区打破行政壁垒,建成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全国首家跨省域供电服务中心,将“高竹”作为新区市场主体专属字样,实现税费征管、供电服务跨省域一体化,市场准入异地同标、营业执照异地互办互发。这些大胆的改革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经济整体循环和运行效能,加快推进高竹新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进程。

 

“以前办税要跑到重庆主城区去,来回得一两个小时车程,费时费力又费油,如今在新区就能办好,流程精简快速,方便多了。”正在税收管理中心办税的刘先生说。

 

《当代县域经济》记者在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看到,服务大厅整洁明亮,百余平的空间背后是突破性的改革和创新,每年贡献8000余万元税收的高竹新区也必将势如破竹,为川渝两省市经济发展贡献“高竹力量”。

 

由此,邻水县深入实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精神,探索建设产业协作共兴方法,做好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这不仅是新时代邻水和渝北两地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共同目标,也是探索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的创新举措。

 

目前,高竹新区管户共1860户,涵盖建筑业、新能源制造业、高新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和航空航天铁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其中重庆项目占比90%以上,邻水本地项目和新区内新建项目只占了极小一部分。

 

究其原因,一是政策支撑不够,项目审批流程上程序复杂;二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有待提升,尤其是要做好产教融合服务,才能吸引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三是建设用地空间不足。

 

按照国家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任务要求,川渝高竹新区将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突破行政区经济思维定式,省级部门联动重庆对口单位,加大项目转化指导力度和跨省合作项目转化落地协调力度,确保项目转化快、落地快,形成“1+1>2”的改革发展新动能,为全国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高竹经验”。

 

工业为基 邻水承接重庆产业转移

2022年10月20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邻水县城南机电园二期的杭加汉驭建筑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富春控股集团四大核心产业之一,选址邻水,这无异于是对邻水“工业强县”战略的充分肯定。

 

“我们去一个地方投资,考虑的不仅仅是物流成本,更看重投资营商环境,邻水是我们的首选!”该公司负责人如是说道。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在从现浇体系向装配式建筑体系变革,墙体材料改革也随之进入高峰时期。“杭加”现在几乎已经成了ALC建筑材料的代名词,更是成为国内新型节能环保建材领域里的主导者。

 

在邻水,像杭加这样依靠自主创新取得优秀成果的企业还有很多。在“工业强县”战略下,邻水招商不断刷新纪录,也吸引了不少来自重庆的企业。邻水的两大工业园区,集聚了相当数量的重庆企业,这绝非偶然。

 

被誉为“川东门户”的邻水,是四川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一个县,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而重庆工业基础雄厚,很多企业需要梯次转移,将部分生产线外迁。近年来,邻水县充分借助优势,抓住重庆企业外迁的机遇,主动承接重庆主城区及两江新区的产业转移、功能延伸、要素溢出和文明辐射,紧紧抓住机电产业配套重庆、集群发展、爆发增长之势的大好机遇,强化了对企业的行政服务、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大批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的项目不断落户邻水。

 

邻水县委书记黄永鸿坦言,面向重庆、配套重庆、承接重庆产业转移,着力推进渝邻产业发展互补,正是邻水工业腾飞的重要原因。

 

生物医药 岳池集中力量打造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岳池县立足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发展定位,围绕重大项目引进、链条延伸拓展、活动平台搭建等方面,以成都、重庆为合作主战场,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承接川渝两地医药产业转移,引进医美化妆品、原料药等项目20个以上。”岳池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记者在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规划馆了解到,经过18年砥砺前行,岳池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聚集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及制剂等六大类医药企业64户,形成以仁安药业、新青阳药业为代表的高端特色原料药产业集群。

 

此外,岳池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借力成都、重庆等首位城市先发优势,整合资源,加快建设成都协作研发基地、广安转化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岳池还将继续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等重大战略机遇,不断壮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岳池县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300亿元。

 

岳池按照“创新研发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模式,坚持“产研种一体化,药医养食游统筹发展”理念,以成都、重庆为合作主战场,延伸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构建“1+4+1”的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四川岳池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蒋俊说:“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我们对生物医药产业信心十足,将紧紧围绕产业链强链、延链,不断做优做强生物医药产业能级,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涅槃变革 华蓥焕发内生活力

曾经依托煤矿资源的华蓥经过涅槃变革,如今已转型发展成为六方共推、世界领先的“科研+市场”的综合城市,丢下沉重的生态包袱,华蓥市迎来由“黑”变“绿”的生态逆转,“点石成金”,焕发内生力量。

 

据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玄武岩纤维行业产能、产量与竞争格局分析,四川省产量全国居首,年产能达2.35万吨。自“十三五”将玄武岩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品后,华蓥市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大力发展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数年沉淀使得华蓥不再满足于1.0版本的单一制造加工,转而迈向“科研+市场”两手抓的2.0新方案。

 

在华蓥市工业新城的四川帕沃可矿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大厅陈列着许多玄武岩纤维制成的产品,从军用玄武岩高品质复合材料防弹衣,到玄武岩纤维制成的桌椅建筑材料家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华蓥山的玄武岩过去用于传统铺路、混凝土浇筑等,现在经科研攻关,价值增长100倍以上,可延伸开发出2万多种产品。”帕沃可总经理陈云说。

 

四川华蓥山经开区内即将竣工的“对渝合作笔记本电脑产业园”邱海鹰 刘南贤 摄.JPG 

四川华蓥山经开区内即将竣工的“对渝合作笔记本电脑产业园”邱海鹰 刘南贤 摄

 

自2011年华蓥市引进该高新技术企业以来,在该市投资5亿元建成新型玄武岩纤维绝热制品项目,年产能达10万吨,产值近5亿元,在川渝地区市场占有份额超过70%,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玄武岩离心纤维生产企业。

 

可观的经济数字背后,是整个华蓥玄武岩纤维产业同科研力量的战略联盟。华蓥创新打造最具活力的 “科研+产业”模式,先后引进中科院刘嘉麒院士、欧洲科学院刘建德院士等各类人才52名,为技术研发、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数年沉淀,科研团队先后解决了玄武岩矿石成分波动大、加工原料稳定性差、坩埚炉法拉丝产品质量差、离散系数偏高、浸润剂适配难等问题,形成世界最大单漏板2400孔拉丝技术,打造出世界首条空气流技术原料均质化生产线、最大单体3500吨智能化池窑生产线。华蓥玄武岩纤维产业不仅实现了“国内领先”,更是走向海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赋能下,华蓥将再接再厉,打造可持续绿色生态全产业链,形成产品研发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发展共同体。

 

有机更新 岳池建设公园城市生态体系

天空湛蓝,万里无云,波光粼粼的湖水四周是新栽种的绿树,还不够茁壮却生机勃勃,树枝随着微风摇曳,别有一番灵动。这里,就是岳池龙湖公园。

 

近年来,岳池县精准定位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按照公园城市标准和要求,科学引领公园城市建设,推进市政公园建设、交通设施建设、民生配套建设、街区品质提升,不断提升城市颜值与魅力。

 

在东湖公园参观现场,岳池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以东湖、龙湖、岳池湖为水系枢纽,以洗马河、麻柳河等为生态载体,以规划建设100公里银城生态绿道作为生态链,串联起“三湖四河一链”城市生态体系,建设具有岳池特色的2800亩健康水域、5000亩生态绿地,打造龙湖公园、东湖公园等8个主题公园。

 

岳池更是多措并举,大力实施城市提质。致力于打造城东“会客厅”,目前已建成多条市政道路,城东新区骨架路网逐步成型;建设城市公园,加快形成以山水生态为本底,以河流水系为廊道,以绿道系统为网络,公园绿地生态服务全覆盖的公园体系,实现水境回归自然、岸境回归生活、城境回归城市的山水绿脉三重境、云岳上池公园城。

 

此外,通过有机更新,大力实施城市改造。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注重保护城市传统格局,突出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开展日常城市维修,有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及沿街商户经营;深入推进示范街区建设,深挖县文化内核,将本土特色融入设计理念,不断提升城市街区风貌,打造特色街区。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