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当前,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推动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改善基础设施“硬环境”,更要优化营商“软环境”,打造更好更快更实的营商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优化营商环境是聚集发展要素的重要抓手,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保障,以高度的责任感,持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这篇大文章,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坚持行政审批权力“能放则放”、审批服务流程“能优则优”、行政审批效率“能快则快”,立足让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更称心舒心放心,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责任体系;优化窗口设置,简化办事流程;加强阵地建设,推动服务前移;包容审慎监管,提升执法“温度”;打造阳光政务,促进诚信公平等有效举措,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发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目前,全区“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100%,时限缩短比例达88.15%,全程网办率达93.18%;企业开办环节压缩至1个、用时压缩至1.5个小时,并实现“零成本”开办;项目联合验收率提高至100%。全区已完成8个便民服务中心、5个便民服务分中心、225个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成功创建5个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50个市级“示范便民服务站”,实现医保、社保、就业、救助等政务服务事项和水、电、气、电视、通信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200余项便民事项办理在镇村完成。
经过持续努力,东兴区营商环境好评度持续走高,办事效能不断提升,投资洼地加快成型,市场活力有效激发。2022年全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256户、企业1159户,累计新增市场主体6415户,全区在册市场主体3.4万户,同比增长29%,12户企业纳入重点培育库培育,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户,净增长9户,营商环境改善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快凸显。
当前,东兴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时时处处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落实还有差距、部门协同联动不足、政务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需聚焦内江市委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营商环境的目标,从运转机制、改革创新、要素支撑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便捷度、体验度、满意度,科学谋划、补齐短板、加快推进。
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运转效能
一是完善政企沟通机制。继续落实好“区级联系领导+小秘书”工作制和“311”帮扶行动,常态化到一线问诊、定期召集会议问需,主动化解矛盾、配置要素、解决问题。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作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区营商环境专班建立专线接办、专员服务、专项分类、专题台账、专门办理、专人督办的“六专”工作机制,实行台账化管理,确保问题诉求收集一个、迅速解决一个。二是理顺内部运行机制。针对各部门主要领导懂上级政策但不精通具体流程、经办人员懂业务知识但把握不准上级政策导向,致使政策落实“两头空”的问题,大力推行“局长走流程”,让相关审批部门“一把手”落实部署、全链条亲身体验,彻底打破信息壁垒,摸清症结、理顺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短板,督促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督办管理,确保“能改快改、应改尽改”,不断优化审批流程。三是创新社会监督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广“流程服务体验师”方法,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全过程、沉浸式开展业务办理体验,开展全流程“挑刺找茬”、把脉问诊,反馈真实性、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群众视角找准堵点、难点、痛点,提升服务水平、质量和效能。持续强化纪律监督,严厉打击设租寻租,私自增设条件加重企业负担;收受好处,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滥权妄为,乱伸手侵害企业利益等行为,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新环境。
加强改革创新,畅通审批渠道
一是深入开展“裁枝叶”行动。在有审批职能的单位组织开展审批领域“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学习先进经验、梳理政策法规、收集各方诉求、积极开展论证,对政策法规无明文要求,仅是行业约定俗成的环节和流程,以及清单以外的审批事项,研判裁撤;对上级要求暂不明确的环节和流程,审慎使用,进一步简化流程、破除诟病,真正让市场主体享受到“法无禁止即可为”,让公权力做到“法无授权即禁止”。二是大力推行“套餐制”服务。正确认识扎实详尽的前期准备对后期工作快速推进的重要作用,把审批的起点从接件再度前移到要件清单制定环节,围绕餐饮、住宿、工程建设等不同门类特点,分别制定更加简洁的“一单一图一表”审批要件清单,同步调整优化办事窗口设置,推动审批材料成套、审批环节集成,有效节约各类经营主体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着力提升一线工作人员作风能力水平,评选表彰一批业务精、办事快、态度好的“服务标兵”,批评整顿一批懒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老油条”,消除“上热下冷、上优下劣、上通下阻”的营商环境乱象,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体验感、获得感、认同感。三是稳步扩展“云审批”事项。加快行政审批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范畴,突出简洁优化系统功能布局,强化配套软件宣传推广,引导群众办事由线下转向线上,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探索通过“视频预踏勘”提供事前踏勘指导、政策解读,以视频方式了解企业现场情况,发出《行政审批服务指导意见书》,让企业提前了解需要满足的条件,帮助企业一次性达到现场核验标准,避免企业因不了解相关设置标准而导致现场来回整改。对未能一次性通过现场核查的,整改期间或整改后灵活运用“视频踏勘”模式,进一步缩短企业现场勘验等待时间。
抓实要素支撑,做好服务保障
一是持续筑牢政策支撑。紧跟市委打造“中国甜食之都”的决策部署,围绕发展天冬蜜饯、天冬膏等“甜品”产业,培育天冬饮料、天冬酒等“甜饮”产业,出台配套政策,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发展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发展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食品工业企业,打造东兴食品工业名片。坚持发展以独有道地药材内江天冬为主导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继续实施“七位一体”发展战略,认真抓好区中医药产业发展资金、《天冬规模种植奖补方案》等政策落实,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二是不断强化用地支撑。围绕盘活存量,对区内闲置的各类校舍、工矿厂房,以及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合并乡镇的闲置资产进行登记造册,注明用地性质、产业规划、面积范围等,形成闲置资产台账,逐一提出利用建议,完善或调整规划,用于工业发展,解决“看得见、用不了”的问题。聚焦培育增量,对各类工矿废弃地进行细致梳理,注明现有规划、面积范围、区位优势、周边产出,建立新增建设用地来源资料库,通过优化用地布局以及双挂钩、废弃工矿地复垦利用等政策,争取新增一批建设用地,统一调整到园区,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全力夯实人才支撑。深刻领会“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示要求,以全省基层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为契机,继续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大财政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用好用活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持续巩固创建成果。以重点企业为主体,整合创新资源,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省级及以上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创新平台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国字号”“省字号”平台,实现人才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依托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新材料制造产业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大力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等团队入驻,汇聚各类优质资源,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有效模式,不断推进产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继续完善“引育管用留”工作机制,全力解决人才资金、安居、子女就学及就医等具体问题,营造重视人才、关注人才、支持人才的良好氛围。(文/中共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 康厚林)
上一篇:【看世界】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