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国际的交流越来越密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国外银行纷纷入驻中国市场,对国内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重点主要是针对各种财务工作展开决策,通过制定预算、资本质量控制、财务决策制定、财务风险控制以及资产负债管理等内容,提高现金流周转率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帮助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大数据;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作者单位] 雅安农商银行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商业银行各种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及财务报告编制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对新思维的要求更加强调财务管理与战略的结合,将创新转变作为实现战略工具的理解会日益凸显,跟随潮流的发展,才尽可能避免劣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
将财务控制转向集权式
我国的商业银行集团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商业银行制定的集团发展战略尚未得到集团内其他成员商业银行的认同和贯彻执行,数据作为隐形的资产,持续发现并收集数据应用需求,将业务拓展的急迫诉求与数据技术紧密结合,明确应用的最终目标而实现价值创造。
各成员商业银行在资金配置、市场定位及商业银行文化等方面尚未形成合力,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完全分权管理的条件还不成熟,尤其传统银行在“跨界+融合”的综合经营路途中面临重重挑战,集团内各领域跨界融合及对于利益最大化的同频共振思维加快重构是重中之重。所以,母公司有必要对各子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集权管理,互联网络的普及和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发展为实现集团财务的集中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而且集中式的财务管理软件或者网络财务软件正在得到大力推广,这些手段无疑加快了商业银行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尽快实现熟练利用数据运用场景,使得母公司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为其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了技术保障,助力银行在精准营销、风险控制、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经营决策。
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是通过专业分工的方式实现对日常性事务的集中处理,从而实现对整个组织的成本和风险控制。国外与国内的应用有较大差异,这个差异类似于ERP。国外的财务共享服务着眼于成本控制,通常涉及组织和流程的调整,国内的财务共享服务真正实现的比较少,多数只是借助信息系统实现财务集中处理,如核算、报账、结算等,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共享服务,对于数字技术的创新运用与迭代迫在眉睫,需要商业银行实体去“突变+适当颠覆”。
因此,云计算和大数据对财务共享服务的影响,可以理解为新兴技术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多视角,但如何克服多维、多重数字信息非对称困扰,构建良好决策的生态环境,需要共享与深化整合提供更为有效的实践经验。共享服务本身就涉及流程的调整与优化,可以在这上面多下功夫。如果财务共享服务应用比较深,内部核算能精细到责任中心,过去很多商业银行财务系统在责任中心的应用方面比较弱,包括责任中心的利润考核、成本分摊等,现在有一些进步,不过还是要看具体应用。
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工作
商业银行财务数据更加专业化是现在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任何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都不断地朝着专业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必须逐步达到专业化水准,利用较少的数据说明较多的问题。如针对部分数据分散、缺失、无法共享的问题,应该推动大数据分布式平台尽快落地。一是开展底层数据清洗工作,全面梳理现有数据使用情况,对数据的字段、取数来源等进行筛选识别,剔除重复、无效、错误的内容,编制完整的分类数据清单。二是明确当前数据分类,例如将银行现有数据划分为公司板块、零售板块、风险授信板块、利润测算与绩效考核板块和其他类数据资产五大类等。三是注重数据标准的统一,由技术部门整合现有数据类应用系统,建立分行数据仓库标准统一数据接口,逐步构建一个大而全的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该平台应具备数据完整、口径公开、标准统一、权限分级的特点,方便统一财务部门取数用数,同时能够帮助预算财务部门更好地管理全行数据。此外,商业银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保证商业银行合作项目的及时达成。
重塑银行内部资产负债结构
国家减负增加实业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银行根据国家政策,实施新的LPR利率定价新规,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在银行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贷款利率的下降,为银行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在减负的状态下,维持银行的正常经营、健康发展,需要加强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具体落实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和组织架构。为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实时展现银行资产和负债管理状况,了解银行资产负债及流动性变动情况,在兼顾流动性与营利性的情况下,精细存贷款定价管理,强化量价均衡发展,合理运用利率定价管理工具,降低负债的成本,提高资产收益,扩大净利差收入。二是建立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流程包括设定经营目标、预测市场环境、分析现状、预测风险与收益、设定能够承担的风险范围并讨论相应的对策、经济资本配置、头寸操作、流程监控、绩效分析。三是主动、合规开展中间业务。在谋划效益全局的过程中,将中间业务发展为引领效益增长的“第二曲线”,建立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板块、产品、客户细分,全力提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数据分析、客户洞察和精准触达能力,打造线上渠道引擎,使中间业务成为银行盈利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
明确信息化建设规划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以系统建设为主,网络建设为基础,尽快制订符合商业银行自身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系统设置整体计划,确定信息化建设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两步:
首先,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管理系统的制订规划是首要步骤。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组织专业的管理团队,以及相关部门及技术部门职工同时对系统的基础流程、主要内容、数据收集、重点技术等进行考察研究,制定出符合商业银行机构发展需求的规划。在规划建立环节,综合性分析业务及金融方面各项因素,使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以及前瞻性得以适当提升,打破原有的以部门为界限分割系统功能的局限性,便于构建财务共享平台和实施流程重构等工作的开展。其次,商业银行应该对核心管理模式进行更新升级,将传统的以部门为核心的模式积极转型为以客户产品为核心的新模式,并通过对核心管理模式的安全性、适应性、可维护性等进行深度的剖析,整改优化现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所研发的系统功能具有可操作性、先进性、安全性、适应性以及成熟性。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大数据背景下,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培养相关的财务人员,提高银行的财务管理能力。第一,商业银行管理层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管理的重视程度,为该项工作配备更高水平的人才。第二,财务人员的思想理念要与时俱进。完善管理会计的培训路径,提升管理会计应用实效。调整内部转移定价收益曲线,提升定价灵活性。同时基于管理会计系统功能,加强对产品、条线、业务等专项财务分析,提升管理会计应用实效。第三,银行的财务主要分预算、考核、会计信息报告、税务、成本及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等。由于会计信息化建设,银行会计核算基本已经实现自动化,会计工作更多体现在与业务及产品部门沟通会计核算流程和科目设置上,以支持业务发展,其他各项财务管理类职能是基于对会计信息的加工利用,参与银行的经营管理。为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要建立完善系统的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定期更新其财务相关知识。第四,通过前、中、后台员工流动,促进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商业银行要尽快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处理各种业务的能力,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价值的最大化。
上一篇:【调查研究】昭平茶旅融合发展研究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