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想象中的盐边,除了磅礴恢弘的“二滩”,就是贫穷落后的山村。
当精致的县城,满山的芒果树,开着豪车的种植业主,村庄里的花园民居和村民洋溢的幸福笑脸一一呈现在眼前时,记者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了。
有着水果之王美誉的芒果,是攀枝花钒钛和阳光之外的又一名片。而攀枝花芒果的主产地就在盐边县。
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四川盐边,正秉持生态立县、农业活县的理念,以特色农业引领农旅振兴,全力打造全国康养名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绿色崛起样板县。
盐边县金河万亩芒果基地 李静 摄
农业活县 漫山芒果撑起精品农业
盐边是农业大县,又是山区县,发展农业,受到诸多限制。
可是,盐边的农业并未受到不利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品牌,做出了底气。
漫山芒果通天道,条条大路通家里。在桐子林镇纳尔河村,阳光下、山林间,遍山的芒果林逼人眼,喜人的景象预示着丰收的盛况。
20世纪90年代,纳尔河村贫困人口过半。栽桑养蚕、种雪梨、种玉米都没有什么起色。后来,盐边县委、县政府带领村民种芒果,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种起了芒果。第一批参与种植芒果的村民,短短几年内彻底脱贫致富。“如今,村民年入普遍达20万元,最高户收入超过100万元,家家户户都修了小洋房,开上了小轿车。”盐边县纳尔河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裕丰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芒果采摘喜洋洋 李静 摄
目前,该县集中连片面积最大、规模效应最明显、效益最好的芒果基地是金河纳尔河万亩芒果基地。5万余亩芒果,一年的总产量约6080吨,产值可达4800万元。在金河村和纳尔河村,仅种芒果人均纯收入就可达12850元。
在红格镇彝族村寨联合村,特色烤烟产业让这个曾经的贫困村走上了致富路。
“除了每年种20亩烤烟,还种些花椒和蔬菜,每年收入七八万元。村里的路修好后,我还买了车呢。”村民蔡金明指着他家新装修的房子热情地说。
土地贫瘠严重限制了联合村经济发展,蔡金明一家曾是村里的贫困户。2014年,脱贫政策的春风吹进联合村,全村开始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烤烟种植,危房改造有序推进,道路、网络、卫生、文娱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几年的发展,贫困户经济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金融扶贫等项目实施后,全村经济发展良好,群众生活得到大幅改善。到2017年全村实现脱贫,2019年人均纯收入均超过5000元,最高达到22000余元。
盐边县农业农村副局长吴国兵表示,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就是要因地制宜抓好产业发展。围绕晚熟芒果、特色蚕桑、生态养殖、绿色蔬菜、现代林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水果、花卉等重点产业,盐边发挥比较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已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盐边县芒果基地
盐边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国兵(右)、纳尔河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裕丰(中)在芒果种植示范园区接受记者采访 卢锦根 摄
生态立县 争创绿色崛起样板
近两年来,盐边坚持“生态+”发展,全面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的来说,盐边正通过‘三绿并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全市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全国知名的绿色发展示范县。盐边在不断探索环境生态条件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吴国兵说。
盐边县确定“三绿(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环境、倡导绿色生活)并行”“三产(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思路。
而对于支柱的绿色农业,盐边县正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着力推动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创新工程中心、芒果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攀西智慧农业发展。 以“生态+”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盐边县各部门、乡镇把抓实项目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与绿色发展相关的实例随处可见。经过近一年的打造,位于益民乡的荷园生态农庄项目已初见成效,目前正加快打造15亩精品花卉基地,新建花卉仓储、包装厂房及配套观光休闲设施。通过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育共生,推动“绿色崛起”。
边县红格镇联合村种植的烤烟 楚义波 摄
农旅融合 打造国际旅游度假胜地
从曾经的传统农耕山区,到如今的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胜地,随着红格小镇出现在大众视野,推动着盐边县加快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2016年10月,红格镇被批准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在《四川省“十二五”重点小城镇规划》中,该镇被规划定位为国际化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作为古南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地域辽阔的盐边是傈僳族的祖居地,古老的“笮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彝、傈僳、苗等30个少数民族共同开启了三源河、雅砻江流域人类文明史。历史悠久、拥有多元文化的盐边诞生了灿烂的大笮文化。
近年来,盐边县以大笮文化为背景,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着力挖掘打造地域文化,坚持“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其中,正着力打造南部阳光温泉、中部阳光山水、北部阳光森林3个康养旅游区,推进“空间全覆盖、产业大融合、四季皆可游”的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户外运动、森林康养、地质科考、温泉疗养、乡村旅游5个基地,并通过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农庄改造提档升级,集点成片,最终建成“养心、养身、养颜、养成、养老”全生命周期康养旅游目的地。
盐边依托地处藏羌彝文化走廊和傈僳族迁徙文化走廊的优势,深入挖掘大笮文化内涵,促进全县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彝族火把文化、傈僳族山后扒寻根文化、苗族绷鼓文化、仡佬族过年文化等文化品牌:南部以红格温泉、运动休闲等为主,推出温泉休闲、康体度假、会议旅游、农业观光等旅游品牌;中部以二滩水电站、百里笮海、湖岛风光、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推出了笮海湖光山水旅游品牌;北部依托格萨拉高原风光、杜鹃花海、绿石林、喀斯特漏斗群、民族风情、百灵山原始森林、高山草甸、茶马古道等旅游资源,推出高原自然生态游、民族风情体验、茶马古道探幽、百灵山探险等品牌。
盐边县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不断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本刊记者 聂梦兮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盐边县委宣传部提供)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