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6期

【专家智库】南通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与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2024/06/05 15:32  作者:刘双 张小丹 葛健康  编辑: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6月  阅读量:

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4年九大重点工作之首即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会议强调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南通市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与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适得其时。

 

南通市现状

 

智能制造装备不仅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根本保障,更是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关键支撑。2021年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规〔2021207号)中明确提出加强自主供给、壮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新优势。南通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并不断精准施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截至2021年,有规上企业924家,销售收入1067.5亿元,利润总额90.4亿元。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其全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上年的增长率从2021年的31.1%38.7%变化为2022年的9.4%29.0%,在当时经济社会大环境下,虽然高技术制造业保持了一定韧性,但是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放缓,作为南通重点新兴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南通市累计入围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18个,认定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126个,入围省高端装备赶超工程及装备技术攻关项目12个;累计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4个;创建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25个。拥有南通振康等17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江苏神通等3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10多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100多家。总体上看,南通市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已具备一定实力,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且集中在关键基础零部件和装置、通用及专用成套智能装备等少数细分领域,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一定集聚示范效应,但区域间协同发展的创新性、向心力不强,技术与产业生态尚处于集聚式发展阶段。比较上海、苏州等地的智能制造装备整体产业规模及综合技术实力而言,尚有较大差距。

 

4.11.jpg


 4.1.jpg

 

技术与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架构

 

对于技术与产业创新生态体系,2004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体系、信息技术制造和竞争力》研究报告指出,产业生态需是有活力、动态、向上的,提出了维持产业生态健康、创新状态的四大举措。2012年深圳市政府向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呈交的报告中,将深圳30年的努力归结为“创新生态”,同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2018年欧盟提交“欧洲地平线”方案,将欧盟确立为领先的知识型经济体,生产一流的科学和创新技术以确保欧洲的全球竞争力。2023年日本《科技创新白皮书2023》提出,研究能力高的地方大学应与地方公共团体以及产业界合作,创新系统生态,激发经济社会活力,让国民、社会和区域受益于科技创新。因此,有必要架构技术与产业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系统布局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与产业交互双循环创新生态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循环A以产业生态圈理论为基础、六维(生产、劳动、科技、服务、基础、公共)循环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生产维子产业涵盖从事智能制造装备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企业,以及横向、纵向的配套协作企业;劳动维子产业包括所有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供劳动力及劳动资源等支撑的企业;科技维子产业是以智能制造装备研发、成果输出等为核心的企业集群,涉及基础理论研究、高端设备开发等;服务维子产业涵盖各种各样的专业服务型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市场资讯、信息服务等;基础维子产业主要是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等的关联企业;公共维子产业以维护创新生态体系的良好秩序和生态为主,涉及政府职能部门、金融及信贷企事业单位等。六维细分产业中,生产维、劳动维、科技维3个子产业与智能制造装备主产业直接相关,三者的专业属性强,利益关联度高,聚焦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体发展;服务维、基础维、公共维3个子产业与智能制造装备主产业间接相关,三者的产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装备,专业属性弱,利益关联度低,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形成重要保障,有助于产业生态外向性拓展及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学界普遍认为,创新成果建立在数十年科技稳固、深厚研发与应用的基础之上,研究、开发与应用形成创新技术的不同栖息者的三大群落,形成创新生态模型。学者孙恩慧等指出,技术生态是技术体系各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共同演化和关系联动,分内外两层结构,内生态展现的是技术的内生机制,外生态展现的是技术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以此为参考,构建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创新生态模型,如图1所示,循环B以技术为核心,研究、开发、应用3个关键子模块构成内核,三者呈螺旋循环、持续推进的紧配合,政策、资金、教育、文化4个附属子模块构成外壳,相互影响、共同促进而形成松关联。3个关键子模块的内核与4个附属子模块的外壳共同构成技术创新生态体系。

 

创新生态体系中,产业循环A以价值实现为目标,强调经济效益;技术循环B以创新突破为目标,强调科技造福,两者交互作用、共同促进、并行不悖。在创新生态体系的产业循环A或技术循环B的主体抉择上,按照技术系统进化论的S曲线进化法则,在现有技术衰退期,新技术的孕育才有获得成功的更高可能性。因此,应根据智能制造装备专门技术的周期生命和具体产业的成熟度,确定技术与产业创新体系下的合理发展逻辑,针对实际智能制造装备对象的技术和产业现状,动态调整创新技术与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结构,合理进行子产业布局及完善,搭建成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和产业交互双循环多维立体大生态。

 

技术与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对策

 

南通市智能制造装备亟待加强并夯实基础零部件和装置的技术实力,提高通用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打开专用及特种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研发局面。从技术生态着手,在强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三者内生态循环发展的同时,要切实完善技术政策、技术资金、技术教育、技术文化等的外生态,不断拓宽并优化技术生态面。

 

参考近年来南通市产业经济数据,就内生态而言,应进一步加大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如表1所示,南通市R&D经费虽然保持了稳定向上的增长,但其经费投入强度明显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与南通市大经济体量的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引擎内生动力的高需求不符。就外生态而言,如表2所示,全市专利授权量已具备相当规模,但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发明类专利占比、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偏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利方面的数据不理想。要尽可能提高智能制造装备的基础零部件技术水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积极做好技术强基、技术扶持、技术引领及技术宣传,营造更加友好的技术生态环境,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融合,吸纳更多科技创新力量参与到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创新中去。

 

南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集中在智能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优势;在高端传感器、精密减速器等基础零部件和装置产业领域虽有细分单项的“高峰”,但无成片的细分产业“高原”,根基不实。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和新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虽有初步涉及,但有待进一步突破。因此,南通市在基础零部件和装置产业及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上,应保持适当的生态竞争,深化劳动维、科技维、生产维的子产业交互融合,提高产业竞合水平、促进高质量共生发展;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和新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开拓上,应注重必要的生态培育,加强服务维、基础维、公共维的子产业布局,提高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综合创新实力。

 

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具体建设上,在生产维,进一步推进产业“智改数转”,提高产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水平,以高端生产设备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产品价值;在科技维,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的科技赋能,在基础技术“冷板凳”的深蹲上加大研发扶持,在高端技术的产品提质上加大投入;在劳动维,加强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人才培育,加大高科技人才吸引力度,吸纳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服务维,落实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服务新模式,构建城市工业云网络,实现多园区产业集群云制造;在基础维,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供应链协同平台,优化物料配给实时效益;在公共维,打破产业藩篱和行政边界,营造全民参与氛围,树立科技创新品牌,打造科技创新之都。六维并举,科学合理施策。构建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产业生态链环为主体,扩展形成“产业+配套+服务+社区+N”的区域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从城市尺度更多、更好、更广泛地挖掘并激发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的活力与价值。

 

南通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与产业要实现从规模化集聚向高质量发展的迈进,就必须落实在更大规模的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上,积极构建技术和产业交互双循环多维立体化大生态,技术生态与产业生态并举共进,精准落实并不断完善其内在生态体系要素和外在生态协同响应,切实发挥创新生态体系的创新优势、生态功能和体系价值。南通理工学院 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刘双  张小丹  葛健康

 

[本文作者刘双系南通理工学院副教授,张小丹系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葛健康系南通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基金项目:南通市创新环境(软科学)研究计划—南通市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20230545029]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