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6期

【调查研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乡村振兴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2024/06/05 16:34  作者:阳西西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6月  阅读量:

[摘要]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乡村振兴只有紧紧抓住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机遇、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的机遇、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机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机遇、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的机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增收、发展农村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才能更好地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关键词]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特色产业

[作者单位]  中共六枝特区区委党校

 

《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针对贵州发展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要求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敢闯敢干的姿态,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奋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这既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乡村振兴的巨大机遇,同时也使贵州的乡村振兴工作面临挑战。

 

迎来机遇

 

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贵州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政策支持,这是贵州省进入“十四五”后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机遇。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机遇。国发〔20222号文件要求:“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贵州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转移支付力度。”所以,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贵州财政转移支付的机遇,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的机遇。补齐贵州脱贫地区发展这块短板是全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国发〔20222号文件要求贵州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这一战略定位既是肯定和信任,更是鞭策和更高要求。贵州不仅要巩固好、拓展好,还要在巩固中出特色、造样板。走出一条独具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机遇。2016年,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落地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在大数据发展方面,贵州省位于领先行列,能够对脱贫对象进行科学化、精准化管理,同时也能够推动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新的商业契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贵州要紧紧抓住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历史机遇,将大数据先行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机遇。随着乡村建设的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发生改变,消费方式、结构等也会提升,这就使消费市场发生转变。市场为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就会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入手,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的机遇。作为一个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的省份,过去,贵州几乎没有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或文化交流,对外贸易是贵州的一大短板,反过来说就是巨大的潜力。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贵州不单单是重大战略交会处的定位,还包括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外国人到贵州6天内免签,这对来华旅游、商务交流、会展经济、航空枢纽建设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辖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属于长江流域,三分之一属珠江流域,88个县市区有69个属于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贵州是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一旦破坏就很难修复。而贵州生态好坏,直接影响“两江”中下游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贵州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而今提出闯新路,一个是“走”,一个是“闯”,一字之别,要求迥然不同。“闯”就是要求我们不能消极被动地“等、靠、要”,必须积极主动地找定位、谋发展、强弱项、补短板;当好探路者、试验田、先行区,统筹谋划、有序推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各项工作,为西部乃至全国提供有益借鉴。

 

面临挑战

 

部分脱贫人口基础较为薄弱。虽然贵州省在2020年已实现全面脱贫,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如望谟县共有163个村,其中103个脱贫村虽然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满足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这些农村地区的产业基础也较为薄弱,农民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他们对政策补贴的依赖性较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综合素质较低。

 

面临较多的不稳定性因素。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也减少,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也难以外销,进而减少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加大了脱贫人口返贫的风险。

 

产业增收能力不足。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的产业都是农业,贵州省也不例外,受到政策扶持的大多是农业,在产业发展前期谋划中因调研论证不充分,对市场未来的变化缺乏预判,导致产业选择失误等问题,将给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加之农业还会面临自然灾害、市场波动、资金不足等多重风险,同时,贵州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容易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

 

对策措施

 

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核心支撑。一方面,贵州省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采取多种奖励方式,积极鼓励农村地区的人口参与到涉农项目管理中,如农村人居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乡村道路维护等。同时要支持龙头企业提供更多的岗位,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地区就业全覆盖。另一方面,要依托贵州省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充分利用市场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保证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人员和岗位精准匹配;也要发挥贵阳等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充分收集用工信息,优先吸纳农村人口。

 

发展农村地区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在完成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首要任务的同时,要发展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处理好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的关系,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水稻、马铃薯以及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吸引培育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实现产业一体化。另外要因地制宜发展田园综合体,促进自然生态、传统农业产业以及乡村文化融合创新。

 

提升地区内生发展动力。要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从而激发农村地区内生动力。首先是扶志,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居民的宣传引导,通过多平台、多形式宣传,注重正向激励,引导农民弘扬优秀文化,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榜样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是扶智,要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对农村地区的居民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同时还要普及安全、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勤劳致富观念,帮助他们成为有能力、有思想的新型职业农民,凝聚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