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2年第一期

【典型案例】创新模式 大英县深耕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发布:2022/01/06 15:38  作者:彭志萍 黄世涛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2年1月刊  阅读量: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近年来,四川省大英县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住产业发展这一关键,发挥禀赋优势、探索多元机制,激活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动能。

 

大英县绿山微湖乡村旅游项目  张昌明 摄 .jpg    

大英县绿山微湖乡村旅游项目  张昌明 摄    


创新机制

“大园区、小业主”做活农地


隆冬季节,盘桓于丘陵腹地的大英县蓬乐路,是一条领略川中乡村风情的景观大道,柏油路穿越地势起伏的果园,橙红的柑橘星斗般铺洒在墨绿的原野上。“大英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的牌子格外醒目。


“你不晓得,退回去几年,这片红红火火的果园还是个‘烫手山芋’。”当地村民一番话让记者颇为吃惊。原来,几年前,四川省内某规模较大的农业企业看中了大英县极宜柑橘种植的自然气候,在蓬莱镇吊脚楼村一带流转千余亩撂荒地打造柑橘种植基地。后来该企业因为过度扩张、经营管理滞后,导致基地亏损严重,难以为继。这片果园一度成为无人打理、无人接手的“僵化地”。


如何将这片优质的柑橘基地利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大英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群策群力,积极拓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大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时雨告诉记者:“我们将1200多亩种植基地‘化整为零’进行二次流转,分包给了3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业主,同时鼓励业主采取适合自己情况的模式开展经营。”


园区“化整为零”,避免了“鸡蛋装进一个篮子”的风险,但业主散、小、弱而无法发挥大园区的优势。对此,大英县积极促成大小业主成立大英县柑橘协会,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将小业主“合零为整”。大英县柑橘协会秘书长、碑垭杂柑专业合作社唐开金介绍,协会将业主们联合起来,集中力量解决技术推广、优化管理、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问题。“这些都是小规模业主很难解决的关键。”


模式创新为产业注入了活力,“僵化地”恢复了生机。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大园区、小业主”和“强组织、优保障”基本格局的形成,大英县柑橘产业构建了“散而不乱、小而不弱、合而不僵、利益共享”的优势,柑橘种植延伸到多个乡镇。当前,该县柑橘产业种植面积近30000亩,年产量约35000吨、年产值近4亿元,受惠人数达12000人,果农年人均增收2300元。柑橘产业已成为该县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大英县委书记胡铭超介绍,县委明确提出了“1+3+6”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其中,“1”是以保障粮油安全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3”就是培育优质粮油、优质中药材、优质柑橘三大主导产业,“6”是建设优质青花椒、优质甜桃、优质柠檬、绿色蔬菜、种养循环、休闲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带。“产业振兴了,乡村才有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


大英县柑橘产业种植基地鲜果上市  黄世涛 摄 .jpg    

大英县柑橘产业种植基地鲜果上市  黄世涛 摄    


柑橘成熟的季节,当地村民在果园务工  黄世涛 摄.jpg    

柑橘成熟的季节,当地村民在果园务工  黄世涛 摄    


融合发展

1+2”“1+3”做强农业


长期以来,大英县依托区域资源,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城”的县域发展路径,经过多年耕耘,工业和旅游业在遂宁市处于领先水平。那么,如何发挥好工业、旅游业先发优势,“以工促农”“农旅互促”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胡铭超表示,大英县要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增产增效。


在大英县蓬莱镇青花椒产业带核心区,记者看到花椒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我们的九叶青花椒,绝大部分都在本地加工成花椒油再上市。”花椒种植基地业主、大英县本土食品企业四川蜀鑫食品负责人潘晓飞说道。


早些年,潘晓飞在成都经营食品企业,他在采购原材料过程中发现大英县种植的花椒品质上乘,又得知当地政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业,遂到大英流转撂荒地种植青花椒。花椒基地初具规模后,潘晓飞发挥其多年从事食品加工的优势,在大英县经开区创办食品加工企业,就地深加工自产的青花椒,生产花椒油。在此基础上,他又在当地发展了肉牛养殖,开发牛肉食品。


如今,潘晓飞以“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有年出栏商品肉牛600头的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和3000余亩九叶青花椒种植示范基地,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青花椒油和以青花椒风味为特色的牛肉食品成为消费者颇为认可的优质食品,通过保鲜技术处理的鲜花椒,一年四季供应成都等地火锅店。


大英青花椒产业辐射蓬莱镇十余个村,带动600余户农户从事种植养殖,吸纳了大批当地村民到基地务工增收。


在大英县,像青花椒产业这样依托县域工业的深厚积淀,规模化、长链条、品牌化拓展,提高附加值、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案例并不鲜见。目前大英县创建了绿色食品49个,无公害农产品19个,全县11家企业及农民合作社的25个品种获得“遂宁鲜”品牌授权。


工农融合的同时,农旅融合的步伐也在加快。大英县柑橘产业基地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开发了鲜果采摘等游乐项目,每到柑橘上市的季节,远近游客闻香而来。同在吊脚楼村,毗邻柑橘基地的绿山微湖乡村旅游也乘势加快设施建设,丰富了餐饮、住宿及划船、垂钓、赏花、观光牧场等休闲项目,每逢节假日,昔日荒凉的园区车水马龙。


大英县青坪村有200多亩桑果园,该村集体经济以此为基础发展僵蚕养殖。僵蚕是一味中药材,也可作为食材。青坪村党支部书记彭名华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生产的僵蚕在完成初加工后,部分销售给药企,也留存部分供应给村里的农家乐。“我们打造青坪村特有的僵蚕美食,吸引游客来村里消费。”同样在中药材上做文章,土门垭村在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同时,在村里打造了中药材主题游学基地,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开展拓展活动。


大英县万亩甜橙基地  张昌明 摄 .JPG    

大英县万亩甜橙基地  张昌明 摄    


筑牢保障

强要素、搭平台做美农村


2020年,大英县蓬莱镇花椒产业种植基地一片花椒树出现枯萎现象,产量大幅下滑,园区技术人员尝试了很多办法仍无济于事。一筹莫展之际,大英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情况,主动联系协调了四川洪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技术援助。


“我们带上设备去对园区的土壤进行了检测,发现是由于杂菌感染导致了土壤板结。”四川洪光农业负责人、农业科技专家代作光向记者回忆道,“因为杂菌潜伏在植株根部,一般方法难以应对。我们用自主创新研发的川龙洪光益生菌技术对土壤进行了改造。”随着土壤恢复了疏松,杂菌得到控制,枯萎的花椒树得到救治,花椒的产量也恢复了正常。


四川洪光农业是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孵化的一家农业科技企业,主要为当地农业产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大英县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熊安勇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大英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我们的‘孵化器’孵化了大批服务农业的企业,为乡村产业做大做强提供配套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上,产业孵化中心除了孵化企业,也根据县域产业结构和业主需求,孵化专业服务平台。大英县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起步早、家庭农场数量多,孵化中心孵化了大英县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家庭农场普遍存在小而分散、需求多元、‘话语权不足’等问题”, 创业联盟负责人吴高双介绍,目前,该平台已聚集了县内经营水果、药材、粮油、畜牧、水产等产业的75个家庭农场成员,联盟主要为成员提供涉农政策咨询、信息咨询、法律维权、品牌推广、产销对接等方面的服务,弥补其发展的短板。


记者在大英县采访发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与大英县委、县政府多渠道多形式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保障,有着密切的联系。


该县正在加大力度强化乡村产业发展基础支撑。围绕“十四五”重大项目储备,积极争取现代农业提升、特色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强镇、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乡村振兴政策资金支持项目,用好用活涉农扶持政策和资金,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形成乡村振兴资本聚集。同时,重点实施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和“美丽大英 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抓好精品示范村建设,凸显大英县地貌、建筑、生态、产业、文化特色,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乡村产业发展蓄积动能。


  本刊记者 彭志萍 黄世涛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