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四川省广汉市自古就有“益州门户、蜀省要衢、通京孔道”的美誉。这里不仅有名扬中外的三星堆遗址,还有集聚油气装备、医药食品、先进材料等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有沃野千里的“天府粮仓”。
作为古蜀文明发源之地的广汉,因“疆域之广,至于汉水”而得名。追源溯流,秦为雒县,唐置汉州;而今盛世,碧水穿城,湿地绵延,历史与现代在这里融合碰撞,向世界奏出最富诗意的乐章。
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 周淼葭 摄
古蜀已远,广汉却近。近年来,广汉市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以新型城镇化统筹引领农工旅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今年4月,广汉成功入选四川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创建方向为大城市周边县城,改革之乡再启征程,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特色优势产业提级扩能
“正在装车的设备是要运往上海港口,然后走海运出口到国外的。”9月6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企业东方宏华公司企业管理部副部长张清在广汉市东方宏华公司总装场地向《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介绍。此外,场地另一侧则是直耸云天的钢铁结构井架,气势巍峨,更有全球领先的陆地钻采设备等陈列在场,令人震撼。
张清说,就在不久前的8月22日,由东方宏华自主研发的超静音智能钻机——乌干达1500HP低排放自动化静音钻机已从广汉生产基地正式发运。这不仅是中国首台自主研发制造的超静音智能钻机,也是国际同类产品中最安静的机型之一。该钻机将从青岛港出发,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抵达非洲乌干达国家森林公园。
东方宏华公司电机车间 广汉市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东方宏华公司是广汉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更是链主企业,从1997年成立之初发展到如今规模,企业历经变革,几经沉浮。及至去年,企业划转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自此步入发展新阶段。
东方宏华公司不仅是四川省第一批高新技术示范企业,还是中国最大的陆地钻机石油钻机制造商之一。“过去我们基本依靠传统的DBS技术生产设备,发展路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有段时间可以说是直接从巅峰坠落谷底。在经过多轮自我变革后,我们吸纳新的资源和革新技术,将制造生产与增值服务结合起来,用高端业务带动公司向多元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张清对东方宏华公司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
服务,是东方宏华公司新一轮效益增长的“秘密武器”。一台大型设备的售出,在客户的后续使用中,将产生可能超出预期的服务费用,包括设备的维护、零部件的更换以及智能系统的更新迭代等。
东方宏华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国际市场,遍布美洲、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俄罗斯等地,目前公司已有1000余台机器在全球作业,占全球钻机总数的14%左右,并且还在逐年上升。制造与服务融合并举,公司在这一领域将有一大片蓝海市场。
科技创新,是该企业的另一“核心武器”。数百人的高素质研发团队,700余项技术专利,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不断革新的技术……这些足以让东方宏华公司迈步领域第一梯队。近年来,该企业研发了多项国内领先产品,推出了首台全国产化自动化智能钻机。不仅如此,公司去年研制生产的1000HP智能地热钻机整机出口日本,这是国产自动化机具第一次打破国外垄断、整机出口到发达国家,标志着我国钻机自动化控制水平得到国际高端市场认可。
像东方宏华这样的龙头企业,对广汉市乃至整个德阳市的带动是显而易见的。据不完全统计,德阳市目前有160多家企业是东方宏华公司的供应商,即便如此,依旧供不应求。张清说,很多大订单都不敢接,因为地方企业的前端供应不上,作为地方龙头企业,他们非常愿意扶持培育周边的企业。
东方宏华公司生产的全球领先的陆地钻采设备 周淼葭 摄
依托于东方宏华这样的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广汉市将实施“建圈强链”工程,重点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在油气装备产业上,广汉实施油气钻采装备攻关工程,以东方宏华、宝石机械为链主,重点发展海洋和陆地石油钻采装备、非常规油气开采工程及装备、页岩气开采压裂装备、井口和井下工具、海洋钻修井设备等产品及在线监测装备产品。同时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智慧油(气)田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集群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服务复合型转变。到2027年,广汉将力争建成中国最大的油气钻采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除机械装备外,广汉市还锚定医药、食品、先进材料、通用航空、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以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大科创引领、园区化承载、数字化赋能、绿色化发展为路径,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重点打造千亿级机械装备支柱产业、五百亿级火锅食品及先进型材特色产业、百亿级电子信息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支撑。
“三星堆+”重塑全域旅游格局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无疑是广汉市最为璀璨亮眼的文旅名片。
7月28日,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等珍贵文物移步三星堆新馆,近600件文物首次和公众见面,多件新出土文物跨坑合体成功,新馆采用了AI算法和裸眼3D技术提升观赏体验。
“新馆展陈面积2.2万平方米,分‘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部分,展出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含象牙雕刻)等各类文物共1500余件(套)。”三星堆景区管委会宣传部部长冉放向本刊记者介绍。
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示范基地 广汉市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如今,许多游客都选择来到广汉沉浸式体验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邂逅古蜀文明。即便不是周末假期,三星堆博物馆里依旧人头攒动,“来之前就知道人多,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多,三星堆绝对是我见过的游客最多的博物馆了。”来自北京的游客钱女士是个博物馆迷,说这话时既有观展的亢奋也有对拥挤人流的无奈。
不可否认,三星堆遗址代表了数千年前的古蜀文明面貌和发展水平,也是同时期长江流域文化内涵最丰富、面积最大的都城遗址。随着新文物的陆续出土展出,三星堆遗址逐渐成为文旅界的新“顶流”。
三星堆博物馆的升级还代表着广汉市文旅品牌的更新。如何把奔向三星堆的万千人流引入到更广阔的区域文旅发展中,成为广汉思考的下一个问题。
人头攒动的三星堆博物馆 周淼葭 摄
广汉市委书记王锐在2023年“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采访宣传活动期间曾表示:“立足新起点,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决策部署,挖掘好、整合好、利用好广汉文化旅游资源,以‘三星堆+’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构建‘四时可游、四季能游、四处宜游’的全域旅游格局。”
同时,广汉市还谋求让珍贵文化遗产与城市共生,把文化旅游发展确立为全市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四川省提出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背景下,广汉锁定建成“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推动实施“文旅提振工程”,出台了系列财政、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创新用地供给模式,统筹调剂用地指标,以优先保障重大旅游项目用地。
为此,广汉市委市政府积极部署,从景点连线、产业强链、场景拓展、环境提质、市场联营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培植新场景、丰富旅游业态,做大“三星堆+”,做强“旅游+”,加速推进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的建设,让广汉市的旅游之路越走越宽广。
广汉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平方公里的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将建成一条古蜀文化风情街,策划一场三星堆古蜀情主题演绎,打造一个主题乐园,最终构建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
与此同时,借助“天府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广汉市亦不遗余力推动文化事业向前发展。举办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大型文艺活动、才艺大赛等,对口碑较好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进行提档升级,联合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打造三星堆特藏书库等。
在推动全域旅游方面,包括加快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着力提升三星堆品牌价值;继续实施易家河坝4A级景区亲水湿地项目及桃花山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此外,对照德阳文旅名村创建任务,围绕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升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目标,全面补齐短板,确保年内完成向阳同花社区、高坪镇白里社区、三星堆镇楠林村等名村打造。
在推动非遗保护上,积极推动“广汉保保节”申报国家级非遗,组织开展县级第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启动县级第五批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做好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的推荐申报工作。
据统计,2023年1—8月,广汉市接待游客963.7万人次,同比增加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11亿元,同比增加33%。
科技赋能凸显乡村振兴活力
“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这是网友在袁隆平去世后写给他的话,也是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展示大厅上镌刻的内容,而与管委会一路之隔的地方,正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9月初,夏日的热浪还未消退,田野中已飘来稻香。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稻田呈现出连片金黄,彰显着广汉 “天府粮仓”的精彩。
“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建基地、强加工、育主体、促增收为抓手,已成为全省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西南地区粮油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引领区。”广汉市连山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黄志坚告诉记者,并指向坐落在稻田中的白墙灰瓦小院落说,“那里就是专家大院。”
黄志坚说的“专家大院”,其前身是小麦专家大院。溯其渊源,时间就要回到20世纪70年代了,广汉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那时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德阳市水稻、小麦专家大院先后在广汉成立,一批粮食生产的先进技术成果在广汉成功研制,并在西南乃至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展到今日,小麦专家大院已成为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广汉)研究院,是广汉市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契机,投资10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包含科研楼及各类实验室、科普馆、专家生活区、农机室和麦田书屋的科研、科普综合体。
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广汉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与此不可分割。广汉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院地、校地合作,把专家请进来,建立“一区四院”农业科研平台,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大学、隆平高科等院所合作建立研发平台9个、博士工作站2个,引进专家团队11个,取得专利40余项,水稻暗化育秧、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水稻无人机直播等技术成为西南地区主推技术。与此同时,培育了一大批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专业组织,有效推动广汉市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农户主动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中。
位于连山镇的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惠民专合社”)正是看中了这一趋势,与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共同出资建成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广汉市农事社会化服务中心,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组织的翘楚。
“育苗、插秧、施肥、植保、机收、烘干……我们全程机械化作业,‘一条龙’服务。” 惠民专合社理事廖成勇说,“我算得上是农三代了,对农业发展的变化太清楚了!和过去相比,最大的变化其实是耕作方式的改变——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景象,在如今已经被机械化、智能化设备和操作方式所取代。”
记者在惠民专合社农机装备中心看到,拖拉机、耕地机、插秧机、无人机、收割机……各种机械设备装备齐全、维护良好,俨然是一家“农机服务超市”。
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是效率提升。“我们既当农机服务者,又是农资推荐家,农户只需要关心‘种什么’,‘怎么种’都由社会化组织完成。”廖成勇介绍,农户可以先在前台咨询,而后工作人员会“一对一”按需进行推荐,再洽谈签订合同,最后等农户回款后再付款。
在黄志坚看来,农业发展已进入了装备支撑、创新驱动、绿色引领的新阶段,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以及随之带来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广汉已初步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记者从广汉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广汉大力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谋划实施城镇化建设相关重点项目147个、总投资1024亿元。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1.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26%。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规上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三位,是四川省唯一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实现“千万百亿”,县域旅游综合实力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建成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市级园区4个、县级园区2个,产业园总产值达150亿元,培育国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7家,“松林桃”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一步,广汉市将深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行动”,以敢为人先的改革创业精神,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持续发力,着力打造四川新型城镇化“广汉样板”。(文/本刊记者 吴志明 周淼葭)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