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中国停车产业正迎来投资窗口期,未来市场机会巨大。汽车销量带来停车位的刚性需求,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保有量在2020年预计将位居全球首位,达到3亿辆之多。按照1:1.5的国际通行车位配比计算,中国大陆需要4.5亿个停车位;国家智慧停车产业政策不断优化,推动着停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仅从缓解土地承压而大力推进的立体车位建设直接投资角度来看,参照发达国家立体停车位10%左右的渗透率,即有4500万车位建设任务,而全国目前立体车位数量不足500万,尚有4000万个车位的市场缺口,以每个立体车位2.5万元投资计算,就会产生1万亿的投资需求。
万亿蛋糕看谁抢先
一个产业离开了资本的参与,难以形成气候,而资本向来对投资机会有着独到的嗅觉。近期智慧停车引发的中国资本大佬一场又一场激烈的PK足以说明一切。前些时候,香港李嘉诚豪掷200亿与内地郭广昌、卢志强等富商竞购荷兰一家在欧洲领先的停车场提供商。这家公司成立于1998年,经营触角遍布欧洲10个国家,拥有6100个停车场,超过83.5万个停车位,共有员工2500余人,年净盈利9090万欧元。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大资本在抢占国外停车资源高地,其真实目标是直指中国大陆停车业这块大蛋糕。
智慧停车投资风口已初露端倪,机遇和挑战同时摆在眼前。首先,机遇源于需求,单是占比10%左右的立体车位建设,就有万亿投资需求,加上90%的其他停车位的投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其次,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首次中国停车大会2017年3月在博鳌面世,吹响了智慧停车市场投资的竞赛哨声,显性机会公开亮相,除了先知先觉者外,留给多数投资者准备时间并不富裕。第三,时机稍纵即逝,中小资本面临大资本跑马圈地的现实,优质资源自然递减,越往后机会成本愈高,形势逼人。
三大挑战必须直面
挑战总是和机遇并存,机遇越诱人,挑战越明显。目前智慧停车投资的挑战大致如下:
挑战一:政策跟进与市场步调的时差。新世纪开始,中国大陆逐步进入汽车生活时代,停车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市民的幸福指数……,停车的市场需求随之狂飙突进;反观政策层面,从1989年至今,仅有相关部委在1989、2010、2015三个年份出台了5份指导性文件,且3份还是2015年密集发出。由此可见,政策与市场匹配度不高。社会资本在停车产业的投资行为中,市场给足了兴奋剂,但政策的护身符一时还难以形成金钟罩,这无形之中增添了投资者的决策难度。尽管直接政策欠缺,但相关辅助政策,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标准、网络安全相关法律、PPP模式新政,需要投资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挑战二:商业模式与资本属性的落差。资本希望快进快出,但智慧停车恰恰是慢工细活的系统工程。社会资本方固然可以采用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情,但无论采用TOT(转让-运营移交)盘活存量停车资源,还是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开发增量停车资源,这之中的运营、移交环节面临的合作难题都无法小觑。只有具备强大的资金后盾、纵横捭阖的协作技巧以及足够的耐心毅力,方能实现资本在停车产业里的避险盈利预期。由于智慧停车项目是公共产品和商业产品的混合体,要最终实现投资回报的全覆盖,一方面需要社会资本说服政府财政为之部分买单;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资本苦练内功,努力实现自平衡。例如需要引入商业地产的操盘手法,甚至还要植入ROT(重整-运营-移交)。不得不承认,商业模式的多样性带来的资本避险的复杂性、资本退出的不确定性,这些都需要投资人未雨绸缪。由于停车市场独特的资源品质,与政府达成合作默契,实现优势互补,这有助于社会资本投资的可靠性。这方面,四川省采用TOT模式运作的资阳市雁江区停车场项目,创新性强,借鉴意义大。
挑战三:政企运管人才配置面的位差。新的产业投资竞赛说穿了还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传统的行当突然面临产业催生的时窗,网罗人才应对挑战意义深远。在城市运营管理人才的配置上,大中城市政府数量与质量强于小城市政府,政府的相关人才数量强于同区域的社会资本的自我人才储备。社会资本介入公共资源的投资和运管,肯定会面临相关人才的供给压力,因此聚集人才是社会资本投资停车产业必须重视的关口,同时提升自有人才的运管水平亦当提上议事日程。根据《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2015年)》显示,“北上广深”4城平均停车泊位缺口率为76.3%,每城至少有超过200万的车辆无正规车位可停。但4城却有近5成停车位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空置率高达44.6%。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现代管理能力、大数据思维和行政经验等等。眼下,一方面政府城市运营管理人才大量闲置,一方面智慧城市及其智慧停车产业人才奇缺,如何用市场方式解决人才资源的位差是社会资本进入这个行业必须研究的课题。
(作者:冯平 职务: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专家、省财政厅PPP中心专家)
下一篇:县域电商进入“标配”模式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