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2年第四期

【县域金融.理论】从资阳农商银行实践 看地方法人银行服务乡村振兴

发布:2022/04/06 17:10  作者:胥进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2年4月刊  阅读量:

[摘要]  服务乡村振兴,既是新时代地方法人银行的天职和使命,也是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难得机遇。本文以资阳农商银行为例,通过自身服务辖内乡村振兴的实践,提出地方法人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资阳农商银行;党建+金融

[作者单位]  资阳农商银行

 

服务乡村振兴,既是新时代地方法人银行的天职和使命,也是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机遇。近年来,资阳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点多、面广的优势,从创新支农服务产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农村产权改革等入手,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发挥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作用。

 

实践与成效

 

——强化“主力军银行”担当。构建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与“三农”客户的对接服务。同时,通过提高普惠涉农指标分值比重,强化网点目标任务考核。目前,资阳农商银行已建和在建农综站有286个,为农村地区办理各类业务490万余笔。

 

——创新信贷产品。一是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产品存货质押贷款,同时为龙头企业提供产业链融资贷款、“税金贷”、“服保贷”产品,也为新型经营主体量身定制“新芽贷”“农担贷”等。二是针对资阳市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配套研发了三大系列信贷产品,率先对雁江区首批试点宅基地有偿退出项目授信4900万元。

 

——大力推行智慧金融服务。一是全面构建“便捷申贷+智能服务”。截至2021年末,该行“蜀信e·贷”授信4728户,金额5.46亿元,累计投放贷款5.47亿元。二是与雁江区政府签订银村直连合作协议,投资搭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三是投资建设“一卡通发放监管系统”。上线以来累计代发各类补贴资金942万人次、26.19亿元。

 

——增强普惠涉农服务力度。通过建立政银合作机制,广泛开展融资对接扩面提质行动,精准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21年末,已成功对接149户,发放贷款9157.64万元。

 

对策建议

 

——牢固“党建+金融”一个基础。一是加强全面组织领导。地方金融机构应分别与区、镇、村三级乡村振兴工作部门建立协作工作机制,推进“双基共建”模式,增强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二是搭建银企对接交流机制。针对辖内农业项目、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等建立产业项目库,实行名单一一对接制。三是共育共兴产业发展。地方金融机构以推动资阳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发展为先导,积极支持生产经营类、服务创收类、乡村旅游类项目,合力把资阳打造成成渝双城的农产品“输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

 

——坚持两种思维。一是坚持系统思维。引导农村客户提高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基础;积极支持农村产权改革,解决农村产权流转难、处置难问题,推进农村产权融资发展;强化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发挥融资担保增信功能、增强经营者保险意识;优化完善支付和服务渠道。二是坚持跨界思维。探索“银行+政务”“银行+电商”“银行+快递”“银行+医疗”等跨界模式,提高乡村振兴综合服务水平。

 

——破解三个堵点。一是倾斜资金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政府层面,单设乡村振兴专项贷款资金、设立财政奖补专项资金、建立政银担增信机制。银行层面,从投向和投量上优化结构,把金融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到“三农”“两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薄弱地区。二是加快农村产权改革,释放发展动能。政府层面,扩大农村产权融资范围,加快推进农业土地规模流转,助推土地资源“转得动”。银行层面,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抵押贷款产品,提高贷款额度,延长信贷期限。三是加强人才培育,激活乡村振兴引擎。政府层面,坚持引、培结合,一方面,通过加强政策配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加强本地农村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大力培育乡土专家和新型农民。银行层面,建立金融人才融入机制,选派支行行长、客户经理挂职镇、村干部,精准掌握金融需求;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客户经理队伍;深化金融联络员机制,强化与农民链接。

 

——聚焦四大板块。一是聚焦“产业兴旺”增产能。大力支持柑橘种植、柠檬种植、小龙虾养殖等资阳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创业青年等发展壮大。二是聚焦“生态宜居”添势能。围绕资阳市“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加大对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持,全方位助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三是聚焦“生活富裕”抓服务。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扩大农村教育、医养、旅游等消费贷款范围。四是聚焦“乡风文明”强动能。积极参与中和小龙虾节、丹山荷花节等地方乡村振兴活动;通过支持模范人物、乡村致富带头人等引领乡村社会新风尚;结合“整村授信”工作,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胥进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