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8期

【谈发展】加快建构道孚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布:2024/08/02 12:20  作者:李军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8月  阅读量:

道孚县处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农牧业基础及丰富的藏医药资源,“一廊九园三基地”的产业布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产业规模发展受限、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结构中游链接薄弱以及产业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仍然制约着道孚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道孚县需要制定具体策略,包括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与城乡融合发展、强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赋能等,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总结典型经验

 

现代农牧产业走出融合发展新路径。“一廊九园三基地”的产业布局覆盖面广、成效性大,产业园区建设带动73个村农牧民增收,涉及人口585518713人。以美德蔬菜现代农业园区为例,2022年,园区的土地流转费用达600万元,当地农牧民务工收入达到1800万元。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引进企业进驻,不仅提高了农牧业的产量,而且强化了加工业,提高了农牧产品附加值。部分产业园区如三产融合的油菜花产业园区,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目标吸引物。

 

清洁能源产业构筑多能互补发展新格局。引进华能、三峡、华润3家企业建设亚日“1+N”光伏电站项目,正在建设的3个项目总功率150万千瓦,总投资78亿元。下一步配套康玉高速还将建设两批光伏项目,第一批180万千瓦,第二批150万千瓦。推进庆大河格拉基电站、拉曲河电站、木茹河电站、牙村和大揽村电站、沙冲电站等中小型水电站建设。八美至新都桥500千伏通道和川渝环网正在加快建设,以水电为支撑,光、风等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生态旅游产业形成乡村振兴赋能新模式。围绕“一带一圈两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持续稳定的县域内外环线游。投资4000万元,完成龙灯草原牦牛产业基础建设项目、龙灯牧旅文化体验区项目;投资600万元,推进白日山、玉心天成、银恩花海、玉科观景台等网红打卡点打造;通过丹道线美丽乡村景观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带动19个乡镇(包括33个重点帮扶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打造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宜旅宜居的旅游城镇和特色旅游村寨,逐步形成以全域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道孚模式。

 

破解主要问题

 

产业规模发展受限。道孚县处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有着严格生态红线,以及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禁令限制,农业种植难以规模化,产品数量和市场规模有限。农特产品加工园区用地还需调规,一部分进驻企业没有CS认证,只能代加工。旅游产业配套也存在用地红线的问题。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道孚县农牧产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传统工业特别是砂石产业比重过大,旅游业还存在人气高、消费低的问题。此外,缺乏科技创新动力,产业链结构中游链接薄弱,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有待增强。

 

产业管理条块分割。现代农牧业园区建设、清洁能源项目推进、全域旅游规划实施,都存在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如果不能形成合力,工作效率将大打折扣。还有企业管理跟政府管理、园区与园区之间的管理协调,都需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优化发展策略

 

加快建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拓展提升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以万亩油菜花为基础,完善生态康养休闲游憩、健步健身、自然疗愈等健康主题旅游业态。以百里牦牛牧场为基础,完善草原牧歌、星空帐篷、雪山温泉、森林徒步等自然主题旅游业态。以亚拉雪山及高原雪景为基础,推进冰雪旅游与民俗节庆、非遗活动、体育赛事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冰雪旅游业态,创新冰雪旅游产品。以墨石公园和鲜水河大峡谷为基础,发展地质公园旅游,以数字科技赋能地质公园旅游提质升级。二是提质增效生态农牧业产业体系。在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打造区域品牌、争创国内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升区域生态农业产品附加值。在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上拓展加工业,有针对性地引入高科技加工企业,抢占科技赋能生态农业的高地。打通道孚县生态农牧业种养、加工、销售良性循环的关节。以生态旅游带动特色农业产品销售、体验消费、个性化产品定制服务等,提升生态农业产品文旅附加值。三是构建完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探索“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模式,构建清洁能源“1+N”产业体系。优化清洁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管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利用光伏新材料提升发电效能,促进清洁能源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完善重大项目属地化的服务和管理体系,让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提升能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与城乡融合发展。一是产村融合。以现代农牧业园区特色产业带动农牧民自主经营产业,优化“园区+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机制,探索土地入股、效益分红等有弹性的投入及分配制度,提高9个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务工及产品统购统销的结算效率,为产村深度融合注入活力。二是产镇融合。抓住产业下沉的机遇,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4个片区的产业配套设施,融合产业功能与城镇其他功能,防止产业“空心化”和“悬浮化”。八美镇、玉科镇等旅游中心镇着力于完善吃住购娱等要素功能,鲜水镇、亚卓镇等文化中心镇着力于培育“商养学奇情闲”的新要素功能,加快要素融合和产镇一体化。三是产城融合。道孚县城是行政管理的中心,也是文化经济的中心,承载了文体旅商的综合功能。完善道孚县“藏民居艺术之都”的地图、标识及博物馆展陈,出台道孚县民居艺术保护与利用的指导意见、管理及评估办法,提升道孚县民宿产业的文化和艺术品质。整合藏民族传统歌舞演艺、民俗文化及非遗美食,开发道孚县城特色主题夜游项目,以文旅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充分展示道孚县城市魅力。

 

促进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旅游景区与周边村镇旅游景观的协调。政府协调墨石公园开发经营企业将小墨石公园纳入整体规划与开发,一方面可以协商解决旅游企业新项目用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满足卡玛村吃旅游饭、分享旅游经济红利的诉求。二是现代农牧园区与村集体产业及农牧业散户的协调。深入开展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清洁能源与项目地乡村社区发展的协调。委托专业团队开展清洁能源“农光互补”“牧光互补”和“1+N”模式专题研究,论证具体项目的可操作性,并跟进动态评估。“1”是清洁能源,“N”则是富民项目,依托清洁能源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道孚县清洁能源“1+N”项目模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推广,打造道孚县对外开放合作的闪亮名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李军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