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以农民可持续增收为目标,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增进干部群众思想共识,强化专业人才支撑,建立科学质量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乡村振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近年来,全国各地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全国村集体经济组织超过100万个,经营范围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但各地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也面临着经济利益权属不清、干部群众对集体经济认知有限、专业人才缺乏、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等困难。因此,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形势下,必须破解难题,优化路径,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实收益分配制度
明晰集体资产产权权能。赋予乡镇和村更多的自主权,做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乡村各类土地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地位;探索由村集体系统整合承包地、撂荒地、闲置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土地资源,实行村统筹规划、整体利用、一体开发。同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围绕农村集体产权流转、抵押、担保、继承、有偿退出等深化改革,拓展村集体资产产权权能。
科学设置集体经济成员利益分配比例。适度提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益分配的比例,资产再积累、成员收益分配、村级公共服务等分配办法要与全体成员共同协商,让利益分配真正体现农民意志。分配机制要有利于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公积金发放福利的方式满足新增人口的分红需求,以平衡利益矛盾。
规范集体经济组织“三会”建设。健全股东(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 “三会”选举和运行,落实人事任免、成员变更、投资决策、资源资产转让等重大事项须由成员(代表)大会民主商议、民主决策的制度,确保重大事务公示公开。推行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分设,厘清村“两委”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责、人事、财务等边界,避免理事会成员与村“两委”成员完全重叠。赋予村集体经济组织更完整的经济功能,使其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中剥离出来。
完善多元监督机制。加强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完善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年度清查等管理制度,实行村集体财务的定期审计、离任审计制度。推行县乡两级通过信息化平台对村集体的大额支出、负债、资产状况等进行动态监管。
增进思想共识
提高村干部思想认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组织现代农业生产和市场经营的知识培训,帮助村干部理解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乡村振兴、农民共同富裕的积极意义,掌握未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增强村干部的主动担当意识,让村干部在集体经济发展中起到带头作用,保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村庄落地落实。
多形式开展村民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印发宣传册、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宣传等形式,向全体村民宣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传统集体经济的区别、对村民的价值,让村民消除疑虑,增强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解和认可。同时,开展乡村文体活动或者院坝交流会,增进村干部与村民互信,拉近邻里关系,凝聚齐心协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共识。
强化人才支撑
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发挥本地致富“能人”、德高望重“乡贤”的带头作用,用乡情乡愁感召、利益纽带联结、村干部选拔等举措吸引精英人才留乡,鼓励退休干部和复员退伍军人回村。进一步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建立本地人才库,重点关注本地在外具有成功创业经历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员,引导他们返乡发展。同时采用技术入股、项目入股和合作研发等方式吸引外地人才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
完善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充分利用夜校、党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等平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主动与职业院校、高校、农业服务机构合作,推动人才进村,让城市治理理念和专业技术下乡入村;建立村企合作机制,定期组织乡村人才到企业锻炼、到集体经济建设先进地区交流学习;邀请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地区人员前来现场指导。
加强人才要素保障。为乡村专业人才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健全人才进村工作补贴、交通补助、困难资助等机制,保障进村发展集体经济人才的基本报酬、绩效奖励不低于城市同等水平。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按照集体经济新增效益和本人贡献大小领取相应报酬,同时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对村干部选拔、表彰、评优的重要依据,营造关心、重视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创新发展模式
区域联建联营,发展混合型经济。每个村庄都要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历史基础和发展环境,高效利用村庄独有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农耕文化等优势,探索相邻区域村庄之间的合作联营。这种联合经营,既可以是在行政区域范围内建立多村联合发展平台,经济组织统一运营,也可以以产业为边界,根据产业规划布局和发展需求,引导集体经济组织横向协作,还可以跨市、县、乡、村抱团发展模式,以集体经济先导村带后发村融合发展。
发展投资型集体经济。对于资源匮乏、人才缺失,难以进行内生发展的后发村,可以组织多个行政村抱团,把抱团的集体资产以参股的形式投资到发展条件优越的村庄,由县乡政府引导或社会资本推动,资金向低风险领域聚集,项目再由专门的投资公司负责经营管理。
发展服务型集体经济。一是外生型发展模式。通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依靠县、乡政府发包道路养护、绿化工程、物业管理等简单的市政工程项目获得稳定收入。这种模式本质是把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转化为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性收入。二是内生型发展模式。通过村集体协调村民与乡镇政府、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资源,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引进新型生产技术和设备,为村民提供生产性服务。如村集体利用政府扶持资金成立农机合作社,允许村民和各经营主体以资金、农机、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合作社,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烘等生产性服务,合作社成员按股分配收益。
发展经营型集体经济。对于交通和资源条件、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可以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绿水青山+乡村文化+产业支撑”的经营型集体经济,发展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宿康养等休闲农旅新业态。
需要指出的是,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还要制定涵盖基础制度架构、内部治理机制、收入结构和水平、农户参与和受益度、发展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内容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质量评价体系。并以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进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评选、重点项目安排、镇村干部履职履责等考核,从而引导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