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龙泉驿区位于成渝发展主轴,是成都城市“东进”桥头堡,近年来,始终围绕成渝协同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龙泉驿区催生了重大机遇,带来了诸多现实挑战,同时也赋予了龙泉驿区新的时代使命。在新的战略背景下,本文从持续建优“东进”桥头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务实推进区域合作、深化拓展战略开放通道等方面对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行思考,提出相关举措。
助推成渝相向发展的具体实践
深入开展成渝地区区(市)县合作。2011年,重庆大足区、璧山区以及四川省简阳市、龙泉驿区等7个区(市)县共同发起成立成渝直线经济联盟;2018年,龙泉驿区将“成渝直线经济联盟”扩展为“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成员拓展至12个,并成功举办2018年首届联盟年会,各区(市)县达成了《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龙泉驿共识》,现场签署了《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和6个专项合作协议。2020年,与重庆经开区签订《成都经开区、重庆经开区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围绕汽车产业建链强链、构建成渝汽车产业协同配套体系等方面开展合作。
深入贯彻落实成都“东进”战略。坚持产业东进、功能东进、环境东进、人才东进“四个东进”,以龙泉驿产业功能区、成都中法生态园等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加快构建“一主多元”现代产业体系;以东安新城建设为抓手,抢抓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机遇,加快布局城市重大功能项目;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为支撑,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持续夯实生态本底,加快推动中央绿芯生态价值转化。坚持“三个统筹”(统筹产业布局、统筹基建配套、统筹招商促建)、“四个协同”(产业协同发展、项目协同招商、资源协同保障、环境协同营造),支持简州新城高点起步高位建设。
主动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深入开展成资合作,与资阳市雁江区建立合作关系,组建了合作领导机构,形成“1+3”合作框架,共同编制龙雁合作规划;深化成德合作,与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合作关系,重点围绕汽车产业开展合作。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思考
持续建优“东进”桥头堡,全力唱好“双城记”。一是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深入落实省市关于和重庆合作的重要部署,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策划实施一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二是深化成渝区(市)县合作,依托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加强与川渝区(市)县在整车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配套等领域合作,推动共建成渝汽车产业生态圈。三是深入实施“东进”战略,深化与成都东部新区战略合作,加快打造东安新城,推动“一场三馆”、东安湖体育公园建设和东安湖CAZ片区综合开发,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新支点。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成都做强主干支撑。一是做强先进制造业产业支撑。加快推进先进汽车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持续做优做强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二是提升创新能力支撑。系统谋划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持续推进五项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汽车智创活力港等高品质科创空间,加快引进植入高能级研发创新资源要素、共享式研发服务平台。三是做强公园城市支撑。进一步深化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布局,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务实推进区域合作,实现协同发展。一是主动融入环成都经济圈建设,深入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部署,深化与德阳经开区、东部新区、雁江区等地区合作。二是加强与省内市州合作,强化与宜宾临港经开区、广元经开区、南充市嘉陵区、攀枝花市东区等区域合作,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协同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切实提高合作成效,严格筛选合作区域,慎重签署合作协议,避免开展无实质内容的区域合作,在开展区域合作时深入研究合作双方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区位条件,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聚焦具体的合作领域和可操作、可落地、可预期的合作项目开展合作。
深化拓展战略开放通道,构建对外开放合作体系。一是持续建优开放平台,抢抓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提升机遇,大力争取省市管理权限下放,积极申报创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平台,加快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服务基地(汽车及零部件),提升公路口岸通关功能,压缩进出口通关时间。二是持续拓展四向通道,积极融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推动实现南向成都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货运班车稳定开行,拓展“一带一路”西向北向铁路运输网络,引导区内企业通过“东蓉欧”快铁开展进出口业务,持续深化与宜宾、泸州等东向港口合作。三是加快发展多式联运,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推动中国西部汽车物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建设,推动跨区多式联运体系共建,扩大与欧亚大陆、东盟各国经贸往来。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发展和改革局 潘明辉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