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1第六期

【调查研究】德州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对策

发布:2021/06/08 15:56  作者:王桂荣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1年6月刊  阅读量:

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成长速度、高技术含量、强带动效应等特征,是技术进步和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发达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德州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断提质增速,亮点纷呈。

 

德州现代服务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德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德州地区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格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针对服务业的投入也逐年加大,1999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8%,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转变。


近十年以来,服务业的单位数量和人员数量不断加大。据德州市统计局统计,服务业法人单位数量从2008年的2.36万个增加到2018年的5.6万个;从业人员由2008年的43.2万人增长至45.3万人,增长了4.86%。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伴随着服务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服务业所带来的经济增量也不断加大,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不断趋向优势化发展。2018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47.4亿元,比2008年增长2.6倍。近几年“互联网+”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养老等一些现代服务业悄然兴起,成了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主要力量。


德州市现代服务业运行现状。第一,德州市现代服务业总量规模逐步加大,成为带动德州市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第二,从行业发展的结构来看,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态势旺盛,特别是房地产服务、金融服务、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占的比重比较大,为64.4%。第三,从营业收入指标来看,2019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增长趋缓。(见图1

 

1623138934119786.jpg    

图1  2019年1-8月德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变动    


德州现代服务业转型与升级问题


现代服务业结构不太合理,仍以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缓慢。从德州现代服务业纵向结构来看,服务业总量呈上升趋势,但与服务业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服务业发展结构来看,德州市发展业态还是以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据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近一半。据统计,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业31家,2018年发展到294家,是2012年的9.5倍,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53.5亿元,是2012年的4.8倍,实现了质的飞跃。交通运输业单位数量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37.55%,营业收入占全部的53.5%。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发展较快,19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29.2%,连续4个月增长。这反映出交通运输业、仓储等传统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仍然唱主角。而与国家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例如商务服务、工业信息服务业、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电信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对服务业等未来发展和总量提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服务业提质增效的一大短板。


现代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均衡。德州市近几年以房地产服务业发展较快,但房地产服务业主要以大型企业为主体,行业集中度太高,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比重28.4%,远高于其他行业占比;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低,分别占比1.3%8.9%。从增速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行业增速均超过20%;而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不足10%。据统计,20191-8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基本呈现逐月回落、同比下降的趋势。1-8月,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0.21%,增长速度趋稳,整体运行情况不容乐观。(见图2

 

1623138970352991.jpg    

图2 2019年1-8月信息传输等行业增速    


高端服务业发展薄弱。一是对服务范围和辐射半径较大的中高端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不够。二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较为薄弱。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及税务、广告、会展及咨询等专业服务业规模较小、发展相对不足,影响服务产业链的延伸和规模的扩展。三是科技服务、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科学技术服务业规模偏小、资源不足,缺乏高层次科技人才,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对新兴服务业引领作用不强。2016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低速增长,仅增长9.8%,在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中增速处于较低水平,仅占现代服务业的1.3%,比最高的房地产业比重低27.1个百分点。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策建议


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一是积极培育新动能产业,不断完善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调动内力开始,积极为企业创新的思维寻求解决企业发展,突破瓶颈的措施办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破除传统模式,破除窄小格局。二是加快传统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优化传统服务业的行业结构和组织结构,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企业发展水平。三是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先发展行业,尽快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科学筹划德州现代服务业的布局,确立现代服务业的定位和发展重点,形成符合德州功能要求和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是制造业乃至整个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具有专业性强、产业融合度高等特点。结合德州市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阶段和水平,根据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布局和服务需求,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制造业集聚区分布,鼓励企业发展系统总集成总承包、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融资租赁、检验检测、节能减排等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


积极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等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狠抓落实“惠民生”工程,深挖与民生相关的服务行业潜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层次,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满足人们更高身心健康与快乐需求的服务业,通过提升生活服务业发展层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协调促进产业融合,积极促进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注重用服务业改造传统制造业,促进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为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大力培育新型产业发展,推动业态创新,促进科技、信息、旅游、物流、金融、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将旅游业与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休闲经济、健康产业及扶贫攻坚、农家乐等相融合,打造成具有本地独具特色的鲁西北亮丽风景线,使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二是推进“互联网+”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与工业、金融、商贸、通信、旅游、物流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等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密切关注未来消费市场需求变化。现代人生活观念的转变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9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将会对体育、健身、美容、医药、娱乐等新兴消费产生巨大需求,提前布局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使其成为今后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一大亮点。


提高企业技术含量,人才培养先行。现代服务业是以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源作为主要投入要素的产业,要将德州市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密集型,这就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服务业专业人才,根据不同领域人才的特点分类制定引进开发计划;要加快推动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开展组织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技术创新;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依托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逐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服务业双向开放,逐步打破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服务业的“隐性天花板”,为服务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服务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技术服务业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重视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自身培育和引进相结合尤为重要。第一,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现有规模企业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第二,加快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市场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同时通过有力的措施吸引、留住、用好人才,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合力。借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与服务业制造化发展双向融合。加快引导大中型制造企业将生产流程中的非核心但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服务环节从原企业分离出来,向社会提供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以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为引领,逐步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推动德州市制造业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变,从出售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变,以基于服务为核心的制造与服务融合,进而实现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场占有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目标。


着力转型升级是强化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德州市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和发展的理念,着力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的发力点和着力点,现代服务业已逐渐成为德州市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山东华宇工学院 王桂荣

(基金项目:德州市现代服务业软科学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