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1第六期

【县域金融】互联网下 商业银行的现状、危机与创新

发布:2021/06/08 16:16  作者:黄飞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1年6月刊  阅读量:

伴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兴起和互联网革命的到来,世界经济格局与经济体制在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影响下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工智能到量子通信,从大数据分析到云计算推演,无一不推动着金融环境向着更稳定、更透明的方向转变。同时,这些转变给传统金融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本文基于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着重分析商业银行的现状,针对性地探究其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并在此基础上,从服务对象、服务模式、风险控制、数据积累四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在信息时代所要进行的创新与改革,以期形成一个稳定、有序、经济、健康的发展循环。

 

商业银行是平衡国民经济的重要砝码,是抵御系统性风险的必要载体,商业银行的平稳运行与否,关乎社会就业、储蓄调节、利率调整等重大问题,因此,面临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新型金融模式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如何根据所处境况和所受冲击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进行自我转变与自我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

 

商业银行的现状


主营业务收入降低。互联网的快速成长,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而诸如微信、支付宝与各种微贷平台,则是商业银行近几年来发展势头猛烈的竞争对手。由于这些新兴金融机构在利息收益、借贷成本上的巨大优势,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客户,加速了银行资金的流出,从而大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随着各新兴金融机构对资金掌控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商业银行正逐渐失去其以安全、稳定为特征的竞争优势,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资金向竞争对手一方的倾斜。


服务模式趋于老旧化。近几十年来,相对于银行客户,商业银行始终处于一个资金支配的优势地位,在经济环境稳定的前提下,保持着较为传统的服务模式,从事着相对固定的服务类别。随着互联网金融革命浪潮的到来,这种稳定的环境被打破,商业银行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面对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客户有了更为宽泛、更为优良的选择,从而脱离了对商业银行的依赖,这就导致了其职能被弱化。


资金回流风险加大。金融机构类型的爆发式增长,造成了金融市场鱼龙混杂,而商业银行作为国家授信监管的企业,或被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利用,非法弥补其自身资金的空缺,甚至存在欺诈、骗保等问题。此类现象的增多,加大了商业银行的负担和经营的风险,导致其资金回流出现纰漏,影响其正常的发展,加大其革新的阻力。

 

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


商业银行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有观点认为,商业银行专业工作人员的面对面交流与服务,难以被互联网金融所效仿。另外,从短期角度讲,由于市场监管尚未完全成熟,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仍将保持。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商业银行在技术层面易受到冲击,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线上容易被颠覆。


技术层面。交易效率方面。大数据技术被新兴金融机构的大规模应用,提升了其处理数据、筛选信息、评定风险的能力,而商业银行在这一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这就导致了其交易效率的落后。受此冲击,商业银行会流失部分客户,进而削弱其盈利和服务能力,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转型与发展。


资源配置方面。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体系的主体,受到了极其严格的监管,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失去了部分经营上的独立性和主动权,甚至出现了违背需求基本规律和逆向选择的问题,从而使资源配置和调控失去平衡。而互联网金融下各新兴金融机构灵活度较高,受自我调节和市场调控的力度大,促使其配置资源更加的合理,这就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压力。


后发潜力。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行业,其盈利模式和各服务类型趋于固定,其转变与创新滞后于其他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金融机构。在数据与信息成为可用资源的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以阿里、腾讯、小米为代表的新兴企业成为商业银行最大的竞争对手。同时,随着我国企业向着科技为主导方向的转型以及各项政策的支持,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有着愈来愈大的发展潜能,发挥着愈加明显的陪伴效应。这打破了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营造了多家同台竞争的激烈局势。

 

商业银行的创新


服务对象。商业银行在其处于垄断地位的时期,我国经济水平尚未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社会资金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中,因此,商业银行更多的是吸引住头部客户,把握住头部客户手中的资源。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整体的提高,社会资金开始流向尾部,长尾客户占比日益增大,新兴金融机构则利用商业银行“重头轻尾”的固有思维,成功打开了市场,建立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在互联网背景下与新兴金融机构的博弈,首先应放在服务对象的创新上。商业银行应顺应客户需求,对客户按照一定标准重新分类,在不失去头部客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吸引长尾客户,并根据不同层次客户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将客户推置于服务的中心,增强客户黏性,重建客户依赖。


服务模式。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三大业务的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因此,商业银行关于服务模式的创新已然成为当务之急。时下,随着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理念的推出,各个金融机构先后将其纳入自身的理论体系。因此,商业银行欲在竞争中不落窠臼,须把握住上述理念,根据内在特点,利用潜在优势进行创新。例如,商业银行可逐渐向开放银行进行转型,着重利用APIKPI等技术,实现数据与服务的共享,转变服务模式,建立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圈,开辟新的思路,促成良性循环。


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下先进科技与金融机构的冲击中,其经营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因此,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上的创新是决定其良好生存的关键。有观点表明,商业银行可自建自有科技,对风险进行筛选排查,然而,此种方式所耗费资金较大,尤其是在专业化科技公司技术相对成熟的前提下,自建科技的性价比大大降低。针对上述问题,商业银行可在部分非核心领域,与现已建设成熟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将现有技术运用到银行业务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中,利用较少的资金,发挥最大的功效,保证交易的安全。


数据积累。大数据的盛行,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各金融机构对社会人群间复杂关系和关联的强烈需求,而日益多样化的人群活动、交易明细,也必然需要大数据技术作为其分辨、处理的支撑。商业银行在对数据积累的创新上,应从实地调查、现场审计的繁杂工作中剥离出来,利用好互联网的联通性和先进技术的高效性,从客户偏好、交易行为、历史活动等提取有效数据,建立自有数据库,并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从而达到利用数据进行资格评估、开展实际工作、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核算成本的目的。


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商业银行在压力和竞争面前,利用好现有技术为其革新带来的强大推力,维护好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和职能,必然可以妥善解决好所面临的困境,这对我国整体经济环境的稳定和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利好,其前景必将广阔,其成就必将卓越。


(作者黄飞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