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10期

【谈发展】新质生产力促宜宾民企雁阵培育

发布:2024/10/08 15:58  作者:中共高县县委党校讲师 夏江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10月  阅读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推进创新的重要主体。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2023年下半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引导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动能,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

 

2024513日,中共四川省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为培育壮大本土民营经济,宜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目前,宜宾市民营经济实现回升向好发展,但仍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供需不匹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员工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迈步新征程,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以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为着力点,以新质生产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堵点。要认真落实好四川民企雁阵培育五年行动计划和民营企业雁阵培育工作方案,凝聚各方力量,为民企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好各类惠企纾困政策,通过发展壮大、引导挂牌上市、强化要素保障、落实财税政策、夯实人才支撑、完善服务体系等措施抓手,扎实开展宜宾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雁阵培育行动,加快形成“龙头领军企业+优势骨干企业+快速成长企业”的雁阵企业群,为宜宾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育领头雁企业,带动群雁应对挑战

 

一是科研机构引领民营企业发展。培育领头雁企业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如利用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这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宜宾市可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等高水平专家的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和创新。利用科研机构培育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雁企业,并为其他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引领。

 

二是形成民营企业产业生态环境。宜宾民营企业领头雁企业应当与晶硅光伏、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等相关产业形成紧密产业生态圈。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三是推动民营企业技术交流合作。积极培育领头雁企业,领头雁企业要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创新先进企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使技术创新,加速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带动本地企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振创新信心,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一是制定政策,提振企业创新信心。要采取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提振企业创新信心,激发其研发活力。政府给予企业研发补助,政府要制定明确的“企业研发”和“企业研发投入”标准,将企业研发投入纳入考核范围。企业研发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而“企业研发投入”是企业为实施研发活动实际发生的全部经费支出。政府给予企业研发补助额度根据研发投入的增量采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例如某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在1000万元范围内时,可以按照增量3%的比例给予补助。当研发投入增量超过1000万元时,则按照增量1%的比例给予补助,但是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并可以对研发投入增量贡献较大的企业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予以优先支持。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又能激发研发人员积极性,鼓励企业更多地投入创新领域,提高整个市场的竞争力。

 

二是校企合作,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高校结合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才培养的作用。通过“城市围绕大学建”的思路,积极推动宜宾大学城建设,吸引更多像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学校入驻。截至目前,宜宾市已与18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15所高校签署落地协议,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宜宾学院作为宜宾本地的重要高校,在产学融合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院近年紧密结合宜宾市产业发展需求,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了多个特色学院,如川茶学院、中德工程学院等。通过校企合作,学院建成了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截至20236月,宜宾学院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较上年提高了11.34%,其中73.4%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四川,23.6%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宜宾市就业,这反映出学校的教育培养与地方经济需求的紧密结合。

 

三是引进人才,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制定一系列政策,不断引进各类人才,同时完善基础设施,让人才能够留下来。通过引进人才,宜宾市已建成了多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如白酒、新能源、页岩气、川茶等,以及19个产业研究院,如宜宾四川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校企共建科研及人才培养平台达到246个,建成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0个。此外,宜宾市的高校与企业还签订了794项技术服务合同,孵化企业达到106家,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1102项,获得授权专利857项。这些成果体现了宜宾市高校结合产业,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培养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以高校要结合产业发展,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民营企业

 

一是精简行政审批,提高服务水平。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间,减少繁琐的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要加强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避免企业因跨部门事务而遭遇的难题。要建立更加规范的市场监管体系,强化执法公正性,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积极推动政府与企业签订合同,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加大信息透明度,政府可以建设在线平台,提供企业注册、审批进度、政策解读等信息,方便企业获取所需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二是建立机制,发挥主体作用。政府要建立投诉举报机制,让企业有渠道反映问题,及时解决困扰企业的问题。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可以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如土地、用电、人才等方面的困难,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鼓励市场主体参与政策制定,听取民间声音,形成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

 

三是做好保障,树立服务意识。政府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将民营企业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主动了解企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通过这些努力,宜宾市可以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质量,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推动其在新时代蓬勃发展。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