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作为典型丘陵县,四川省威远县在乡村建设中,以提升特色产业为基础,以改善农村面貌为重要突破口,一体化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强化农民参与、壮大集体经济,为丘陵地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 丘陵地区;和美乡村;威远县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
丘陵地貌面积约占四川省的12.9%,但常住人口却超过全省的三分之一,人地矛盾尖锐;要素净流出、资源分散化、产业升级受限等问题明显。因此,丘陵地区县域是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薄弱区域。威远县地处四川盆地中南部,是典型丘陵县,其在乡村建设中结合县情农情,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做法值得其他丘陵地区县借鉴。
丘陵地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共性挑战
村庄人口空心化与居住形态分散化并存。丘陵地区是农村人口空心化最严峻的区域,大量人口外出,乡村活力下降,社区凝聚力减弱。居住形态分散化又进一步导致村庄集体行动开展难,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配置难度大、建设成本高。
人地矛盾尖锐与乡村土地低效利用并存。人均耕地面积小,耕地碎片化严重,普遍是以传统小农户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大量土地粗放经营或撂荒。同时,因政策限制、吸引投资困难、资源分布零散等因素,存在大量闲置的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工矿用地等建设用地未得以合理利用。
农业产业链条短与社会化服务不足并存。产业连片化、集群化低,导致延伸农业产业链既缺乏龙头企业的有力牵引,也缺乏解决区域性产业共性瓶颈的有效利益驱动,“初级生产在丘区、加工和销售贴牌在异地”现象较普遍。小农户占比大,导致社会化服务主体难以与需求方达成交易共识,社会化服务成本高、效率低,服务组织成长慢。
社区价值认同与农民参与度不强并存。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外流,加上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传统互助精神和集体意识逐渐淡化。因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平原地区、居住分散等,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和能力不强,加大了乡村建设难度。
威远县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创新探索
威远县在乡村建设中,以提升特色产业为基础,以改善农村面貌为重要突破口,一体化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强化农民参与、壮大集体经济。
以循序渐进的推进机制构建为路径,确保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突出力量整合、循序渐进,增强乡村建设力度和有序性。一是部门协同、资金整合。组建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推进会、调度会等,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原则,2023年以来,累计整合资金3.2亿元,集中投入高标准农田、水利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关键领域。二是示范先行、梯次推进。创建民富村、黄石村等先进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再梯次带动周边乡村跟进。以农村风貌建设为突破口,以编制3个目标镇、7个村级片区的国土空间规划为“先手棋”,稳步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优化、乡村治理提升等多领域深化。
以农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导向为基础,强化乡村建设高效实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弘扬公序良俗,激发农民参与热情。一是构建农民自筹自建模式。探索财政投一点、社会资本筹一点、受益农户出一点“三个一点”模式,以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工资收入代替直接财政补贴,弥补农户资金缺口,推动农民自发投资投劳参与风貌整治。创新设立项目理事会,让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整治的规划、实施及监督全过程。二是构建农民互帮互助机制。整合党员、志愿者、返乡农民工等,创建“乡里乡亲帮帮队”,形成专门负责建房工匠、红白喜事服务、农事援助、矛盾调处等小队。实行“邻里守望”机制,开展留守老幼关怀工作。
以适度规模的经营模式创新为重点,促进农业质效不断提升。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升级增效。一是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经营权有序集中并重。通过整村推进、村组参与等方式,2023年完成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获评全省农田建设工作突出单位。同步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以及村集体预收储等方式,实现“小田并大田”,从而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坚持规模经营模式创新与强化规模理性并重。探索“撂荒地整合+规模化种植”的集体自营模式,“龙头企业负责土地流转、前端农资与末端营销+小业主分包管理”的托管经营模式等,促进粮油和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构建销售网络、密切生产主体之间合作等方式,让市场信息迅速反馈到生产端,不盲目扩大规模、“加工能力不提升、产业规模不跟进”成为各方共识,从而力避产业滑落风险。
以多元合作的组织体系建设为关键,推动农户融入产业进程。重视多元主体合作,促进农村留利、农民增收。一是强化本土性带动合作。重点从本土返乡创业人才中选育致富带头人,促进新型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建立劳务、投资等合作关系,探索每1位新型经营主体带动20名农户的“1+20”模式。二是强化产业链分工合作。探索股份经济合作社、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模式,构建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一头由供销社供农资,另一头由销售合作社拓市场、生产合作社管生产、村集体供服务,推动产业整链升级、小农户共同发展。
以多维融入的集体经济协同为核心,助推产业层次不断迭代。完善集体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机制,在取得产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等多重效益的同时,为村集体在公服设施、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奠定基础。一是强化投资建设参与。整合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村集体自有资金等,投资冷链仓储、加工处理等关乎产业链升级的关键设施。二是强化多元服务供给参与。参与土地流转协调、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劳务派遣服务等。三是强化产业统筹参与。围绕区域产业长远需求,有针对性开展补链强链、供给各类服务。向义镇水口村由村集体牵头成立种销、劳务、农机三大合作社,开展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服务,创新“以销带产、据销定供”的精准生产模式,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农民超5000户,覆盖6000亩地。
以积分考核的内生激励机制为手段,强化群众参与主体地位。将积分考核与村庄清洁、项目配置、乡风文明等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积分制的激励和约束能力。一是强化积分制执行效力。坚持“积分内容群众定、积分方式群众议”的原则,确保内容群众接受;定期检查公开结果,开展常态化考核;确保积分可换物品、换服务,做实公平奖惩。二是拓宽积分制应用范围。在家庭积分加总的基础上,形成组、村层级积分,直接影响项目资源配置,促进村组间良性竞争。
威远县推进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建设的价值启示
循序渐进、示范引领是乡村建设的适宜路径。威远县探索“示范村先行—示范效应释放—其他区域推进”的实施流程、以农村面貌改善小切口梯次推进乡村系统性重塑的路径等,促进乡村建设有效有序推进。威远实践表明,丘陵地区乡村建设应更加重视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优选群众反映突出的小切口,以先进村庄的积极示范效应促进更大范围内的推广铺开。
扩链强链、产村融合是乡村建设的基础支撑。威远县探索股份经济合作社、供销社、专业合作社的“三社融合”模式,以及新型经营主体负责前端农资和末端销售、带动小农户生产的“两端带中间”模式,促进农业产业链贯通;将村庄风貌改善与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以产业促增收、以增收育人气、以人气兴活力的连锁反应。威远实践表明,丘陵地区乡村建设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石,延伸优势产业链条,达到强产聚人兴村的综合性目的。
集体引领、多元参与是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威远县探索村集体的投资参与、服务参与、产业统筹参与等多维参与路径,联结产业带头人、供销社、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等多元主体共同推动乡村建设。威远实践表明,要重塑村集体在资源整合、组织统筹、居间协调等方面“统”的职能,并以村集体为载体关联多元主体,支持村集体通过利益磋商、用工协调、投资引导、创业支持等方式带动小农户共富共赢。
农民主体、内生驱动是乡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威远县探索“乡里乡亲帮帮队”“邻里守望”等机制来解决建房修屋、生产用工、老幼关怀等实际困难,让乡村传统“熟人社会”的关系资源成为乡村建设的驱动力。威远实践表明,乡村建设要注重挖掘内生性的乡村治理资源,让农民在风貌改善、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文化等领域强参与、有获得、多受益。
丘陵地区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推进全链化转型升级,提升乡村产业市场竞争优势。借鉴威远县探索多元主体联合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等做法,围绕粮油和优势特色农业,强化缺链补链、上下延链,推进乡村产业迭代升级。一是优化产业链布局。前后两端同时发力,密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搭建院士工作站、产学研基地等科技推广应用平台,推动农产品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动态更新。完善农特产品加工链,发展定制农业、“先售后产”订单农业、微商电商等销售新业态。二是强化多元主体联合。探索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小农户等多元主体在精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紧密协作,推广股份经济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的“三社融合”模式,以“两头带中间”的方式促进小农户成长。
创新深层次参与模式,推进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民。丘陵地区小农户的深层次参与、普惠性发展普遍较弱,宜借鉴威远县通过村集体引领农民致富等做法。一是鼓励农民的投资性参与。鼓励农民众筹资金,参与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设施建设,为农民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提供技术培训、信贷保险、客源衔接等支持。二是强化村集体的发展性带动。设立村级投资基金或发展基金,为农民发展产业提供支持。结合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文旅融合等,探索由村集体为农民提供劳务派遣、定制岗位、多样化投资机会等。
健全全民化治理机制,巩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果。一是动员乡村参与力量。整合新乡贤、退役军人、“庭院长”等治理中坚农民力量,强化其示范引领、监督巡护等功能,鼓励农民自发筹资投工投劳献智。二是构建有效激励机制。结合积分制,将人居环境维护纳入积分制考核,并与村集体分红或福利发放挂钩;推广在家庭积分加总的基础上,建立组级或村级积分考核的做法,实现财政资金项目培育与村民发展意愿的有机结合。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