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农村电商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逐渐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3月5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促进电商与农村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构建协同、创新、高效的农村电商生态圈”5年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农村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腹地,域内鸭绿江、松花江穿流而过,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丰富的农业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白山市发展农村电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白山市农村电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品牌标识缺失以及电商人才匮乏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制约着白山市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在此情形下,白山市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攻克发展难题,构建协同、创新、高效的农村电商生态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
构建白山市农村电商生态圈的意义
打通就业渠道,拓展创业空间。就业问题关乎农民生计保障与生活质量提升,是稳定农业生产根基、推动农村产业兴旺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农村电商生态圈构建过程中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激发就业创业活力。不仅带动了物流配送、仓储管理、农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吸引了大学生返乡人员、家庭农场经营者、电商骨干、合作社带头人等新农人投身农村电商创业行列,增加了就业创业的机会与可能。
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激活农村经济的核心驱动与关键根基。构建农村电商生态圈能切实提升农民的收益水准,进而全方位推动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首先,传统的农产品销售范围有限,而农村电商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农产品直接展示给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消费者,拓宽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其次,以往农村经济模式下的农产品仅为简单的原料或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且增值空间有限。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农民可以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品牌推广和营销,推动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化建设,进而增加了农民收入,激活了农村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农村电商生态圈的构建,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了产业振兴,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农村电商生态圈构建过程中,农民得以接触更多的市场信息与先进技术,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升级以及农村地区数字化转型。其次,带动了电商服务、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村物流等相关产业的成长,这些产业的发展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优化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同时也为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与农业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了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在产业融合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开辟出更广阔的道路。
白山市农村电商生态圈构建路径
提升产品竞争力,筑实农村电商发展根基。产品决定着电商平台的口碑和用户黏性,提升产品竞争力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的创新与升级,进而强化市场地位。白山市需着眼于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创新农产品包装和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这三个维度,以此提升线上销售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首先,建立农产品溯源、监督APP,实现种产销过程透明化,提升消费者对白山市产品的认可度。其次,引导、支持企业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在保证农产品认证标准的同时增加农产品的认证数量。同时,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吉农云”全覆盖应用的建设力度,实现白山市重点边境村“数字村”全覆盖,鼓励县(市、区)开展智慧农业基地认定,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拓展铺开。
二是创新农产品包装。首先,明确农产品的独特卖点,如绿色有机、无添加等,并在包装上突出展示。其次,要突破传统包装的形状限制,例如可以将水果和蔬菜的包装制成3D卡通形象,增加消费者的趣味性体验。同时,可以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将白山市有名的山水风光、自然资源、特色民族文化等与农产品相结合,例如在人参产品的包装上可以添加神话传说元素(人参姑娘、人参娃娃、三仙女传说等),使农产品的包装既彰显个性又凸显地方特色。
三是制定灵活的农产品销售策略。首先,企业在规划产品价格前要进行严格的市场细分工作,选定目标市场,使产品定价合理且具有竞争力。其次,要善于利用特殊节日开展不定期性的促销活动,如白山啤酒节、白山年货大集等。同时,可以借助智慧协作与多主体联动,整合多元销售途径,例如将白山市农产品发布到“中国绿色食品网”专业平台,与代理商和经销商合作,同步开展网络分销。
夯实设施建设,提供农村电商基础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是电商发展的关键支撑,涵盖道路交通、网络通信、一体化平台与仓储冷链体系等多方面,各体系协同配合,助力电商产业发展。白山市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等有形的路,同时要建好通信系统、一体化平台等无形的路,解决好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电商交易的效率和便捷性。
一是强化物流资源调度体系。贯彻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加快推进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与物流配送体系。例如靖宇县的前置仓资源调度模式,在距离消费者3公里以内的地方建立仓库,以此将物流配送资源加以整合,完善到村到组物流的整体布局。
二是完善通信系统建设。首先,将无线通信网络、宽带网络等信息化设施建设纳入白山市基建规划范畴,持续深入实施“乡村畅通工程”,确保信息网络覆盖白山的县(市、区)每一个村落。其次,要强化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有效防范各类病毒与木马程序,为农户、电商运营者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三是打造功能一体化电商公共服务平台。首先,鼓励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企业及农户提供专业的分析指导。例如利用物联网设备监测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再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精准的产量预估与质量评估,为产品能够以销定产创造条件。其次,可以扶持打造一批白山市农产品销售“直通车”,同时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5G数字电商孵化中心、农科研发及人才培育中心等设施,打造多功能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大平台。
鼓励品牌培育,构建农村电商品牌矩阵。品牌是电商发展的灵魂,有效的品牌培育能够为产品赋予独特的价值内涵,同时与消费者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在强竞争环境下的电商市场中,白山市应深度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精准定位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地域标识性的农村电商品牌矩阵。
一是打造文旅品牌。首先,要深度挖掘长白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独特的文化底蕴,将人参等特色物产以及满族、朝鲜族等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品牌故事与产品设计中,塑造出极具地域特色且饱含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其次,突出“避暑+冰雪”双品牌引领,推动G331旅游大通道建设和边境村产业发展,打造集赏、游、购、品、娱于一体的多元场景,助推文旅商融合升级,把长白山旅游打造成世界顶级品牌。
二是强化区域品牌。首先,强化“白字号”区域品牌名片的打造,如“抚松人参”“白山黑耳”“白山椴树蜜”“白山蓝莓”等。其次,积极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示范村,推进“一县一品”“一业一品”特色区域品牌建设,扩大品牌知名度,全面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建立完善的区域品牌管理体系,支持通过注册商标、专利等手段,保护区域品牌不受侵犯。
三是加强品牌营销。首先,鼓励白山品牌踊跃投身各类展会活动,大力支持企业举办品牌推介会,并促成白山品牌与其他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熟知度。其次,引进专业化品牌运营团队,例如浙江数智科技公司为“长白山珍”提供品牌建设、大数据分析等专业化品牌营销服务。同时,可以在《白山市绿色有机产业联合会》内部设立特定部门,专职承担长期的宣传推介工作,以解决商户与企业宣传成本过高的难题。
加强人才培养,激活农村电商发展活力。电商体系构建的所有环节皆高度依赖于人才的支撑与推动,人才培养是构建农村电商生态圈的核心动力源。相关统计显示,白山市电商从业者中有半数人员的学历处于高中以下水平,因此急需提高这一群体的知识素养与专业能力。除此之外,还需建立专项就业渠道,同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电商人才在白山就业,为白山市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一是提高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的电商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首先,组织开展直播技巧、账号运营、创业指导、孵化培育、金融服务等一系列专题培训。其次,要用好与湖州市对口合作的契机,组织跟岗学习,助农直播带货、新电商大赛等活动,培育精英农村电商人才。
二是建立农村电商人才的专项就业渠道。首先,政府与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农村电商人才招聘会,同时依托“96885吉人在线”等就业服务平台,及时推送毕业生岗位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助力相关专业毕业生在白山市的电商领域就业。其次,可以联合高校建立农村电商人才专项就业渠道,例如长春人文学院和阿里巴巴联合开展跨境电商人才专场招聘会,让更多的有意向的人才投身于电商事业。
三是增强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吸引力度。首先,白山市其他地区可以学习借鉴抚松县“政、院、企”三方共建的创新合作模式,通过搭建平台吸引更多的电商人才。其次,深入实施“长白英才计划”,为来白山的杰出人才团队授予相关的荣誉称号。同时,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对留在白山市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政策扶持,保障来白山市工作人才的生活需求。
农村电商生态圈的构建过程需要众多体系的协同配合。白山市要立足资源禀赋,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品牌培育、加强人才培养四个方面突围破局,构建协同、创新、高效的农村电商生态圈,进而推动白山市农村电商实现突破性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长白山人才学院 吴昊)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