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初春时节,千年古城会理正以破竹之势书写发展新篇:12.5万吨/年阴极铜精炼项目工地上机械轰鸣,40万亩石榴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绿意盎然,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街巷间游人如织……作为锚定建设州域经济副中心目标的县级市,会理正全面铺陈工业强市、农业强市、文旅强市“三大强市”战略的壮丽画卷,在川西南的这片热土上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乐章。
千年会理古城游人如织
工业向新而行 锻造产业强劲引擎
2024年12月26日,凉山矿业冶金技术员陈恩林带着铜冶智炼项目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有色金属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坤安”发布会。
“我们铜冶智炼这个项目在北京参与‘坤安’大模型的发布,得到了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现在已经应用到了生产线,在应用过程中明显优化了生产组织,解决了智能算法代替人工经验操作的难题,也明显降低了冶炼过程中的渣含铜,现在我们单天平均产量突破了500吨。”陈恩林介绍。
2024年凉山矿业共申请受理专利52件,授权专利15件。37个创新创效项目落地实现效益7270.3万元,梳理形成重点降本工作任务清单19项,创效近8000万元。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2024年,凉山矿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74%,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以凉山矿业为代表的会理矿企,正通过资源挖潜、技术革新与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加速从传统资源型企业向智能化、可持续的新质生产力标杆跃迁。
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会理市不仅在推动企业“智改数转”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座座在山峦间拔地而起的风力发电场,一片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光伏发电板,也为会理工业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截至目前,会理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15万千瓦,自投产以来,风电、光伏发电量累计已达896173万千瓦时。同时,在“地下找矿产、地上找风光”行动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增储钒钛磁铁矿4000万吨、铜矿100万吨、铅锌矿15万吨,清洁能源可开发量新增258万千瓦。
铜冶智炼项目已应用到冶炼生产线
当前,会理正通过矿产勘探挖潜、增储上产,清洁能源开发、矿企复工复产,因地制宜落实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全力构筑产业衔接转化的新链条,挺起工业脊梁。正通过实施“做强南北、做优中间”的工业园区战略布局,系统解决工业发展“小、散、乱”问题,加速构建工业集聚集约和规范发展的新局面,持续补短赋能。正立足优势产业基础,重点围绕阴极铜下游产业、石榴精深加工、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对产业谋篇布局进行新思考,招引未来产业。工业向新图强,已成为会理加快建成州域经济副中心最坚实的支撑。
农业向深融合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会理作为“中国石榴之乡”,40万亩石榴园铺就的“红色海洋”里,一场三产融合的“革命”已悄然兴起。围绕石榴产业,会理正在构建“科技种植+精深加工+农旅体验”全链条发展模式,2024年,会理石榴入选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名单,名列全国第26位,四川省第1位。
石榴只是会理农业产业发展众多名片中的一张,2024年会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会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102.57万亩,产量35.83万吨;生产收购烟叶57.95万担,烟农收入10.59亿元、烟叶税收2.64亿元,上等烟比例、均价位列全州第一;石榴、芒果、果桑等水果产量85万吨、产值50亿元,蔬菜产量58万吨、产值17.5亿元;会理马铃薯示范地创全省单产最高纪录;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面积达2.2万亩,建成中药加工厂1个……会理群众不仅“米袋子”“菜篮子”更充足了,“钱袋子”也更充裕了。
万亩果园
当前,会理正通过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乡村环境风貌,15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持续提升乡村路、水、房、绿质量,打造诗意田园,留住美丽乡愁,景村融合的步伐更快。正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农事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现有农业园区提档升级晋位,推动“五良”融合与种养循环,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以产业协同带动农业增值,以工促农带动乡村发展,产村融合的质效更显。正大力推动优质教育、优质医疗、优质文化服务下沉乡村,最大程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衡化;农村土坯房正在加速消除、村庄规划正在加快编制、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完善,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城乡融合的落差更小。农业向深融合,已成为会理加快建成州域经济副中心最稳固的保障。
文旅向优突破 绘就全域旅游新篇
作为凉山州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年春节,会理古城迎来了一波旅游热潮,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徜徉在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之中,感受古城文化、美食文化、红色文化的交融碰撞。春节期间,会理共接待游客59.89万人次,同比增长12.9%,实现旅游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59.25%。
“在成都的地铁上经常看到会理的宣传片,这次春节毅然来到会理。昨天吃的是羊肉粉,今天到钟鼓楼附近吃的是砂锅粉,都很美味。听说还有鸡火丝、抓酥包子等好吃的,后面慢慢去打卡。”来自宜宾的游客周先生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兴奋地说:“会理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阳光明媚,不仅有好吃的,还有这么多古朴的建筑,真是不虚此行。”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赋予了会理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2024年,会理成功入选“第六批天府旅游名县”和“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东城巷建成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通过举办傣乡泼水节、端午药膳节、冬季暖阳等系列文旅活动,全年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41亿元。
当前,会理正加快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旅游服务体系,全力推进“花满船城”“古城焕颜”“点亮乡村”等系列行动,布局城市光影秀,推动城市山景、水景、房景、夜景整体提升,丰富古城景观层次性,优化城市美学,打造更加优美的城乡环境。正依托“项目突破年”,加快推进特色民宿聚落等投资10.32亿元的33个文旅强市项目,促进旅游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文旅消费新业态,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丰富度、吸引力与便捷性,更新更加优良的文旅业态。正火热开展“大宣传、大推介”,通过小红书、B站、抖音等平台密集推广会理,持续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让“春藏千年古城,榴在烟火会理”“烟火古城千年景,红色会理四时春”的会理形象深入人心,努力变“流量”为“留量”,深塑更加优质的文旅品牌。文旅向优突破,已成为会理加快建成州域经济副中心最充足的后劲。(会理融媒供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