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名家专栏 /李后强

《黄帝内经》是扁鹊原创和仓公完善定型的科普读物

发布:2023/09/08 11:25  作者:李后强  编辑:卢锦根 张娜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典籍,内容广博,涉及学科众多,综合性很强,为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在中国医学界,此书被捧为“圣经”和奇书,学医者必读。《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症、诊法、治疗原则和针灸等问题。《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等问题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问题。《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基本精神,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毫无疑问,此书是古代医学的集大成者,价值不可估量。但是,此书是谁创作的,什么时候流行的,长期存在争论。

 

我们采用研究《山海经》的“还原法”“实证法”和“逻辑法”来研究《黄帝内经》,就是把研究场景还原到当时的社会状态,以现代考古和历史文献为依据,并且考古文物重于文献记载,神话不作为核心证据,所有论证和结论都必须符合逻辑,不存在思维混乱。我们通过多年分析思考认为,《黄帝内经》最早是画图,没有文字,最初或许由八卦创始人伏羲制作,可称《伏羲八卦九针医图》。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秦越人)全面深刻系统精准地总结了前人的医学实践和成功经验,对《伏羲八卦九针医图》进行了文字解读,形成了《扁鹊内经》《扁鹊外经》《难经》,这是中医的奠基之作,是里程碑式的实质性的重大飞跃。在此基础上,扁鹊及其弟子伪托“黄帝”之名以对话方式解读了扁鹊的医药原理,形成了《素问》《灵枢》原始稿,目的是广泛宣传正确的医药知识,造福于民。西汉初年仓公(淳于意)继承扁鹊遗志,发扬光大了扁鹊的医术,整理历史文献和经验,采用孔子《论语》的文学体裁,以问答方式重新修改完善了《素问》《灵枢》,从而形成《黄帝内经》定型稿。《黄帝内经》是对扁鹊医学的解读,属于“科普读物”“教师讲稿”。书中“黄帝”是““伪托”化名”,是便于生动有趣阐述医学道理,提高社会重视度和影响力。研究表明,《素问》《灵枢》就是早已失传的《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但仓公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大量改编。成都老官山出土的《天回医简》是重要的实物依据,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重要的文献证据。可以说,《黄帝内经》是多人多时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不是黄帝、岐伯、雷公等神话人物的作品,“岐黄之术”只在形式上存在,本质是“扁仓之术”。在周代以前没有“黄帝”记载,甲骨文也没有“黄帝”,三皇五帝谱系是汉代史官司马迁的设计和安排。

 

第一伏羲是阴阳八卦和砭石针灸的创始人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为黄熊氏,相传他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 闻一多先生在1942年前后撰写的《伏羲考》中,认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伏羲是葫芦化身,早期史籍称盘古氏为 "盘瓠"即葫芦。在远古大洪水时期,伏羲乘葫芦躲过洪水灾难,于是葫芦遂成为"盘瓠"族人崇拜对象。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根据日月星辰阴阳变化,创造了八卦。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用于捕鱼打猎。他创造了文字替代在绳子上打结的记事方法,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等等。远古没有文字,看图说话。伏羲精通砭石与绘画,他根据前人实践“制九针”,绘制《伏羲八卦图》,核心是阴阳平衡与八卦映射。因此《帝王世纪》称:“伏义(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被尊奉为医药学与针灸学之始祖。

 

3.png

 

4.png

伏羲制九针八卦示意图

 

针灸是人们长期实践和积累的结果。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发掘的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墓葬中,发现了三份针灸经络的文献。据考证,其抄写年代不会晚于秦汉之际,肯定是《黄帝内经》之前的著作。古人对于经络线的认识早于对穴位的认识。古人营养不良,劳动时青筋和肌肉凸显,医家在青筋周围推拿、按摩、敲击发现有治疗效果,由此萌发“经络”原始想法。此外古人五官锐敏,有的医家视觉穿透力比今人强大,能透视人体的某些经络与穴位。今天我们过度依赖物理化学仪器,许多功能退化了,有些器官的功能远远不如古人。另外,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体表偶然被灼伤或者被碎石砸伤、荆棘刺伤后,能使体内某些疼痛和疾患减轻或者消失。经过无数次这样的反复实践,于是积累了经验,逐步学会使用“砭石”为针,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者压痛处)来解出体内疾病的痛苦,或者用火点灼灸某些部位的皮肤以达到镇痛疗效。从“灼伤处”到“砭石处”,是古老针刺和灸术的萌芽,就有了“伏羲制九针”的传说。随着冶金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在殷商至西周时期,青铜器发达,能制作各种金属针具,针灸盛行,发生了从“砭石处”到“针灸点”,从浅刺到深刺的巨变,“得气”“气至”(酸、麻、胀、沉重或冷热感觉)循经感传现象产生,于是有了“穴位”概念。后来通过历代医家的无数实践和补充完善,才有了《黄帝内经》的针灸术。近年在各地不断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针就是明证。根据祝总骧、郝金凯主编《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增订版)》(北京出版社1998年1月),现代生物物理学通过电阻、声音、光线、热导、同位素等多种方法证明,经络是低阻线和高声线,本质是液晶体,宽度大约1mm,具有高度的定位性、连续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经络穴位只存在于活体,死体没有,因此解剖学无法证实。

 

第二《黄帝内经》的“黄帝”是伪托人物

 

东汉医圣张仲景(公元150年至219年)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其实,甲骨文没有“黄帝”,周朝以前文献没有“黄帝”记载,“黄帝”是周朝为稳定统治创造的政治人物。“黄帝”概念来自“五方色”观念,扁鹊的“五色脉诊”也来源于“五方色”理念。中医认为,心气为红色、肺气为白色、肝气为青色、胃气为黄色、肾气为黑色,即赤、白、青、黄、黑五色脉诊是中医尤其是“扁鹊学派”的招牌特色。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刚提出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的观点,认为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而且越往后,虚构的历史越早,人物的功业越大。黄帝是否确有其人?对此,早在司马迁时代即已争讼甚夥。据古籍所载,黄帝在历史上是存在的。但黄帝传说是“层累地造成的”,越是晚出的文献,黄帝的记载越详细,功业越卓勋。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教授王剑在《论中华民族共同先祖的确认——兼及“羲黄文化”》中指出,黄帝传说始于周代以后,并且周代及以后的治史者乃从华夏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出发而强调黄帝的始祖地位,以突出统治者的正统地位,并以此来统领中原各部族。周代以前的典籍和文献中根本没有提到黄帝。如《尚书》从尧写起,整个一部《尚书》没有出现“黄帝”字样,甲骨文中也未见“黄帝”。黄帝的名号源于“五方”观念。殷人已有了五方的观念,卜辞中就有东南西北四土受年的记载。“四土”加上“中商”就是“五方”。五方观念大约在西周初年开始演化为“五方色”的观念,以“五色”显示“五方”。《逸周书·作洛》载:“周公……乃建大社于国中,其壝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衅以黄土。”周人起于黄土高原的陕地,以黄色为贵。沿袭殷人五方观念,周人也将天下划分为五方,并以五方色称五方之帝。王权所在地洛阳为中土,中土为黄,则国称“中国”,帝称“黄帝”。《淮南子·天文训》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所以,黄帝在周代的出现,和当时的政治理念有关,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也就是说,黄帝只不过是一种政治理念的形态化。到了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从华夏大一统的观念出发,推演出黄帝世系。他在《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中演绎说,黄帝和炎帝为兄弟,黄帝有二子,即昌意和玄嚣;玄嚣生帝喾,尧为帝喾之子;昌意生颛顼,舜和禹为颛顼之裔孙。司马迁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帝禹为夏后而别氏”。这种关于血统承继关系的说法,实际上是对统治集团正统地位的肯定。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后论中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荐绅先生难言之。”他毅然突破《尚书》自尧开始记载的界限,把黄帝“著为本纪书首”,从而确立了黄帝的中华民族先祖地位。可见,“黄帝”是周人和司马迁从政治需要确立的神话人物,本意指“黄土地”,加之先民又是黄皮肤,于是有“黄地”。秦汉后人觉得“黄地”不雅,改为“黄帝”。但此名字只能一人用,其他统治者只能称“皇帝”,不能叫“黄帝”。现代人确定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为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20岁继承王位,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是“司马迁遗产”的发展。真实的黄帝不是医学家。《黄帝内经》的“黄帝”是伪托之名,不是部落首领,只是一个对话人物,暗指“黄土地的主人”——人民群众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扁鹊是中国史书第一个记载的著名医学家

 

扁鹊是真实人物,不是神话,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为证。这是由司马迁创作的一篇记叙古代名医事迹的合传,是《史记》列传中的第四十五篇。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姬姓,原名“秦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的渤海鄚人(今河北任丘),曾经当了十多年旅店的“舍长”。“卢医”是指他的出生地在卢国。扁鹊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世人敬他为神医。从司马迁的《史记》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鹊既真实又带有传奇色彩。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扁鹊”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名词。按照古人的传说,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作“扁鹊”。这个出生在卢国、名叫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明、学识渊博,走南闯北、治病救人,顺理成章地被人们尊称为“扁鹊”。扁鹊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因反对唯心主义的巫术迷信,具有“六不治”的思想,被秦太医令李醯所妒忌而予以杀害。在《史记》中说扁鹊的 “六不治”即六种病人: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扁鹊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中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扁鹊创造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扁鹊无私地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门徒,他的徒弟子阳、子豹、子越等人都是有所成就的人,他组织弟子编撰《扁鹊内经》9卷和《扁鹊外经》12卷,均佚。后来在汉代出现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一书,有人认为是根据扁鹊的医术,尤其是关于脉诊知识而整理成书的,假托扁鹊(秦越人)所著。我们根据最近出土的《天回医简》研究认为,原始《难经》是扁鹊及学生撰写的可能性很大。扁鹊心中充满大爱,行走天下,随俗为变,根据群众需要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执业范围,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他的学说影响深远,形成了“扁鹊学派”,扁鹊的《内经》《外经》)是此学派的代表作。为广泛宣传“扁鹊学派”的思想和理念,扩大影响半径和能级,人人懂得防病治病,从而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扁鹊及其弟子伪托周代刚刚出炉的“黄帝”(黄地)之名,创作了黄帝与岐伯、雷公等神话人物的医学对话,形成了以扁鹊《内经》《外经》为核心的《素问》《灵枢》“科普教材”,时间在春秋战国。因为“黄帝”知名度很高,普及传播效果很好。在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于扁鹊的描写只有“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帝告我”“我之帝所甚乐”“帝命我射之”“帝甚喜”“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子豹”“六不治也”“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等字句,没有提到“黄帝”,说明在扁鹊之前没有把“黄帝”纳入医学领域,但扁鹊与许多君王如齐桓侯等见面很多,说明他了解帝王的威望与影响,因此伪托“黄帝”讲医学,一定有效果。这是扁鹊非凡之处!

 

第四仓公为充实完善《黄帝内经》做出重大贡献

 

为什么扁鹊《内经》《外经》失传?我们根据《天回医简》认为,扁鹊主要著作都转化成了《素问》《灵枢》,最后形成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失传),操作者是西汉著名医学家仓公。仓公,名为淳于意(公元前205?~前150年),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因曾任齐国的太仓长(太仓令),人称“仓公”。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公孙光又将仓公推荐给临淄的公乘阳庆。当时公乘阳庆已年过七十,收下仓公为徒,将自己珍藏的黄帝、扁鹊医书和药物方剂等传给他。三年后仓公出师四方行医,足迹遍及山东,曾为齐国的侍御史、齐王的孙子、齐国的中御府长、郎中令、中尉、中大夫、齐王的侍医遂等诊治过疾病。仓公是病案的创造者。他的病案格式一般均涉及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籍里、病状、病名,诊断、病因、治疗、疗效、预后等,从中反映了仓公的医疗学术思想与医案记录上的创造性贡献。仓公象扁鹊一样,并没有把医学经验的传授限定在神秘而狭小的范围内,而是广泛传授医术,他因才施教,培养宋邑、高期、王禹、冯信、杜信、唐安以及齐丞相府的宦者平等人,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他在继承扁鹊医学的基础上,充分吸纳其他医家的有益经验,并带领学生对扁鹊《内经》《外经》进行深入研究,对《素问》《灵枢》补充修订完善,并将二者合并为《黄帝内经》,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医界社会。《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读“扁鹊学派”思想之书,采用战国时期流行的对话方式,类似今日“十万个为什么”,相当于今天老师的讲稿,科普读物。今天看来,扁鹊的设计和仓公的重修非常成功,社会历史影响大大超出了最初的预想,《黄帝内经》成了“圣经”和奇书,“扁鹊学派”思想得到深远而广泛地继承与传播。我们通过汉代盛行的“离合体”(拆字谜)等方法可知《黄帝内经》中“岐伯”就是“扁鹊”,“雷公”就是“仓公”,他们把自己隐藏在字谜和《黄帝内经》之中,实在高明。

 

在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仓公作了浓墨重彩的描写,有“(庆)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受其脉书上下经”“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黄者土气也”,这几句很关键,说明“黄帝”在仓公之前的书中已经有了。谁写的?扁鹊之前没有,肯定是扁鹊及其学生写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还写到,“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余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出行游国中,问善为方数者事之久矣,见事数师,悉受其要事,尽其方书意,及解论之”等,有多处“扁鹊曰”,这显然说明是扁鹊的弟子写的,“黄帝”不是仓公创造的,但仓公作了修改。《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写了许多仓公与君王对话,还有仓公拜师学艺,请教高人学本领,得到他们全部医方医书,进行深入分析评定,修改前人包括扁鹊的经验(扁鹊内经外经),把户籍迁到亲戚邻居等人名下,不愿当侍医,还培养了许多学生等等,这是仓公完善定型《黄帝内经》最有力的文献证据。

 

第五《天回医简》是失传的扁鹊《内经》《外经》

 

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西汉时期4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一号墓为夫妻合葬,墓主男士身材孔武为官员,漆器上有“景氏”铭文。二号墓墓主是管理书简和织产的官员,出土了4个结构复杂的纺织机模型。三号墓墓主是一个医官,出土了经穴漆木人和大量医学简牍,这批珍贵的竹简被命名为“天回医简”。2023年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经多方努力,对“天回医简”进行了研究、修复、还原、整理,由文物出版社2022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了《天回医简(上下)》一书。据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介绍,这批简书有930支医简,2万余汉字,兼见篆隶、古隶及隶书,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书,而非下葬时一次抄录。专家们发现,医简齐语特征突出,应该抄录于齐地,源于扁鹊和仓公,西汉文景后流入成都地区。竹简中包含了许多医学术语,特别是发现一个叫“敝昔”的人名多处出现。敝昔是谁?在深入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专家们发现“敝昔”就是扁鹊。医简内容大多是讲色脉诊以及针灸原理的内容,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还发现了关于“五色脉诊”的内容,这正是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根据考古和学术的推断,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公元前187年至前156年),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仓公(淳于意)的行医与授学时间相去不远,墓主人下葬年代在西汉景、武时期(公元前156年至前88年),其年辈应与仓公弟子相当。专家反复研究求证表明,“天回医简”确为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汉景帝时由齐鲁传入蜀地,是汉代主流医学。《经书.上脉》第一句就是“敝昔曰:人有九窍五脏十二节皆朝于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经书.上脉》是扁鹊之后的传承人写的,因为有“敝昔曰”,类似“孔子曰”,由仓公及其弟子撰写可信。截至目前,《天回医简》无疑是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医学文献,涉及中医理论、症候治疗以及针灸、脉诊等中医学的多门学科,说明中医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走向了独立发展的轨道。与《天回医简》同时出土的完整经穴漆人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

 

据了解,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与《疗马书》8部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门系统的医学体系。医简中的一些方子,立意别开生面,很多常见病的配方依然具有价值。专家们还在与传世文献《黄帝内经》的比较看出,《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而这个“经”就是《天回医简》。说明了,《黄帝内经》是对扁鹊学派《内经》《外经》的解读,可见扁鹊、仓公才是《黄帝内经》的主要撰写者。柳长华教授指出,在成书的时间上,《天回医简》早于《黄帝内经》约二百余年,在内容和形式上,在《天回医简》中往往一句话就在《黄帝内经》中演绎成一篇甚至两三篇文章,比如,《脉书·上经》中主要讲的是“通天”,其中提到‘五臧 (藏) 九徼(窍) 十二节,皆鼌(朝)于气。朝于气,就是人的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相通。这是已经失传的重要的医学理论,可以解释针灸治病的文化根脉。《脉书·下经》中主要讲疾病变化,一类是以十二经脉为基础的疾病分类变化,一类是以风、痹等三十余种疾病的分类变化,这在《黄帝内经》中被解释为数十篇。髹漆经脉人像为探究上古时期针灸学术源流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物证。人像高约14厘米,其头面、四肢、关节、胸腹、腰背处镌刻有111个点和“心、肺、肝、胃、肾”等20个铭文。体表有彩绘经脉线11条、刻划经脉线12条,另有“间别脉”40余条,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与《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分布相似,是揭秘古代中医经脉理论与应用的一把“钥匙”。

 

5.png

 

6.png

 

7.png

图片来自《天回医简》

 

《天回医简》是失传的扁鹊医书,为何在四川被发现?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东汉初年有脉学大师涪翁出于广汉郡,著有《针经》《诊脉法》,涪翁教了一个学生叫程高,程高又教了一个学生叫郭玉(公元1-2世纪)。郭玉为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区)人,汉和帝(公元89年-105年)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官至太医丞,卒于宫。这是扁鹊仓公经脉学派由齐入蜀之后代代相传的结果,而“天回医简”墓主则是这一传承过程的先驱人物,应该是仓公的弟子。《后汉书·郭玉传》记载,西汉成帝(公元前26年)时,侍医李柱国领衔校医书,他在序中说他整理的书就是仓公所传下来的,说明他见到了仓公原著。王莽之乱后,李柱国的上司刘歆(即刘秀,约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经学家刘向的儿子,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主要成就是作注《山海经》等)蒙难,李柱国也因避祸而消失。不久以后,在蜀中绵阳一带,有了一位医术高明的涪翁。《绵州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华阳国志》记载:李助多方,以兹立称。助,字翁君,涪人也,通名方,校医书。柳长华教授表示,“西汉校医书的只有李柱国。涪人,即今绵阳一带人。按李柱国的辈份,与天回墓主人的学生相当”,晚了100多年。换句话说,天回墓主是仓公的学生,下葬了100多年后,李柱国才出生,是李柱国的师爷,显然比郭玉更早。广汉郡是蜀中古郡名,辖境包括今天成都青白江区、新都区、金堂县,德阳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绵阳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盐亭县、安州区、梓潼县、北川县、平武县、江油市,广元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青川县、剑阁县,遂宁船山区、蓬溪县、射洪市、大英县,阿坝州九寨沟县,重庆市潼南区,陕西省宁强县,甘肃省文县等。广汉郡、蜀郡与犍为郡,并称蜀中三蜀。在绵阳盐亭有嫘祖、岐伯传说,估计与李柱国、郭玉有关,甚至当地群众把郭玉当成了岐伯。

 

第六“天回医简”墓主可能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

 

“老官山”地名可能与古代重要官员居住和墓葬有关,不是“关山”改名,因为一个“老”字说明了历史悠久和官员级别。“天回医简”墓主有172支“疗马竹简”,4部纺织机模型,说明墓主与纺织品(丝绸)和马力运输有关,是“丝绸之路”的先驱者。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公元前164年―前114年),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8年)时期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年),在大夏(今阿富汗)发现蜀布和邛杖,说明蜀人外贸很早。我们大胆推测,陕西城固的张骞墓是“衣冠冢”,真墓可能在成都天回镇,张骞或许是“天回医简”墓主,或者说墓主是张骞的“景氏”同事、亲戚。张骞应该懂医学,他的随从应该有医家,否则如此之远的西行就很难成功,因为没有健康保障。张骞是否真的来到了成都?2017年12月20日,著名考古学家王仁湘围绕着一系列谜团进行了梳理。据他考证,张骞到过蜀郡成都,确有其事。据《汉书·张骞传》记述,汉武帝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开始“复事西南夷”。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情况后,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皆各行一二千里。张骞为何要到成都呢?《史记·大宛列传》讲述了,“张骞说道,在大夏见到蜀地所产邛杖蜀布,那是大夏人由数千里外的天竺购得。他推测天竺离蜀地不远,所以贸易蜀地特产比较便利。”由此推测,由蜀往南经身毒(中国对印度的最早译名)至大夏有商路相通,这才引起汉武帝极大兴趣。为了通西域的西南行,张骞的足迹曾留在天府之国,曾驻足成都,寻邛杖访织女。蜀布是他行蜀的一个重要缘由。

 

8.png

 

9.png

《天回医简》出土简牍和书籍照片

 

我们的结论是——远古没有文字,以图说话。今天的《黄帝内经》发源于远古伏羲阴阳八卦和九针医图,初创于扁鹊,定型于仓公,历代医家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多人多时充实修改的结果。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对于扁鹊(秦越人)和仓公(淳于意)做出了客观评介,是最重要的文献证据。扁鹊及其弟子伪托“黄帝”之名撰写了对话形式的《素问》《灵枢》;仓公及其弟子将《素问》《灵枢》修改完善后合并成《黄帝内经》。黄帝、岐伯、雷公等都是神话人物,不能作为真实的医学人物。《黄帝内经》中的“黄帝”只是伪托的“化名”,不是远古部落头领黄帝。扁鹊借用“黄帝”之名,扩大了他的医学思想,提升了医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汉代盛行的“离合体”(拆字谜)等方法可知《黄帝内经》中“扁鹊”就是“岐伯”,“仓公”就是“雷公”。成都老官山“天回医简”墓主可能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是丝绸之路的先驱者。《天回医简》证明,《黄帝内经》是对扁鹊学派思想的系统解读,属于科普读物和教材。2023年9月6日于成都棕北,本文作者李后强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