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2年第9期

【典型案例】绿色转型 郫都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

发布:2022/09/05 17:12  作者:成都市郫都区发展和改革局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2年9月刊》  阅读量: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郫都区依托生态本底优势,以“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和水源地保护为抓手,创新“生态分红”“三水共治”“三生共融”三大模式,建立了可持续、市场化的生态产品多元价值实现机制,为西部地区通过绿色发展破除区域经济增长生态制约提供经验借鉴。


郫都区三道堰彩虹桥.jpg

郫都区三道堰彩虹桥

 

三种模式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推进“生态分红”。一是生态修复提升开发价值。深入挖掘郫都具有历史印记和乡愁记忆的林盘资源,整体制定修复活化策划方案,实施“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生态修复措施和设施配套,打造“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形态,营造生态型特色消费场景,提升投资发展预期。如青杠树村利用沙西线贯通和柏条河、徐堰河有利自然条件,规划打造旅游餐饮产业带,改善全村805户2062人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二是生态分红反哺生态投入。遵循商业逻辑,以市场化方式引入项目、植入商业开发,实现生态修复投入产出平衡。创造性提出拟引入项目要在支付农户租金基础上,将3%的营业额作为村集体分红,把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主体的利益联结起来,既推动三方主体共同建设维护生态环境,又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三是品牌共建推动多方共赢。按照“一个精品林盘(聚落)催生出一个规上服务业企业”的思路,统一包装策划营销,实现公共品牌赋能,推动项目做大做强。如战旗村“望丛釜”模式,将项目纳入战旗村4A级景区的重要景点,企业投资4000余万元建立火锅底料生产工厂,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每年村集体可获得分红5万余元,农户得租金20余万元,20余名本地村民依托项目人均就业增收4.2万元/年,企业旗下连锁火锅店月总收入达1500余万元。这一模式在中国乡村振兴峰会上进行推介,获得来自全国20多个区市县高度关注、学习。

 

郫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jpg

郫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


——实施“三水共治”。实施餐厨废水、洗涤废水和厕所污水“三水共治”,同时将农业面源污染纳入“三水共治”范畴。一是开展源头管控。统一标准建设餐厨废水隔油池、厕所污水沉渣池、户外调节收集池“三池”,推动农户居家生活污水全部实现油污、粪渣、废水、污水分离和统一收集。各街道指导村(社区)按照“村民自筹+政府补贴”的方式,实施村民自治管理,每户补贴1000元,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源头管控难问题。二是实施后端处理。经集中收集池收集后,符合距市政管网2公里内,位置高于主管网等条件的院落,批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排放。三是接入处理设施。院落距市政管网2公里外、20户村民以上的直接接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可直接排放或用于农田灌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按照政府采购实施,管理模式为建管一体,第三方服务。四是接入人工湿地。在人口密度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院落,建立人工湿地系统。目前,该系统处于先期探索阶段,已在云丰村、千夫村等建立5座试点,成功后将进行全面推广。五是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农药化肥调查、监测长效机制,加大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2021—2022年建设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及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基地5000余亩,2022年建设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3个;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探索建立有效废旧农膜回收体系,组织利用废旧农膜650余吨;加强水产面源污染问题治理,提出养殖长效管理办法和养殖尾水排放要求,禁止养殖尾水随意直排和直排河流,关闭规模养殖场763家,养殖粪污全部还田利用。


郫都区战旗村川西林盘.jpg

郫都区战旗村川西林盘


——建立“三生共融”系统。一是自然生态保护系统。分类推进“特色镇+林盘+农业园区”“特色镇+林盘+景区”“特色镇+林盘+产业园”三种类型保护利用工作。二是农业生产转型系统。积极打响“天府水源地”农产品品牌,依托川西林盘、农田水系、川菜产业等优势资源,着重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水源保护区稻田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有机农业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农业示范带,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有机方向发展。三是农村生活环境系统。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四清四改”“三大革命”工作,构建了“一套机制、三项措施、三类标准、四个转化”的“1334”工作法,推动全域乡村达到干净、整洁、通透、清爽标准。

 

通过实施“生态分红”“三水共治”“三生共融”模式,增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加速了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和现代化步伐,很好地解决了当前农业农村生态治理的难题。目前郫都区初步建成了大公园大景区,形成了“一步一景、处处皆景”发展场景。农业生产转型系统方面,建立了8个标准化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全区实现有机农业面积5000亩(含复种),年度生产规模3万余吨。农村生活环境系统方面,全区96个涉农村(社区)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战旗村入选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先锋村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观摩点位。

 

三条经验 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郫都区在推进绿色生态价值转化过程中,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市场化的生态产品多元价值实现机制。

 

一是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化。通过货币度量生态成本,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实现生态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来看,让生态资产所有者能够通过转让、租赁、承包、抵押、入股等形式交易生态资产使用权,盘活既有资产,能够实现生态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二是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控机制。做好厕所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和方案。通过政府、市场和农民三方共同参与完成的系统工程,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的作用,让群众真正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形成民主共治的良好局面。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生态环境。

 

三是“三大系统”共融实践。坚持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绿色发展道路,不断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以绿色农业为抓手循序渐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走品牌兴农之路。将生态优势与产业发展互融互促,构建富有竞争力和差异化的区域产业体系。鼓励增强绿色生活意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生态、生产、生活和谐统一的空间格局。

 

郫都区战旗村民居.jpg

郫都区战旗村民居


郫都区将持续探索完善与生态价值转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致力于营造更加丰富的生态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持续打造“天府水源地”公用品牌,建设复合型公园湿地2个,复合型绿道60公里,开展绿道赛事20场,建设锦城公园、锦江公园,打造郫都区现代农业公园、农耕文明展示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以生态价值提升带动土地价值增值和人居环境改善,将郫都建设为成都市生态价值转化典范城区。(成都市郫都区发展和改革局 /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