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以不到全国4%的土地面积、约17%的常住人口,贡献了全国约1/4的GDP总量和工业产值、超1/3的进出口总额。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资源丰富、高水平人才富集,具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正在形成。然而产业链上下游界限逐渐模糊,产业空间网络化、产业集群虚拟化程度加快,产业竞争也逐渐向更广、更深的产业生态转变,长三角重要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卡脖子”难题。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创新驱动的强大动力源,具有突破传统发展模式、重塑产业格局的巨大潜力,为解决长三角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有效途径。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长三角产业集群建设突破海外技术封锁、打破跨区域行政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机遇,也为长三角新兴产业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面临的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3)》显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已由2018年的168.5上升至2022年的190.6,5年平均增速为3.1%。同时,2023年,以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为基础指标构建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已达到267.57分,近5年来年均增幅达9.26%。这些数据体现了长三角区域在资源共享、创新合作、产业联动、环境支撑等方面的成效。然而,具有深厚根基的传统产业,不仅有广泛的利益群体,更是形成了复杂、固化的产业链条,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形成了非常大的阻力。
绿色融资需求的多元化。《长三角银行业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显示,区域内93%的银行制定了绿色金融战略规划,82%建立了专门的绿色金融委员会或部门,94%已开展绿色信贷业务,20%和10%已开始探索绿色债券和碳金融业务。但是,长三角地区仍然面临着诸如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绿色金融监管政策口径不一致以及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障碍等问题。即构建一个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金融体系,于长三角区域而言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创新型人才的匮乏。《2023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人才基数大与高层次人才不足并存。中国数字科技人才总量有12.8万人,位居第一,占全球总量的17%,但高层次人才只有0.7万人,仅占全球总量的9%。这一问题,长三角地区同样存在。尤其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方面,长三角地区面临人才分布不均、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区域人才流动障碍等诸多挑战。
对策建议
加快形成与长三角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随着长三角区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水平的提升,生产关系将发生深刻变化,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新要素优化配置、新制度机制的构建成为生产关系革新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路径。一是打造数字新消费。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庞大的消费市场,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比如,依托数字文化、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元宇宙街区、移动游戏等为代表的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长三角区域供求高效匹配的新机制和培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以企业为主体对市场多元化需求进行快速反应,依托数字系统将原材料供应商、制造企业以及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物流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全面贯通,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全产业链集群模式。上海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和杭州互联网产业集群等实践,为形成与长三角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二是要素参与再分配。促进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带动再分配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比如,建立跨区域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弱化行政区划,消除行政区壁垒,实现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源的共享与互通;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引导资本流向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潜力的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加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搭建技术交易平台,提高技术要素在长三角产业集群的流通速度和共用效能。三是创新驱动新制度机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遵循,从土地要素、生态要素、服务要素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制度设计,推动新制度机制的成型与成熟。
加快推进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和国际合作等措施,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推动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形成。二是完善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透明性,确保绿色金融项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将存在信息不对称的跨区域、跨行业互不信任的分布式数据库在政府牵头引导下实现数据上链;再一方面,通过共识算法和激励机制打造具备低成本的信任基础及安全环境的跨领域信用应用场景,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三是构建绿色新金融体系。围绕“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新金融”赋能长三角产业集群生态,构建一个创新、协同的绿色新金融体系,聚焦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补齐金融在基础设施、数据安全、要素流通方面的短板,避免国际金融制裁风险,提升国内数据交易安全性;另一方面,发挥环保标准引领倒逼作用,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引导资本流向低碳、环保领域,以生态环境高标准体系服务绿色金融供给。
加快完善与新型生产工具相适应的创新人才体系。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机构应紧密结合新型生产工具的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对前沿科技、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教学投入,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二要构建人才引进与留住机制。一方面,通过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引进流程等举措,让人才引得进;另一方面,以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设,让人才留得住和用得好。三要用足用活柔性人才、打破人才壁垒和推进人才共享。通过实施创建重大平台支持、设立工作站支持、共建合作项目支持等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形成长三角区域人才虚拟网状结构,加强不同区域、企业、部门等人才的沟通交流,促进技术的扩散与运用。特别要加强柔性人才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保柔性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实效。
[本文系2023年度丽水市哲学社会科学常规课题“共同富裕背景下绿色信贷与林业碳汇价值实现耦合关系研究”(项目编号:LCCG202311)成果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数字经济助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项目编号:24YJA790011)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作者赵慧昕系丽水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何义珠系丽水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