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7期

【谈发展】破解难题 确保耕地流转规范运行

发布:2024/07/05 17:56  作者:何利沙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7月  阅读量: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18亿亩耕地。耕地流出整改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严守耕地红线的核心工作。

 

近年来,高县县委、县政府毫不动摇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稳步推进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但仍需进一步优化举措,破解难题,确保耕地流转规范运行。

 

找准耕地流出整改中的问题

 

耕地保护认识不深刻。耕地流出整改工作开展以来,一些乡镇、村社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责任、政策落实不到位,耕地流出整治工作不力,耕地撂荒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农户对耕地保护工作认识不足,耕地保护意识淡薄,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执行不力,导致未经审批随意占用耕地或永久基本农田的情况时有发生。

 

调研发现,虽然50%左右的群众对耕地保护政策有一定了解,但大多数仅停留在表面,对相关政策的主要内容缺乏深刻理解,对于自己违法占用耕地的违法行为尚不自知。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自然资源部下发高县土地卫星片图斑696个,面积5547.13亩,耕地面积2270.04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54.28亩,经核查,“非农化”违法图斑110个,面积779.31亩,目前违法占耕比为5.93%。

 

耕地流出整改机制不健全。一是职能部门权责不清晰。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自然资源规划局作为耕地流出整改的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标准不一致、权责交叉、边界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工作合力难形成、信息不对称、监管缺位等。二是机制不完善。县级层面目前已经出台《高县耕地流出2022年整改工作方案》《高县2023年度耕地恢复整改工作方案》等,但缺乏考核奖惩机制,镇、村对耕地流出整治工作流程和验收、举证标准还不熟悉,导致落实推进效果不明显。

 

耕地流出整改要素保障不全面。一是支持资金不够。目前的整改补助标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对整改图斑上的地上附着物按类型分类补助,但因经费不足,导致各镇具体工作推进缓慢。二是耕地保护力量薄弱。调研发现,在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中,具体负责人员大多是镇村干部,群众参与少。三是园地矛盾突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高县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茶、蚕等特色优势产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产品种养及农文旅融合项目,导致耕地和产业园区相争矛盾突显。

 

耕地流出整改后期管护不力。一是群众复耕意愿低。调研发现,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更愿意种植茶叶,在采茶时节,家里的孩子还可以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帮忙采茶,快速获得现金收入,老人也可以端个凳子坐到茶园采茶,获得一定收入。而对于种植粮油,他们则积极性不高。二是复耕土地产出率较低。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部分复耕土地位于坡度大的位置,交通不便,机械无法通行和操作,且属于干旱半干旱山坡地,涵养水源少,撂荒时间较长,土地贫瘠,作物产量低。三是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缺位。镇村相关负责人在耕地流出整改完成之后,对复耕土地利用情况关注不够。如庆符镇从木村天然居门前为2022年耕地流出整改举证通过,但2023年并未栽种粮油作物。

 

优化耕地流出整改对策

 

强化耕地保护责任意识。一是层层压实责任。要深刻认识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违法违规用地处罚,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确保有序推进耕地整改恢复工作。二是加强政策传导。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平台并结合现场讲解等方式,广泛宣传国情国策、法律法规、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三是激发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要通过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农民的经济补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向广大群众普及法律、政策和农业生产科学知识,提高农业生产质效。

 

做好组织体系的有机衔接。一是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一方面,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规划等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另一方面,结合全县实际情况,按耕地保护工作“党政同责”的要求,抓好整改完成情况的动态跟踪监督工作,确保耕地流出整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完善相关制度。一方面,建立“镇、村(社区)、组”三级监管网络信息系统,将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到村、组,调动驻村干部、村干部、网格管理员等力量,随时掌握耕地动态信息,抓好耕地流出整改工作;另一方面,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耕地保护作为刚性指标纳入各镇和县级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对耕地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通过“两书一函”的方式督促提醒,对工作推动有力、整改成效突出、按时完成任务的镇,根据整改达标的耕地面积作为资金拨付依据,由县财政专门划拨资金,兑现奖补。三是提高政治站位。各级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耕地保护国情、国策的主题宣传和舆论引导,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图斑分类施策,强化整改推进,确保完成下达的整改目标任务。

 

强化耕地流出整改要素保障。一是整合各方资源保障资金供应。除由县财政下拨专项资金外,还可通过融资的方式,以银行贷款解决补贴资金不足的问题,切实保障耕地流出整改补贴资金不拖不欠。二是强化业务培训。一方面,通过开办乡村自然资源大讲堂,对干部群众进行政策理论培训,学习耕地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将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印制成册,分发到各镇各部门,确保工作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要让干部熟练运用耕地流出整改的相关设备设施,掌握拆除复耕的评判标准以及各类用地手续的办理要求,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反复整改。三是因地制宜,耕园统筹。对占用一般耕地的图斑优先采取恢复耕地并耕种,确实无法组织复耕的纳入耕地进出平衡,稳妥有序推进茶园、桑园、果园等复垦为耕地,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取缔低效园地,保障耕地数量。

 

加大复耕土地动态监管。一是多措并举保障持续性种粮。一方面,对有劳动力的复耕群众,可以通过政府免费提供粮食种子、肥料、秧苗,激发农村闲置劳动力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复耕后无人耕种的土地,要积极探索实施公司化模式进行耕种,将耕地和林地保护责任落实到公司。二是注重复耕土地培肥改良。一方面,安排专人对复耕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疏通相关田间小路和农田排灌系统,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开展绿色有机种植,采用畜禽粪便等资源转化的有机肥方式改良土壤,不断地提升土壤环境和土质。三是抓好末端落实,及时追踪和管理。要切实加强已整改地块的后期管护,安排专人对已举证通过的土地进行长期追踪,坚决防止已整改地块再次出现种树育苗等问题,锚定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何利沙 中共高县县委党校讲师)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