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7期

【专家智库】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江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2024/07/05 18:04  作者:贺银娟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7月  阅读量: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国家、省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等,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完善各种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各级各类服务体系,江西省民营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助力江西省“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实现。目前,民营经济已占江西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政府财政税收、稳就业和保就业、激发市场活力及创新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江西省民营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

 

  江西省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一是民营企业成为江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截至2022年上半年,江西民营企业数量已达到112万家,全省民营企业百强名单入围门槛提高至25.8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也由2012年的724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8331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也提高到61.9%。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贡献率达74.4%,拉动全省工业增长5.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到235.01亿元,江西共有6家民营企业上榜。2021年,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达到38.18亿元,为10年来最高值,比上一年增加12.29亿元。2021年度,江西省民营企业100强营业收入总额跃升至10751.76亿元,比2020年度的9005.47亿元增加1746.29亿元,增长19.39%。江西省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加强,已成为江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二是民营企业对全省税收贡献稳步增长。据统计,2021年,江西省非公经济上缴税收3037.6亿元,占全省税收金额总数79.4%,比2012年增长1873.6亿元,增幅达160.96%。2021年从纳税总额看,江西省上规模民营企业纳税总额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趋势。其中,491家上规模民营企业共缴纳税收291.5亿元,户均0.59亿元,比2016年户均增加0.04亿元。

 

三是民营企业为全省稳就业和保就业不断出力。截至2020年底,江西省共有4121家民营企业投入帮扶资金37.3亿元,帮扶5645个乡村,带动54.2万名贫困人口增收致富。2020年度江西民营企业100强提供就业岗位38.52万个,高于2019年度的35.27万个,为落实全省“六稳”“六保”政策措施、推动江西省就业工作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就业人员工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20年江西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886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7%。2021年江西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26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6.8%。2022年江西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5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实际增长1.1%。

 

四是民营企业成为全省创新生力军。调研发现,2019年江西民营企业100强中有63.9%的企业已经在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研发投入规模占总收入5%以上的企业就达到13.4%。到了2021年,全省参与填报数据的554家规上民营企业中,关键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与研制的有461家,占比83.21%。

 

系列激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效应显现。近年来,江西省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如降本增效“30条”、助企纾困“28条”、稳经济“43条”等,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

 

一是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主力的地位不断稳固。截至2022年年底,江西民营企业数量已达到115万家,拥有各类经营主体482.68万户,同比增长19.93%,已然是全省经济市场主体的主力军。江铜集团以4574.2亿元营业收入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6位,较上年前移12位。营业收入及利润均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提升,彰显了江西省头部民营企业规模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是财税金融双向发力,民营企业发展解忧纾困落地见效。2022年3月,江西省财政厅提出二十条组合式财税政策举措,为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提供“真金白银”支持,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为市场主体办理新增减税退税缓税(费)1104.3亿元,其中留抵退税444.4亿元,降低、缓缴各项社保费44.6亿元,减免房屋租金5.4亿元。积极推动支付服务减费让利,减轻中小商户和企业经营成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2022年,全省银行机构支付手续费让利3.6亿元,其中江西特有降费举措让利4166万元,惠及128万个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三是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底,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7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0家,各地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速连续3年达50%以上,2022年申报企业数量近3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力强,数控化水平高,发展韧性足,为全省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提供了坚强支撑。

 

四是民营企业外贸业务表现稳定。2022年,江西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5109.16亿元,同比增长40.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个百分点,占江西省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7年的66.72%提高到76.11%。与此同时,2022年江西省民营企业出口927.42亿元,是2017年2.93倍,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7.09%,比2017年提高了17.3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依旧稳固占据外贸第一大主体地位,同时表明江西省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有了显著提升。

 

  江西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国际经济环境。一方面,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认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将会使许多国家在2023年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另一方面,受疫情、俄乌冲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危机,乃至供应链进一步中断、需求被抑制的可能性,引发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和重构导致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江西省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平衡,使外向型民营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了全省民营企业向国际市场行进的步伐和扩张的发展形势。

 

国内经济环境。一是国内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特征。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转变为创新驱动型。资源环境的制约日渐趋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对企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打破了民营企业缓慢调整的平衡,一定程度上形成长期的发展压力。

 

二是民营企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适应,导致其短期内发展被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对民营企业提供高质量产品或服务的要求提高,需求侧改革需加快调整。加之当前群众消费意愿和能力降低,地方偿债压力上升,影响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使部分民营企业家在投资经营策略上更趋保守审慎。

 

三是融资难、贵、慢问题仍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经济波动对其经营产生显著影响。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双重压力下,民营企业融资能力减弱现象愈发突出。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易采取过度避险行为,对民营企业融资持谨慎态度,严重阻碍了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人才缺失。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则是第一要素。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的政策,但在引进人才工资薪酬、职称评定、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加之中西部城市的人才流失现象相对严重,导致中西部城市民营企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难度相对更大。

 

  江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减税降费激发活力,民营企业减负增效“轻装跑”。一是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宣传,使企业及时了解和用好政策。二是继续实施更大规模减税,减轻社保缴费负担,确保政策精准落地。三是依托“赣服通”平台,精准推送政策,创新兑现机制,完善跟踪评估,确保政策真正落地,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真正地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民营企业切实享受到减税降费带来的好处,实现民营企业减负增效“轻装跑”。

 

深化“放管服”改革,民营企业松绑除障“助力跑”。一是精准“放”,优化市场准入环境,落实“容缺审批+承诺制”改革,取消无法律依据的审批事项,清除准入障碍。二是科学“管”,提升监管效能,协同推进科学精准、审慎包容与最严监管,融合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机制。三是用心“服”,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一窗服务、一网通办”,构建综合服务平台和政务驿站,推进“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实现政务服务“免证办理”和“无感通办”,压缩审批流程,提升效能。借助“惠企通”等平台,精准兑现惠企政策,加强调研走访,培育民营企业品牌,真正做到用心用情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让民营企业真正享受到实惠,为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跑”。

 

打通金融通道翻融资“高山”,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加速跑”。一是政府部门需增强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责任感,精准摸底建账,打破信息壁垒,落实优惠政策,充裕现金流,注入“金融活水”。二是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建立健全授信、考核、倾斜机制,优化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政策,降低融资成本与风险,加快普惠金融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企业应积极主动,破除“等靠要”思想,精细谋划,诚信经营,构建良好银企关系,推动政银企同频共振,实现互利共赢,打通金融通道,实现翻融资“高山”和快速发展“加速跑”。

 

转型升级助腾飞,民营企业从“跟跑”到“并跑”“领跑”。民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轴,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以赢得市场竞争与效益优势。同时,应深入推动数字化赋能,构建产业链与资源共享平台,引导优势企业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融入“数字江西”建设,开展技术改造与新业态开发,利用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云服务”,满足数智需求,助力高质量发展。此外,还需打造一批龙头民营企业,形成合理发展梯队,加快培育产业“链主”企业。最后,应积极开展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高国际知名度,实现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筑巢引凤构筑人才“金山”,民营企业“蓄力跑”。一方面应将引才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聚焦新兴产业集群,加大引才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政产学研用的人才流动机制,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民营经济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组织招聘活动,扩大人才储备,并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拓宽选才渠道。在人才留用方面,需落实优惠政策,创新服务载体,优化评价体系,完善人才规划,构筑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金山”,人才支撑民营企业 “蓄力跑”。贺银娟 江西科技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2023年南昌市社科规划项目“政策激励对南昌市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编号:YJ202326);江西科技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项目“推广政策调整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影响——以江西省新能源汽车销售为例”(编号XTCX2108]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