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7期

【典型案例】风光引领 会理绿色能源撑起一片天

发布:2024/07/05 18:55  作者:本刊记者 汪凯 黄世涛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7月  阅读量:

川西南山区、金沙江沿岸的凉山州会理市,光能、风能资源富集。近年来,会理市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和构建能源供应多样化格局的要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引领会理绿色崛起。截至2023年底,全市建成了装机容量65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和装机容量5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成为金沙江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走廊建设的强力支撑。

 

会理市布都光伏发电项目 .png

会理市布都光伏发电项目

 

禀赋优越  

支撑绿能产业

 

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等巨型水电站次第分布。这一片区,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水电基地。事实上,金沙江下游地区作为川西南高海拔地区,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高山峡谷的复杂地形,还形成了独特的风能资源分布。充分发挥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在水电资源丰裕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光伏、风能项目,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生产格局,对更充分地利用金沙江下游地区水、风、光资源,更有力地保障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布局的综合性清洁能源项目,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走廊,其意义就是通过在金沙江下游地区建设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发电设施,以及配套输配电网和储能设备,整合金沙江流域风能、光能、水能等多种清洁能源资源,形成完整的多能互补能源产业链条。

 

会理市布都光伏发电项目.jpg

会理市布都光伏发电项目

 

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走廊建设,为会理市工业绿色转型和结构优化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据了解,会理市属全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地区,年日照时数高达2400小时以上,有关测算显示,会理的光能资源理论储备量达每年百万兆瓦时级别,开发潜力巨大。会理的风能资源理论储备量也相当可观,特别是在部分山区和开阔地带,风速稳定风力较强,适宜建设风电项目,评估显示,全市风能资源理论储备量在数十万千瓦级别。

 

会理市陈家湾光伏发电项目 (2).jpg

会理市陈家湾光伏发电项目 (2)

 

基于风光资源丰富的自然禀赋和巨型水电站集聚的产业基础,会理将清洁能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制定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加快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步伐,推动了一系列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重点项目落地。此外,还积极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能源生产的转换效率和设备性能,帮助能源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多措并举  

推动资源转化

 

2021年底,会理市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将建设风电光伏“双百万工程”列入此后五年的重点工作,并明确了通过科学合理规划风电、光伏项目集中地区配套电网布局,推动清洁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力争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达到200万千瓦。

 

会理市陈家湾光伏发电项目.jpg

会理市陈家湾光伏发电项目

 

锚定“双百万工程”,几年来会理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环境,帮助能源企业提高竞争力。记者了解到,为加大对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力度,会理市设立了建设补贴、电价优惠等财政激励措施,以降低清洁能源项目的经济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清洁能源领域的开发和应用;通过提供研发资金、建设科研平台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通过建立完善市场化机制,鼓励企业参与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还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提高清洁能源项目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坚强的电网设施,是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确保电源能够“发出来,送出去”、将清洁资源转化为电能产品的关键。会理市为满足清洁能源发电的接入需求,加大了电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扩大电网容量,确保清洁能源发电顺利并网和稳定运行。还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提高了电网智能化水平,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增强了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会理市积极协调促进电网企业和清洁能源项目之间的合作,加强电网与清洁能源项目的对接,通过优化电力调度和分配,确保清洁能源发电的优先接入和优先调度,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会理市风力发电项目.jpg

会理市风力发电项目

 

随着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加强,会理市的清洁能源并网率得到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项目能够顺利接入电网,资源效益的转化得到了有效提升。

 

创新模式  

增强绿色效益

 

为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绿色发展中的作用,会理市积极探索“光伏+”的新型产业模式,推动清洁能源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光伏+农业”“光伏+旅游”等模式助推多方共赢。

 

会理市黎溪镇立足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区位优势实施光伏建设。记者了解到,黎溪镇黎州村分布式光伏电站总投资1.65亿元,占地600余亩、总装机容量20.06兆瓦。电站自2015年建成以来,日均发电8万千瓦时,年均上网电量2919万千瓦时,年均收入达到2500万元,每年向会理市税务局缴纳税款500余万元。电站生产运营过程中,还雇佣当地村民参与锄草、光伏组件清洗和场区维护等工作,每年为农民提供务工补贴100余万元。

 

会理市横山水库.jpg

会理市横山水库

 

光伏电站项目除了给当地政府和群众带来经济收益,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据测算,黎州光伏电站的运行,每年可节约标煤8271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万吨,减少灰渣等废料排放3000余吨,节约用水7.3万立方米左右。

 

电站运营方还积极探索“光伏+农业”,实施棚上发电、棚下种植农光互补发展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记者采访了解到,电站运营单位与当地开展合作,按照农光互补相关要求、结合电站土地实际情况编制了《豌豆撒播还田养地技术方案》《韭菜(韭黄)—秋大豆生产技术方案》,利用光伏场区内部分适宜土地开展农业耕作。通过先期土地培肥,目前电站土地已全部达到农作物生产要求。2023年,黎州光伏电站内已种植大豆等经济作物200余亩。(会理市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