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2期

【专家智库】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以云南省安宁市为例

发布:2025/02/06 20:59  作者:中共安宁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吴明辉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2月  阅读量:

“现代化”是现代国家寻求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目标要求、路径步骤,为安宁市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示范区提供了根本遵循。

 

现实基础

 

安宁市位于滇中高原的东部边缘,总面积1321平方公里。安宁距昆明32公里,是昆明通往滇西8个地州,并经畹町直接与缅甸相连的交通重镇。近年来,安宁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优先”“工业立市”“昆安融城”“共同富裕”四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示范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实力强劲。一是经济综合实力行稳致远。2023年,安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16.55亿元,比2022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9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36.81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257.14亿元,同比增长7.0%。2023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16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33.09亿元,同比增长15.4%。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53元,同比增长3.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4元,同比增长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3元,同比增长6.9%。在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中,安宁市排名第73位,较上一年提升6位。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是安宁市的支柱产业,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662亿元,绝对值在2022年、2023年连续稳居云南省第一。这一成就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安宁市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卓越,成功吸引多个重要项目,签约项目投资额及数量都大幅增加。安宁市在2022年产业园区中取得较好成绩,排名在昆明市18个开发区中第一名。

 

产业基础扎实。一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安宁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23年,安宁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2.59亿元,同比增长4.0%,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二是现代工业势头强劲。目前,安宁市形成了以冶金、石化、盐磷三大传统产业为基础,在绿色石化、冶金、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总产值持续提升,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完善,规上工业企业达144家,实现了产业布局从散到聚、产业平台从弱到强、产业门类从少到多的系统性转变。三是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安宁市在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方面也有显著的进步。以旅游产业为例:在安宁市,目前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特色小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云南省级旅游名镇、2个云南省旅游特色村、3个云南省旅游名村、2个昆明市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及90家发展特色民宿及客栈,其中有5家被评为国家级丙级旅游民宿。

 

改革创新成果丰硕。一是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和试点,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深化改革中,安宁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综合实力的新突破。通过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提出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探索工作方法,建立立体作战体系,安宁市成功打造了多个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并推进了大健康、商贸物流等产业集群的发展。这些措施不仅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方面发挥了作用,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整体实力。同时在深化改革中特别注重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例如,城市医疗合作体实践案例入选全国优秀创新成果展,安宁市成为云南省首个实施户籍人口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城市,农村人居环境连续3年在昆明市排名第一,同时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荣誉。这些进步不仅提高了广大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增进了城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此外,在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全面从严治党等领域持续推进改革,成效显著。在城市开放发展方面,安宁市成功申报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多个项目落地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等,促进了城市的开放合作和经济发展。二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安宁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通过推行 “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措施,大幅简化企业注册、项目审批等行政流程,缩短办理时间,降低企业成本。为吸引企业入驻和扩大投资,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包括减税、提供财政补贴、给予土地使用优惠等。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安宁市在基础设施领域加大了投入,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环保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不断完善行政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助力企业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安宁市按照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实施道路、通信及水电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及旧城改造、城市景观提升工程,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二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三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市教育基础教育水平达到国家义务教育要求,医共体实践获选全国优秀创新成果,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实施路径

 

聚焦安宁市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创新驱动等方面的挑战,安宁开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践路径。

 

明确战略目标,高位推动发展。安宁市基于本地区发展优势,制定了打造云南县域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显示了安宁市具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历史责任担当。通过规划整体路线和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安宁市确立了发展目标和方向。

 

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经济支撑。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安宁市一直坚持着“着力发展产业、重点支持工业”的策略,特别侧重于培育绿色石化、冶金、新能源电池材料、大健康、商贸物流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新兴产业,例如新型能源、创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推动各行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产业协同融合,打造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着力科技创新。一是加强技术创新。要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增强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型企业不断提升研发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实力。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科技研发,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招引高水平项目。安宁市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高水平项目入驻。要建立起高水平的项目储备库,确保项目先存一部分、签约一部分、启动一部分、生产一部分、扩资一部分。同时要突出以商招商,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和关键链条企业。要强化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重点评估项目的执行情况,提高项目的签约率、实施率和资金投入比例。要持续发力培育一个健全、成熟的市场。三是培育本土企业,不断壮大本土企业实力。要结合本地发展规划和未来市场需求,着力支持本地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通过实行“专注独特全新”的企业培育计划,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始终坚持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不动摇,注重提高企业质量和工程项目,促进本地民营经济的加速发展。

 

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立足实际,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安宁经济发展的活力。要积极推动街道明责赋权扩能工作,探索县域率先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为项目建设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同时树牢创新驱动理念,坚持向创新要动力。要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引入创新人才,并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继续全面推行“三个1%工作法”,不断完善“就近办”“上门办”“企业帮办代办”服务举措。通过引入“审批容错”和推行标准化出让等改革举措,有效压缩了审批周期,提升了审批效能。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全方位、全链条保障服务。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和设立特定服务点等措施,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企业稳健发展。

 

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一是加快城市建设。专注于公园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等方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公园城市。

 

二是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兴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有效丰富了城市基层数字治理的“工具箱”,以数据技术赋能驱动基层治理已成为共识。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拓展应用服务场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积极探索推进智慧街道建设,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及公共服务,通过数字赋能着力提升社区治理智慧化水平,展现多样化的数字治理模式新图景。

 

注重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宁市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比较全面的受教育机会;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加快互联网医疗、医药平台与当地医保系统的互联互通,鼓励线上线下医疗机构融合发展,同时强化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医药服务平台大数据在医保基金监管中的作用;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大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和落实力度,优化及健全养老领域的税收政策,将养老机构纳入城市规划。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鼓励民间资本共建养老机构,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及运营中。从而努力让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内涵更丰富,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绿色发展,守护生态环境。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实施水环境治理“九大工程”和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等措施,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引导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倡导市民绿色生活方式,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