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2期

【调查研究】特色专业镇 助力山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2025/02/06 22:27  作者:牛川 任建姝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2月  阅读量:

[摘要]  县域经济是山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快慢直接影响山西整体经济的发展。特色专业镇是山西提出的集群经济发展新模式,旨在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带动就业富民,能有效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单一、人口流失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促进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进而助力山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  2022年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科技创新对山西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助推措施及建议研究”(编号:202204031401178)

[作者单位]  山西省科技情报与战略研究中心

 

县域经济是山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快慢直接影响山西整体经济的发展。自2022年起,山西以县(市、区)为基本地理单元,大力发展特色专业镇集群经济,充分挖掘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历史传统优势,推动特色产业集聚、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带动就业富民、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山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山西全方位转型发展。基于此,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深入研究山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充分利用特色专业镇在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人口增长、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优势,探索特色专业镇助力山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县域经济

特点及特色专业镇发展状况

 

山西是全国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共有六大煤田和五个煤产地。全省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在117个县(市、区)中,有92个县(市、区)有煤炭资源分布。煤炭产业是山西的支柱产业,也是山西县域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山西县域产业结构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主导产业是煤炭产业和与煤炭相关的资源型产业。此外,山西县域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蕴含着极大的经济价值。大同云冈石窟、晋中平遥古城、运城永济鹳雀楼等文物古迹遍布全省;浑源北岳恒山、壶关太行大峡谷、吉县壶口瀑布等自然景观鬼斧神工;清徐老陈醋、汾阳杏花村汾酒、平遥牛肉和太谷饼等特产历史悠久、享誉全国。

 

2022年,山西开始大力发展特色专业镇集群经济新模式。截至2024年5月,全省共认定了18个省级重点专业镇和119个市级专业镇,共覆盖全省99个县(市、区)。经过两年培育与发展,特色专业镇在助推产业转型、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带动就业富民、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据《2024年山西特色专业镇发展报告蓝皮书》数据,2023年18家省级重点专业镇产值1028.3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额141.1亿元,净增规上企业38户,规上企业总数达到418户;新增市场主体1533个,总数达4731个。2023年全省74个市级重点专业镇总产值突破1599.3亿元,实现营收1447.3亿元。

 

山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山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对煤炭产业依赖度高,人口流失问题严重、人力资本储备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产业融合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山西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县域产业结构单一,对煤炭产业依赖度高。山西省91个县(市)80%的产业结构仍以资源型(煤炭)产业为主。县域经济对煤炭产业的高度依赖,导致县域资源不断向煤炭产业倾斜,进一步挤压了非煤产业的资源投入。造成县域内非煤产业发展缓慢,无论规模、税收、产值等方面都无法与煤炭产业相比。而非煤产业的弱势与煤炭产业的“一家独大”,又加剧县域经济对煤炭的依赖。以2023年山西GDP十强县为例(详见表一),7个县区主导产业与煤炭相关,其余为资源型产业。

 

表一:2023年山西GDP十强县主导产业.png

表一:2023年山西GDP十强县主导产业

 

县域人口流失问题严重,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在中部六省中山西人口数量本就最少,单一的产业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口的流失。据统计,2023年末,山西就业人员总数为1704万人,其中煤炭行业的就业人员仅仅100万人。因资源型产业无法容纳太多人员就业,山西人口向外省大量流出成为必然。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底山西常住人口为3491.5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减少了79.6万人,是中部六省唯一人口流失的省份。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93个县(市、区)人口呈减少状态,人口增加的24个县区也是地市中心城区或经济表现较好的县区。山西各县区大量人员流出,尤其是青壮年及高学历人才的外流,使得山西县域产业发展缺少劳动力、县域消费市场缺少消费者,造成县域经济活力严重不足,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资源利用不充分、产业融合度低。山西县域除煤炭资源外,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生态资源,文化底蕴深厚、经济价值大。但是,县域内优越资源未进行充分、合理开发,没有转化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力。例如,怀仁陶瓷专业镇企业数量众多,但品牌影响力不足、款式与花色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与迭代,没有与怀仁市丰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挥资源互补优势。上党中药材专业镇所在的平顺县,除中药材资源丰富外,还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通天峡、赤壁悬流、天脊山等景色优美,让人流连忘返。中药材专业镇并未将中药材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发挥中药材产业的观赏与旅游价值。同时,平顺文旅产业中中药材元素也相对较少,使得优质资源未形成发展合力。

 

特色专业镇助力县域发展的有效路径

 

特色专业镇有助于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市场主体倍增、拉动就业富民、带动乡村振兴,是破解县域产业结构单一、对煤炭依赖度高、人口流失严重、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的有力推手。

 

特色专业镇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多元,减少煤炭依赖。产业发展是特色专业镇发展的关键与核心。特色专业镇产业类型多样(详见表二),包含制造业、特优农业、特色轻工(工艺美术)等领域,除种植、养殖和铸造等传统民生产业外,还涉及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虽然,现阶段特色专业镇主导产业与煤炭产业相比,整体产值规模和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度还较小,但特色专业镇发展促进了县域产业多元发展。县域产业多元化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还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增强抵抗风险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积沙成塔、聚星成火,特色专业镇的发展将有助于减少县域经济对煤炭产业的依赖,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表二:特色专业镇产业领域.png

表二:特色专业镇产业领域

 

特色专业镇可缓解县域人口严重流失现象。特色专业镇是集群经济的基本形式,在推动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同时,可以创造大量岗位吸纳人口工作就业。一是企业创新与研发,需要引进与培养大量科研人员。二是企业运营与销售需要大量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是企业生产与制造需要数量庞大且稳定的熟练工人。四是特色专业镇发展带动周边快递、餐饮、保洁等第三产业发展,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吸纳县域居民就近就业。特色专业镇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稳定县域人口基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口保障。以2023年18家省级重点专业镇为例(详见表三),各特色专业镇都集聚着数量众多的企业,带动当地居民大量就业,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县域人口严重流失问题。

 

表三:18家省级重点专业镇2023年产值.png

表三:18家省级重点专业镇2023年产值

 

特色专业镇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特色专业镇发展有助于促进县域的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等资源融合发展,推动产业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潜在的经济价值,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产业+文旅”发展新方式。一方面,推动太谷玛钢、杏花村汾酒、怀仁陶瓷等特色专业镇完善展示中心、接待中心、体验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沉浸式产业旅游,宣传介绍特色专业镇的产业特点、产品性能、企业文化等,促进特色专业镇绿色、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县域文旅产业加入特色专业镇元素融合发展,共同发挥资源优势。2024年爆火的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36个取景地中,山西独占27个,涉及22个县(市、区)的28个特色专业镇(详见表四)。不仅为山西文旅带来巨大流量,也是特色专业镇发展的良好契机。特色专业镇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推出“特色产品+文化元素”的个性化产品,例如带有“黑神话:悟空”元素的陶瓷、推光漆、澄泥砚等文创产品。不仅让游客获得更好旅游体验感,还展示了山西特色文化魅力,对特色专业镇进行了有效宣传。

 

表四:《黑神话:悟空》山西27个取景地相关专业镇.png

表四:《黑神话:悟空》山西27个取景地相关专业镇

 

实践证明,特色专业镇是集群经济发展新模式,有助于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带动就业富民,能有效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单一、人口流失严重、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特色专业镇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县域产业多元发展、减少对煤炭依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减缓人口外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是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