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文山是资源宝地,但“资源经济”增长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在经济要素高度融合的今天,文山发展资源经济要做到资源与经济一盘棋,直面“资源诅咒”难题,用好用活市场这个关键要素,因地制宜选准市场潜力巨大的资源经济,如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文旅资源等作为突破口并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才能激活资源经济增长潜能,助力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关键词] 资源经济;区域经济;“三七之乡”;经济要素
[基金项目] 2023年文山州社科联研究课题“文山州大力发展‘资源经济’研究”成果,结题号:文社研〔2023〕020号
[作者单位] 云南省文山州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资源宝地,资源经济是文山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文山打造世界级“康养福地”“旅游热地”“精神高地”“兴业大地”的具体举措。在经济要素高度融合的今天,发展资源经济关键要看有什么“经济资源”,只有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资源,才是资源经济研究、挖掘、开发的重点。因此,文山当前亟需深挖潜力的“经济资源”包括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等农业资源,矿业资源、绿色铝等工业资源,文化、旅游、康养等文旅资源。
文山州重点资源经济发展现状
农业资源经济快速增长,2023年全州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综合产值352亿元,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456亿元,同比增长 14.3%。工业资源经济前景看好,全州共发现铝土矿、锌、铟等矿产66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3种的38.2%,占云南省已发现矿产157种的42%,2023年铝产业工业产值567.39亿元。文旅资源经济展翅欲飞,打造出国家5A级景区丘北普者黑,国家4A级景区广南坝美世外桃源、麻栗坡“英雄老山圣地”等举世闻名的文旅资源,2023年接待游客 4649.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504.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28.2%。
面临问题与发展机遇
发展资源经济瓶颈仍较多。一是农业资源经济问题突出,从微观层面看,优势特色农产品如三七、辣椒、蔬菜、畜牧业等近年价格多次大起大落,“资源诅咒”不仅存在而且发生周期呈缩短态势,道地药材仍然是量大质弱的产业,农业“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财政优势”期盼未能实现。二是工业资源潜力与发展预期还有差距,重要矿产开发不足与支撑弱化并存,除绿色铝产业等近年来有较大提升外,多数工业资源规模开发与集约化程度不高,优惠电价退出舞台和“双碳”政策可能增加水电铝等资源发展困境。三是文旅资源亟待深耕,体现文山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未能深度开发,旅游产业与文山特色农业体验、康养娱乐闲情、自然山水打卡等未能有机链接,“梦想文山、目睹文山、梦回文山、再来文山”缺少抓手,除核心景点外文山缺少外在观感和文化内核支撑。
蓄势待发,文山发展资源经济气势如虹。一是宏观环境催动资源经济一池春水,国家、省、州将发展资源经济作为重大经济措施并给予政策支持,为文山发展资源经济创造了条件。二是“精品出山”有潜力,全州农业龙头企业 67 户,“三品一标”累计认证(登记)536 个,46 户企业产品入选省级“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当前正全力推进100万亩高端稻谷基地、100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100万亩道地药材基地、200万亩辣椒基地、年出栏100万头肉牛基地等“六个百万”基地建设。文山还是三七、辣椒、八角、草果、八宝米、阳荷之乡,“精品出山”基础扎实。三是工业资源经济锋芒初露,文山是目前云南绿色铝产能最大的州市,约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全国的近十分之一,其他工业资源经济亦初显规模。四是文旅资源活力四射,喀斯特景观造就的丰富文旅资源与《桃花源记》古意契合,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跨入深度旅游、健康养生等全新旅游阶段,一个文山文旅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优化措施建议
资源经济一盘棋。数字时代,只有将信息传递的速度、消费市场的广度、产品质量的硬度与文山资源经济的深度、资源市场的温度、资源产品的热度有机结合起来,资源经济“一盘棋”目标才能实现。在主导资源发展上,目标是通过农业资源持续做大实现农民富裕、乡村振兴,通过工业资源提质增效实现财政增收、GDP增加,通过文旅资源将资源经济的各个支柱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在宏观统筹上,将具备开发潜力的经济资源纳入一个盘子统一规划,做到有分有合、有主有辅、布局合理。在发展目标上,短期目标一定是“跳一跳”才能够得到的目标,长期目标则需积极嵌入国家和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并借势突围。在重点工作上,按照整合大资源、谋划大项目、招引大企业、推动大发展思路,积极吸引行业龙头企业进驻绿色铝、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康养旅游、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以资源强产业、以资源拓市场、以资源换技术。
“资源诅咒”须重视。由于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副作用是“资源诅咒”的落脚点,所以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创新经济成为破解“资源诅咒”的重要参考,而全国统一大市场或能成为破解“资源诅咒”的重要利器。由于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极为重要,因此要精准选择优势资源项目、招引实力企业投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努力争取资源产品话语权甚至定价权、淘汰落后产能、避免区域盲目竞争等成为重要内容。稳定性主要指资源生产开发的有序性、资源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等问题,虽然实现稳定性的主要力量是市场,但可利用政府掌握的关键信息事前预判、提前预警、启动收储机制、释放储备物资等,确保资源经济稳定在合理期间。可持续主要从三方面着力:一是绿色发展,在狠抓资源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和谐、节约集约;二是规避制度扭曲,降低利益集团向政府寻租以获取资源控制权,避免“模式依赖”“路径依赖”;三是“动力”因素,尽快完善创新激励、进步奖励等正向激励措施,健全容错机制,从体系上解决“人”的脆弱性问题。创新经济指经济增长模式由数量型外延式向质量型内生式的过渡和转变,需科学处理好资源经济与创新经济、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等问题。
市场为主共发力。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发展资源经济不仅取决于拥有多少资源,而且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市场化程度,所以市场是资源经济健康发展的发动机、预警机、减速器,要主动作为处理好资源与市场、产品与市场的关系,做到资源和市场同时开发。在站位上,要有大局视野,立足资源消费前沿,保持对资源经济创新的探索之心,以问题导向将热的心和冷的头脑结合起来,做到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在内因上,将人才作为文山发展资源经济的基础工程,通过人才的内生动力实现文山资源经济从跟跑者、并跑者逐步成为领跑者。在路径、过程、保障等方面做到兼顾当下与长远、有为和无为,摒弃片面重视即时效应的功利观。在服务上,要打造过硬营商环境,建设亲清政商关系。
农业富民须“迈坎”。实现质量兴农,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要在规模上见效,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不断改善产业发展堵点难点。要在品牌上发力,以打造一流绿色食(药)品品牌为目标,提升特色产品品牌溢价、规模溢价、科技溢价水平,增强优势资源话语权。要在延链上用心,坚持“内强外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强化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要在农旅融合上倾情,将文山别具一格的农耕文化如三七种植、采七花、挖七等体验环节作为“旅游+康养+节日”创新内容,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农旅互动,让游客切实感受“只此一地”“只此一次”的文山体验。要在数字赋能上勇试,发展设施智慧农业、电商农业、数字农业,将文山打造成全国优质绿色现代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要根据农村“三资”特点,从政策帮助、项目扶持等方面着手,通过“小切口”带动大繁荣。要在规避风险上尝试,探索利用“保险+期货”,或期货工具等做好风险对冲。
工业强州敢为先。按照总量做大、结构调优、创新驱动要求,高标准规划工业发展空间布局,促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落细“绿色”理念,严格执行绿色勘查标准和规范,用活国家、省关于支持绿色矿山建设政策。要真正集约节约开发,对紧缺矿产实施鼓励性勘查开发,对优势矿产合理调控开发利用总量,对产能过剩类矿产严格控制新增产能。要做特做大优势资源,锚定铝产业千亿产值目标,全力打造以铝原料—电解铝—铝加工—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为一体的绿色铝全产业链循环链,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要优化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加优质产品市场占有率,健全竞争出让更加全面、有偿使用更加完善、事权划分更加合理、监管服务更加到位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
文旅搭台善创新。文旅资源是宣介文山的重要抓手,是联结文山资源经济的桥梁。要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前瞻性为抓手,统筹考虑喀斯特自然山水资源、康养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工业资源的分布、走向、潜力,将其放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考量、深耕、展示,通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等具体措施持续增温、保温,持续实现质的跃升。在市场拓展上,把大健康作为全产业链规划的核心,把产品创新作为全产业链规划的主要任务,积极探索三大产业互补相生、递进演变的发展模式。要点面结合打造全域“世外桃源”,在“点”上打造以核心景区、旅游小镇、生态公园等为载体的“满天繁星”,让游客体验文山走马观花、乘车赏景的快感,在“面”上将《桃花源记》古意通过各种创意耦合起来,搭建步步是景、处处皆花、时时宜游、甜美醉人的田园风光和资源美景。要构建别具一格的立体产业链,可设计基础产业链、核心产业链、红色产业链、康养产业链等多个层次,满足不同游客和产业发展层次需要。要做活文山资源经济的“点睛之笔”,“点飞”广南坝美世外桃源景区,“擦亮”丘北普者黑旅游度假区,“描红”麻栗坡老山旅游红色品牌,“做精”富宁驮娘江、文山老君山、广南三腊瀑布、西畴石漠公园景区等骨干景区,并与农业资源经济的文化内核、工业资源经济的观赏价值等有机联结起来,通过差异化建设释放文山文旅资源价值和资源经济活力。“酒好也怕巷子深”,宣介好文山文旅资源,构建系统性营销体系,针对潜力巨大的目标市场实施专项营销,持续开拓优质客源。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