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新邱区系辽宁省阜新市所辖行政区之一,位于阜新市东北端,地处辽西丘陵地带。阜新市是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新邱区是转型试点先导区。在转型振兴的道路上,新邱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不断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各领域改革和生态修复治理,为实现全面转型、全方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储能续航。
聚力产业振兴,提升发展实力
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战略基点,进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是一个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支撑。新邱区作为老工业矿区,在煤炭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多年来始终在打好产业转型突围战,寻找产业支撑点上下功夫。一是壮大工业经济。以阜新新邱经济开发区(省级园区)为载体,引进特变电工、三一重工等国内大型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链主企业落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形成。同时,加强精细化工领域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壮大精细化工小赛道头部企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上下游协同创新。此外,聚焦打造“北方纸都”品牌,大力推进造纸产业发展,集环保建材、余热发电、窑温造纸、纸制品深加工、电商平台销售的“全产业链”逐步形成。二是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快推动“头尾相连”,推进精品农业、肉驴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推动粮食增产,完成玉米单产提升工程2115亩,每亩增产约100公斤。扩展粮食种植种类,设立20亩甘薯种植试验田,培育乡村振兴新“薯”光。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绿鲜源为带动,在全区推广肉驴养殖,不断扩大肉驴产业效益。以打造财政收入“亿元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村”全覆盖为目标,统筹推进饲草项目、调味品项目等15个重点示范项目建设,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同时,发挥党建引领农业发展作用,设立党群共富责任区72个,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2个,组建跨村产业联合党委1个,带动村民累计增收230万元。三是发展多元化服务业。升级改造传统服务业,举办“赛事+活动”,支持老字号餐饮开设分店、做优品牌,激活消费增长点。探索废弃矿坑治理赋能乡村文旅产业新模式,依托南部山区资源禀赋,打造“自然风光游”“赛事+文旅”等特色旅游项目。同传媒公司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打造新邱品牌电商销售平台。立足现有物流园区,围绕巴新铁路等企业培育现代物流、农产品物流等新兴服务业。
抓招商跑项目,激发发展活力
重点项目是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和主引擎,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近年来,新邱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大、落地为要”的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持续建平台、优环境、抓项目。一是扩大有效投资。扩大有效投资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动力。新邱区立足“两区五地”建设目标,不断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全力推进在谈项目尽快落地、在建项目竣工投产、筹建项目开工运行。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紧跟政策导向,强化项目储备,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项目“笼子”和资金“盘子”。围绕重点产业项目,组织申报政府投资提级论证项目11个,上报省区域协调发展专项资金项目3个,上报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资金项目1个。二是提升招商质效。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新邱区突出重点产业,创建信息化“双招双引工作平台”,实现招商实绩考核公示和信息资源共享。组建10支招商小分队,走访100余次,在成都、杭州等地开展精细化工、高效节能专业展会招商,加快引进建设投产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及配套项目,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效,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实现新突破。三是提高园区能级。充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联合党委组建高效节能、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为发展注入红色动能。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做好要素保障,注重加强产业协作、强链延链补链,推动园区形成煤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特色鲜明的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格局。探索搭建集聚高效的产业发展平台,发挥平台以链引商作用和聚集功能,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提升园区发展能级,逐步放大“1+1>2”的合力效益,形成新的虹吸效应。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新邱区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稳增长上下更大功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从而以更大力度做好企业招引和服务工作。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党建引领,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拓展“党建+政务+服务”模式,打造丁香花红“党建+”营商服务品牌。健全政企沟通交流机制,梳理惠企政策79条,调整“办事不找关系”指南46项。深化综合窗口改革,设置综合窗口47个,编制进驻综合窗口审批事项要点,真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深化用好项目管家、政企直通车、“营商下午茶”等制度。二是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深化“领导包保”“双进双促”(即领导干部进项目、进企业;促进干部转变作风,服务企业发展,促进干部加强实践锻炼,提升素质能力)等制度,接稳用好下放权限,为企业实行全程代办制,手续办理期限比阜新市要求标准缩短22天,打造了审批服务“新邱速度”。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把准园区发展实体经济的功能定位,创新运营机制,优化用人模式,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完善园区考核评价体系,制发考核奖励方案,加大反映发展质量的指标在考核中的权重。深化园区放权赋能,完成区级经济管理权限向园区赋权工作10项。此外,进一步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财税金融等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健全完善事业单位高效运行机制。
修复治理生态,彰显发展底色
老工矿区的矿山修复与绿色发展,必然和效益结合,必须成为区域转型的动力。新邱区多年来持续探索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一是巩固提升环境质量。持续开展季节性、气候性大气污染防治,扎实做好夏季臭氧污染应急管控、静稳天气污染应对,全力守护“天空蓝”。持续做好秋冬季秸秆露天禁烧管控和散煤替代工作,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保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二是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有效改善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持续推进“全域苗圃化”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攻坚任务。压实河长制责任,推进重点河段河道清淤治理,完成河湖“清四乱”工作,加强溯源排查,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三是深化煤矸石综合利用。加强煤矸石山区域涉煤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服务保障煤矸石预处理中心建设,推进煤矸石“资源化+产品化”综合利用处置,促进大宗固废产业专业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本文系2024年度阜新市社会科学课题:新时代领导干部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4Fsllx005)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