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1期

【县域金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

发布:2025/01/07 17:43  作者:浦仕朝 浦美艳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1月  阅读量:

[摘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及储蓄利率的下降,我国居民对通过银行储蓄来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的意愿逐渐降低,因此,广大居民急需一种可以提高现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的金融产品。同时,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机制的改革及金融市场的不断演进都为网络金融、证券投资、保险服务等领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要对居民储蓄资金进行重新定位,着力推进银行经营转型升级,培养专业化理财人员,优化业务系统,创新理财产品,丰富服务内容,强化营销宣传,提供优质高效的理财服务,满足大众金融理财的需求。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  曲靖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人民银行师宗县支行

 

目前,欧美等国家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已很成熟,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三家银行占据了中国外资银行的绝大部分业务。他们利用其拥有的丰富理财经验、先进经营管理机制和国际化的资金运作渠道,以及在混业经营模式下拥有的多样化投资工具,在我国的外汇理财市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由于在投资回报率和投资品种上均有较大优势,外资银行在个人金融服务领域与中资银行展开了激烈竞争。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理财产品,但其主要功能基本就是三个方面:一是代缴服务类,如代理保险、代为兑换债券等,同时向顾客提供银行交易清单。二是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金融政策、股票市场发展等情况,分别为保守、稳健和积极各类型客户定制适合的个性化理财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储蓄债券、证券投资、外汇交易、基金、保险等。三是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一站式”金融服务,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感。如为客户使用信用卡或其他特定方式进行交易时提供折扣优惠或各类增值服务。但同一种类的理财产品,因各银行不同的服务理念与方式导致了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创新不足、产品单一。当前,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管理中,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单一、模式守旧问题突出。一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比较单一,而且大部分商业银行仍然还在沿用传统工作方式进行产品营销。二是商业银行在财务系统建设、组织结构、专业能力、预算编制、员工配备等方面方式简单、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各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而展开简单粗暴的竞争,从而加聚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激烈竞争趋势,各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忽视对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的说明。在营销个人理财产品中,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将风险警告视作“该金融计划所涉及的投资风险,仅能获取合同中明确承诺的收益,要谨慎投资”,而不会对客户主动披露风险的细节。产品风险的透明度不高,缺少对投降风险的介绍说明,导致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理财产品营销宣传不力。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营销方式相对单一,缺乏精细化的营销宣传策略。多数银行理财营销宣传主要以柜面、手机银行及电话营销为主要手段,方式简单、效率低下。有的商业银行大厅里虽然设置了理财宣传专栏、展台、视频,摆放了大量的宣传手册、资料,但并没有安排专门工作人员现场解说,全凭客户自行查阅,导致宣传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缺少专业理财人员。目前,各商业银行通常以大堂经理或临柜人员兼岗理财专员,他们没有娴熟的营销服务技巧,缺乏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经常同时面对几个不同类型的客户,导致他们面对客户的咨询常常答非所问,或者完全不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而诱导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最终往往是不欢而散,甚至引发后续纠纷。

 

忽视普通大众的投资需求。目前,在投资理财领域,商业银行往往只关注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客户而忽视了对一般客户的关注,导致客户基数增长缓慢。从短期来看,关注大客户投资理财需求,让其加大投资为银行带来收益本无可厚非。但从长远来看,大客户也不可能是永久的大客户,一般客户也会成长为大客户,只有从对一般客户进行关注做起,让其逐步认同、信任银行,信赖银行产品,其后才会成为银行真正的大客户。

 

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

 

加快经营转型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内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将日益密切。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全力推进自身业务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加强和其他金融同业机构的合作,互助共赢,实现产品和收入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采取客户细分策略,充分挖掘、利用好客户需求,针对不同层面客户量体裁衣开发理财产品和方案,打造优质品牌,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从而加大客户黏性与依赖度,增强产品的影响力。

 

培养专业理财人员。在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的今天,服务能力与水平是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服务的关键就在于人。因此,商业银行要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让员工及时更新理念与技术。同时,要加强业务研讨交流,相互学习借鉴;要深化产教融合,与学校共同培养理财专业应用型人才。

 

优化业务管理系统,提升营销宣传效率。科技发达的今天,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是大部分客户认同的银行服务方式。因此,商业银行要认真开发利用网络银行资源,通过拓宽服务范围与深度、优化服务界面与系统设置等方式来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要借助互联网、移动金融等技术,拓展线上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特别是需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

 

创新服务方式。目前,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重视有限,顾客大多通过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来获取有关产品信息,并进行投资支付。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商业银行要想客户之所想,突破时空限制,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为顾客提供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紧跟政策导向。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监管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已从“一行两会”时代迈入了“一行一总局一会”的全新时代,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将更加全面系统。2018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积极主动作为,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增强自身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一方面,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商业银行要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先进经验,加速产品创新升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品牌产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兴起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商业银行更要加大科技投入,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银行的高质量发展。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