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石棉县位于雅安市西南部,大渡河中游,地处雅安、凉山、甘孜三市(州)交汇地带,是内地通往云南、西藏两省区的重要通道,素有“民族走廊”之称,是全国唯一以矿命名的县,始建于1952年。辖区面积2678平方公里,辖8乡3镇1街道,总人口11.4万。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48亿元,同比增长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5亿元、增长0.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1%;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连续4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成功创建全省生态园林县城、全省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县,成功复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石棉县城全景
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驱动经济新飞跃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特色农产品和林业发展。围绕黄桃、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新业态持续发力,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92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0%,位居全市前列。
石棉县竹马化工园区
壮大工业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稳链”为抓手,围绕清洁能源、金属和矿物材料、绿色化工三大产业形成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围绕碳酸钙、绿色磷化工、稀贵金属等“链主”产业绘制9幅“产业树”全景图,精准招商。共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7家,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5%,累计实现工业税收7.21亿元,占全县税收79.27%,税收贡献巨大。
加大招商引资、消费业态培育力度。坚持推进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的服务业发展新业态,以六大龙头景区建设为载体和骨架,加快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5.22亿元,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291.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71亿元。
扩大投资,增强发展动力
工业生产
围绕主导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补齐和延伸产业链,大力招引磷化工、碳酸钙、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项目。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18.73亿元,2024年以来新签约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33.09亿元。实施专班化推进,加快推进老鹰岩水电站、G662线石棉段等141个重大项目建设,共完工33个,完成投资68.9亿元。其中,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4亿元、33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8亿元。抢抓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机遇,加大项目、资金争跑力度,促进更多的中省预算内项目、债券项目在石棉县落地建设,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3.43亿元。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潜力
持续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巩固提升“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县通过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共认领政务服务事项7419项,材料减免率51.58%,时限缩短比例86.26%,一次办事项占比100%,网上办事项占比98.85%,马上办事项占比72.75%,全程网办率88.90%。同时,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全县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
抓就业保民生,激发经济活力
始终把群众的就业问题放在首位,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人员和“9·5”泸定地震受灾人员,共兜底保障脱贫户、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人员、因灾就业困难人员3111人实现稳定就业。同时,开展“送岗下乡”专项行动8次,提供岗位2600余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84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4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7人。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