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1期

【典型案例】创新机制 新津区营商环境可感可视可及

发布:2025/01/07 17:07  作者:本刊记者 吴至明 周淼葭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1月  阅读量: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经营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有利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近年来,成都市新津区立足擦亮“中国民营经济摇篮”品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牵引,探索建立“服务增效”攻坚机制、“梯度服务”企业机制、“创新创优”工作机制,着力构建让企业和企业家可感、可视、可及的优良营商环境,其做法获评四川省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1

新津城市图  新津区发展改革局供图

 

精准画像

开启服务新模式

 

“新津区的工业主要聚焦在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个板块。”新津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当代县域经济》记者。由于企业数量多、类型不一,往年总有许多企业对当地政策理不清,导致“一团乱麻”,因而出现政策“不易找、申报难、兑付慢”等痛点问题并逐渐演化成普遍现象。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新津区通过建立完善政策、企业数据库,搭建惠企政策智慧服务平台,重构惠企政策申兑流程,实现了从线下“企业找政策”到线上“政策找企业”的切实转变。

 

“首要是构建政策画像。”该负责人说,新津区系统地梳理了区本级惠企政策,按照政策支持标准、享受条件、申兑方式等进行颗粒化拆解、归类贴标签,形成政策画像,同步对相关政策表述进行图文解释,方便企业查询、“读懂”政策。

 

新津区政务大厅  新津区发展改革局供图.jpg

新津区政务大厅  新津区发展改革局供图

 

“其次是形成企业精准画像,这个工作量对我们来说非常大。”该工作人员回忆说。当地通过上级数据回流、部门上传和补充采集等方式,建立起了全区4.5万户经济主体数据库,收集汇聚企业信用评价、许可资质、经营指标、法人信息等基础信息,并结合国家、地方标准等内容创建企业标签,形成了法人基础数据库。同时,对新津“四上”企业名单和过去几年来享受过惠企政策的企业名单进行融合排重,形成重点企业名单,收集创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上”企业、A级纳税人等78个标签,最终形成了企业精准画像。

 

新津区政务大厅日常工作情景   新津区发展改革局供图.jpg

新津区政务大厅日常工作情景   新津区发展改革局供图

 

“最后就是推动两者智能匹配了。”该负责人继续介绍,这一步相对轻松,将“政策画像”和“企业画像”数据都统一纳入“智慧新津”数据中台统一管理,再根据双方画像信息进行智能匹配,将匹配结果自动推送至企业,以此实现“企业零跑路、政策精准享”。

 

直达快享

企业受益好评不断

 

新津区以务实管用、便捷高效为原则,同步开发移动端和PC端,创新推出10余项便利功能,全方位服务企业,受到当地企业的一致好评。

 

位于新津区工业园A区的四川革震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革震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检验、监测、安装、更换和售后服务为一体,致力于研究建筑减隔震技术及桥梁构件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博物馆、应急指挥中心、公路桥梁、新建住宅、老旧建筑加固等抗震领域。记者在该企业生产厂房内看到,各种类型的阻尼器、建筑隔震支座、抗拉拔装置等产品正被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着机器生产出来。

 

火热的生产场景折射出企业出众的生产效益,从2021年正式在新津区投产运营到2024年底,革震公司每年的营收以20%30%的速度攀升,且这一上升势头还在继续。

 

“我的一大感受就是很快、很便捷。”革震公司副总经理王利丽说。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要申报办理的项目就越来越多,这在以前就会有一系列的繁琐程序,但是自从新津推出“免申即享”后,不用企业操心就能办理好。

 

革震公司生产车间  周淼葭 摄.JPG

革震公司生产车间  周淼葭

 

济通公司生产场景  周淼葭 摄.JPG

济通公司生产场景  周淼葭

 

革震公司在2023年成功申报为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新津区的政策可享20万元奖励。王利丽以此为例向记者说明,这在过去就需要企业先吃透政策,在资料表上填写好基础信息去申报,将认定的文件证书上传之后等待审核,审核通过,政府部门进一步上会讨论,通过之后才会拨付款项。

 

“这个周期很漫长,特别是前期提交的资料没错还好,如果有疏漏被返回要求修改后重新上传申报,耗时就更久了。”王利丽说,不仅是时间问题和程序繁复,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现在,不用我们做任何的申报,企业的名单就直接通过科技手段传到数据库里了,通过‘免申即享’平台就能把奖励的钱拨付到企业了。”

 

除了“免申即享”,王利丽还对“易申快享”赞不绝口。以前,企业申报每年只有两次集中申报,一旦错过就要等到下一个周期,现在是全周期随时都可申报,企业达到条件符合项目规定,随时可以申报,5个工作日后就能出审核结果。

 

政务大厅“一件事”专窗服务企业  新津区发展改革局供图.jpg

政务大厅“一件事”专窗服务企业  新津区发展改革局供图

 

无独有偶,距离革震公司不远的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津区的老牌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与优化深有体会。在该公司生产厂房入口右侧是一整面荣誉证书陈列墙,彰显着企业这些年所取得的辉煌战绩。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公司的年收入从最开始的两、三千万元到如今的两个多亿,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并入选四川省瞪羚企业。

 

与革震公司主要经营建筑房屋的减隔震产品不同,济通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桥梁支座、桥梁伸缩装置等。济通公司总经办主任张金良告诉记者,“新津的营商环境确实不错,利企政策很多,企业得到的实惠也很多。”

 

他特别提到,新津正在上线的五部门联合审查的一站式模式,让企业从疲于应付不同部门的检查中抽离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中。

 

“五部门包括环保、经济、安全应急、市场监管、消防等方面的部门,现在刚刚开始。”新津区发展改革局工作人员补充解释,这也是应企业诉求而采取的新举措。

 

“事事有回应”也是新津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记者走访到的企业都对这一点表示非常满意。除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当地政府还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精准解决企业的各类难题。为此,新津区积极搭建多层次政商沟通平台,创新推出蓉易见·政商恳谈会、蓉易见·津商茶叙、周三企业服务日,以及区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等系列举措。

 

在高效率机制保障下,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新津区经济发展活力勃发。据统计,新津区2024年上半年实现GDP同比增长5.9%,位列成都市第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位列成都市第三。2024年4月9日推行“政策找企业”新模式,到9月初已累计兑现9900余万元,惠及企业300余家。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