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芦山县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安排,深入实施“一县一城示范统揽、两极三园联轴融圈、全域多点协同发展”战略,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向“新”求变,向“新”而行,全县经济发展呈现新变化、新气象。
芦山县城全景
循“新”出发
川藏中药材协作基地建设初见效
依托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芦山县围绕延链补链强链,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马蓝、黄柏、杜仲、川牛膝、毛慈菇等中药材,全县禾本、草本、木本药材种植超过6万亩,具备一定规模。另一方面,在迅康、森隆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寻求技术创新,在食药品加工“深”字上下功夫。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合作等模式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迅康药业与厦门大学合作建立研发中心,与重庆太极实业合作建设了国药太极集团虫草产业基地。芦山县已逐渐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特色饮片、食品及保健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用“新”培育
智改数转驱动工业焕新发展
“智改数转”推动企业降能耗、提效率
芦山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在产业转型中注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大力鼓励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面对面帮助企业“把脉问诊”。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已完成“智改数转”诊断达23家,9家企业正在实施数字化转型,累计投入资金7.1亿元。传统纺织行业方面,以雅安圣善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纺织企业,通过企业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改造,能耗有效降低20%,用工较全国平均水平节约52.3%,生产效率提高了90%,并被纳入全省“智改数转”典型案例。锂电新材料产业方面,四川瑞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芦山县首家锂电企业,利用WIP系统自动计算出相关绩效,建立了一套生产数据库,形成一货一条码、一货一数据。同时采用ERP系统用于生产调度,SPC系统用于产品质量的把控。园区实现实时监控现场生产情况与i-Neuron综合过程管控平台理想配合,打造高效节能、稳定安全的生产环境。
凭“新”而变
农文旅集聚发展融出新业态
鱼跃龙门智慧水产养殖基地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旅资源,芦山县按照“联轴融圈、强工筑链、稳农兴旅、优城美乡”工作思路,加快构建“一核一心两极三线”全域旅游新格局,着力让城市更富魅力、更具活力。处在进藏咽喉要道上的飞仙关镇,登上狮子山可以鸟瞰全局,可以在318.1咖啡馆和胶囊酒店休憩小叙,“年轻范”吸引大批游客驻足。鱼跃龙门智慧水产养殖项目,通过建立智能增氧、控质、投喂系统,为鱼苗繁育插上科技“翅膀”,千亩冷水鱼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青衣芸谷、大地之纹、龙兴之野三大示范片区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以旅游为载体,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深入探索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践路径,芦山县着力强化节点打造和园区培育,目前已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列入省级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通过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农文旅项目,绿色、安全、优质发展底色不断厚植,现代农业建设势能正加速集聚,新质生产力释放出的创新活力也正浸润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脉络中。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