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区域化党建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创新形式和有效路径,以区域化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利于引领发展方向、凝聚发展力量、强化服务保障。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针对乡村片区集体经济发展资源不足、合力不够、人才紧缺等短板和问题,创新设立片区“大党委”,统筹抓好各项大事要事,推动片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开启了区域化党建引领乡村片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实践,为其他地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路径。
[关键词] 区域化党建;集体经济;花荄
[作者单位] 中共绵阳市委党校;西南科技大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坚持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广泛集聚各类资金、资产、项目、人才,凝聚形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近年来,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通过织密组织体系,推动村级片区连片打造、抱团发展,一体化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主要做法
花荄镇党委政府将全镇划分为四大片区,创新设立片区“大党委”,推动村级融合、抱团发展、村企共建,一体化推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启了区域化党建引领乡村片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实践。
建立片区“大党委”,打造“红色引擎”。按照地缘相近、业缘互补、有利统筹的思路,将全镇21个村(社区)党组织、9个“两新”党组织,整合设立现代城市核心、花城果乡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红花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精品四大片区,四大片区分别设立片区“大党委”,加强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统筹指导。一是搭建组织架构。片区“大党委”为隶属镇党委的区域性功能型党组织,由1名镇正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兼任片区“大党委”书记,2名副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兼任副书记,所辖村党组织书记等兼任委员。二是明确职责权限。片区“大党委”肩负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三大职能职责,负责统筹协调片区内各村、“两新”等党组织,协商解决涉及特色产业、集体经济、基础设施等片区内跨村域的重大事项,制定片区发展规划,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资源和动力不足等突出短板。三是优化工作机制。规范片区“大党委”调度、报告和议事机制,实行“月安排、季调度、半年总结、年度述职”闭环管理,及时对片区工作进行安排调度,跟踪推动重点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通过“大党委”决策,顺利实施了创业服务公司设立、农产品品牌打造、党建提升工程等18个重大事项。
统筹片区多重要素,整合发展资源。资源是乡村片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片区“大党委”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统筹片区内组织、资产、人才等多重资源要素,推动资源要素在片区内流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一是统筹组织资源。以片区内村党组织为基础,聚合产业相近、类型趋同的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联社抱团发展。花城果乡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片区内5家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联社,共同推进特色柑橘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改造低效林种植柑橘1.5万亩,实现年产量6000万斤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二是统筹资产资源。采取反包倒租、入股分红等形式,将组级资产、闲置农房和低效建设用地等流转至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作价入股、租赁经营、资产托管、自主开发等多种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盘活闲置资产11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三是统筹人才资源。建立片区乡村人才库,将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返乡创业人士等群体纳入台账管理,择优遴选“土专家”“田秀才”,实施“导师帮带”活动,联合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带动培育农村实用人才400余名。
建立片区强村公司,增强内驱动力。按照“村村联手、融合互动”发展思路,片区大党委牵头抓总,引导片区内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成立公司,以市场化方式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规范公司运营。在花城果乡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片区试点,组织九合、红武、联丰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成立美丽花城创业服务公司,由中心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和党支部书记,各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民主推选产生公司董事长、董事和监事长、监事,推动强村公司专业化运行。二是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制定《职业经理人聘用管理办法》,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担任创服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等工作,明确重大事项需报请片区“大党委”同意后方可实施。三是利益联结助农增收致富。优化强村公司利益分配机制,按照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片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总数中的占比确定持股和利润分配比例。通过稳岗就业、产业帮扶等方式,实现联农带农。2023年强村公司收益突破160万元,带动1500余户群众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
经验启示
“党”建引领,建强堡垒是根本。基层党组织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必须始终坚持以高质量的基层党建为引领,为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保障。花荄镇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设立片区大党委,充分发挥片区大党委的主心骨作用,统筹片区内组织、资产、人才等多重资源要素,引导片区内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成立公司,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因此,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村集体经济中的组织、引领、示范作用,选优配强班子、教育管理党员,着力建设一支主动担当的骨干中坚力量,把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责放在心上、重担扛在肩上。同时广泛集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需要的各类资金、资产、项目、人才,凝聚形成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联”字为先,抱团发展是基础。抱团发展才能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一体化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花荄镇通过区域党建联合体这一平台,把辖区内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类党组织力量整合起来,打破了行政村的壁垒限制,推动资源要素在片区内流动,把各方的资源相互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单一发展的传统模式。因此,要引导各乡镇聚焦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选取位置相邻、功能相近、产业相融、有发展潜力的村庄连片规划建设,带动富裕村和薄弱村优势互补、抱团增收、合作共赢,着力打造乡村发展的“共同体”,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特”处发力,因地制宜是要义。发展村集体经济要因村施策,聚焦特色产业做足文章,积极打造具有突出优势、市场广泛认可的发展特色。花荄镇党委结合本地实际,将全镇划分为四大片区,全力推动形成“一片区一特色”“一片区一支柱”的发展格局。例如,花城果乡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片区以柑橘产业为主导,红花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片区依托红花源AAA景区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和现代农业,都突出了地域特点。因此,发展村集体经济应当走差异化经营的路子,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形态和传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分类确定发展模式,明确主导产业,打优势牌、谋特色路,避免同质化、低端化竞争,努力蹚出一条差异化、品质化、特色化的新路,争取形成模式多元、形式多样、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农村发展新图景。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