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摘要] 白酒产业是泸州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优化金融服务,促进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泸州农商银行通过拓宽市场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产品研发、助力科技转型和品牌建设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支持泸州白酒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白酒产业链;农商银行;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
泸州“城以酒兴,酒以城名”,被誉为“中国酒城”,其闪亮的名片效应为泸州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助力。据统计,泸州市拥有30年以上窖龄的窖池约1.4万口,其中泸州老窖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国宝窖池已连续使用450余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2006年的泸州白酒产业园区为四川省省级开发区,是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白酒产业园区。泸州白酒拥有国家级品牌23个,中国驰名商标21个,省级品牌75个。四川省重点支持的36家白酒企业中泸州就有11家,占比近1/3,位居全省第一。白酒产业是泸州市的第一大支柱性产业,全市共有白酒生产加工单位1000余家,2023年全市酒类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35亿元、利润总额314亿元。
泸州白酒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市场需求放缓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双重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白酒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明显发生着转变。一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消费偏好变化。老年消费群体由于身体因素等原因对白酒的偏好逐渐减弱,导致白酒市场的整体需求放缓。二是“90后”“00后”等年轻消费群体对酒类产品的消费呈现个性化需求。在部分年轻人心目中,白酒产品不够时尚,口感也不易接受。相比起来,他们更愿意选择啤酒或鸡尾酒等低度产品,对白酒产品的口感和品牌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三公消费”禁令对白酒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商务、政务、军务用酒需求下降,特别是对高端白酒市场带来较大冲击。部分实力较弱、依赖高端市场的白酒企业面临生存困境,甚至被淘汰出局。四是消费降级导致的利润空间压缩。随着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和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的降低,也限制了整体消费市场的扩张。白酒作为一种传统消费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更加注重性价比,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提高。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企业纷纷加大促销力度、压低价格,导致行业利润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在白酒行业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压力下,2024年上半年,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指数呈下跌趋势,从价格角度揭示了行业进入了调整期。在市场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下,白酒企业涨价、稳价已越来越困难。
现金需求量大与融资渠道有限的双重制约。一是白酒企业为了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必须不断进行产能扩张和市场推广,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优质的高度纯粮食酒适合长期存放,白酒的年份与其价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促使白酒行业具有库存周转速度慢的行业特点,而库存管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同时,白酒行业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也较长,这些客观情况都进一步加剧了白酒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二是白酒企业虽然拥有一些土地、窖池等资产,但市场认可的有效不动产抵押物还远远不足,导致部分企业难以通过正规银行贷款渠道获得足够的资金。原酒质押贷款虽在泸州部分酒企中得到应用,但也存在原酒鉴定难、价值评估难、银行对质押物管理难等问题,限制了白酒企业的融资规模。因此,如何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成为白酒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的双重挑战。随着省内成都、宜宾、绵阳等中国白酒金三角重点区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省白酒产业的强势崛起,白酒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大部分泸州传统白酒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并非易事。一方面,部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感知不够敏锐,难以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路径;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有限,难以承担高昂的研发费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在科技创新方面进展缓慢。此外,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也制约了白酒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因此,如何有效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生产效率和营销效果成为白酒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泸州农商银行助力白酒产业发展的对策
泸州农商银行将白酒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行业,截至2023年末,已累计向白酒企业客户投放贷款46户、195笔,贷款金额176400万元,余额35699万元。在后续的金融服务中,要通过拓宽市场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产品研发、助力科技转型和品牌建设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支持泸州白酒行业的发展。
拓宽市场渠道,助力企业提升盈利能力。一是银企联动,共同营销。泸州农商银行在本地市场拥有人熟地熟的天然优势,要立足市场,改变传统的贷款营销模式,提高站位,抢抓机遇,把泸州白酒产业开拓发展所需的银行助力主动权抢到手。利用银行客群面广、客户数量大、社会公信力强等优势,可与市内白酒优质企业强强联手,推出银企联名银行卡、银行高端客户定制酒、信用卡买酒消费满减、白酒企业惠支付商户扫码立减等活动。还可以在惠生活平台上架白酒企业优质产品,在为企业拓宽线上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消费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年轻化的消费体验,助力白酒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二是深化银政合作,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近年来泸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泸州市建设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和《泸州市加快建成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十条政策措施》等,为白酒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泸州农商银行可结合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找准发展契机,与地方政府、酒类产业发展局等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围绕企业培育、产业融合、服务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白酒产业发展。如为白酒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园保贷专项贷款,为白酒企业争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共同为白酒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一是创新融资模式。针对白酒企业普遍存在库存量大、流动资金需求大但抵押物有限的特点,可以推出多种创新融资模式。除了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还可为白酒企业定制有特色的酒类贷款产品,如为流动资金不足、转贷困难的企业提供借新还旧专项贷款,为拥有高价值商标但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企业提供商标权质押贷款等。根据企业规模的不同,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对于龙头企业,如泸州老窖、郎酒集团、川酒集团等,重点支持其在技术改造、产能扩张、品牌优化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对于中小企业,则侧重于帮助其加强品牌建设、推进项目落地,加速提升其市场知名度和综合效益。二是深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以优质白酒企业为核心,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可从泸州酒企广泛使用的本地糯红高粱种植入手,依托乡村振兴浪潮,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贷款,提升白酒原料产量,保障白酒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稳定。针对下游经销商,可梳理从白酒生产企业到包装、物流、销售端全流程的企业名单,主动营销应收账款质押、承兑、贴现等金融产品,全面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金融需求,促进白酒产业上下游的紧密协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活力。三是优化金融服务。依托现有的蜀信e线上贷款平台,为中小型白酒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小额贷款服务,包括线上申请、智能审批、自助提款等功能。对大型白酒企业的大额贷款需求,则要通过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减少重复提交材料,缩短贷款处理时间,提升服务效率。同时,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免手续费等措施,对白酒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实施优惠贷款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激发产业活力。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咨询等增值服务,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提高经营效率。
支持产品研发,助力企业科技转型。可为白酒企业提供项目贷款,重点支持其在科技转型过程中的设备升级、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关键项目,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寻找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一是支持白酒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创新研发新产品。可尝试把泸州白酒与有泸州地域特色的水果如张坝桂圆、合江荔枝等强强联合酿造成果酒,将泸州果酒做成泸州白酒的新周边,用更柔和的口感抓住年轻消费者。把“由白转红”的消费选择拉到“因白转果”的行列中来,有效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原白酒消费群体消费减弱的态势,为白酒企业提供全新的销售增长点。二是支持白酒企业加大对技改和智能设施的投入。如革新酿造技术,将酿酒工人的传统手工操作转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并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控制生产过程,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探索白酒生产、包装、存储等环节的智能化、全自动化管理等,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支持品牌建设,助力企业差异化发展。一是积极为白酒企业提供项目贷款,助力白酒企业打造厂区旅游项目。充分发挥泸州市白酒产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优势,参考宜宾五粮液酒厂打造AAAA级旅游景区的成功经验,依托泸州大曲老窖池、古蔺郎酒庄园等已初具规模的旅游资源,可为白酒企业提供专项贷款,鼓励白酒企业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厂区旅游项目。投资打造完整的厂区观光路线,让游客参观酿造车间、储酒库、包装车间等,了解白酒的生产过程。增加互动体验环节,如传统酿造技艺展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游客亲手参与酿酒体验、品尝不同年份的白酒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二是积极为白酒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品牌建设。可与白酒企业联名举办白酒文化讲座、白酒品鉴会等活动,让消费者在品味美酒的同时,深入了解白酒文化,有助于全方位展示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形象,拓宽收入渠道。还可以引导白酒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准确定位,在文化营销方面不断探索,瞄准目标市场加大在个性化广告、包装设计上的投入,如融入历史、地域文化和品牌创始故事等。通过虚拟人物等新兴技术进行数字化营销吸引年轻消费者,通过差异化营销不断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