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4期

【谈发展】县域产业基金发展须因地制宜

发布:2025/04/02 17:36  作者:曹流星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4月  阅读量:

县域产业基金起步较晚、规模偏小、投资不够活跃,加之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基金组建和基金投资均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县域产业基金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既要正视困难挑战,更要保持定力、提振信心。

 

县域产业基金要“建之有方”

基金工作是促进地方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立引导基金,可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从而促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要紧紧围绕县域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来设置具有地域特色、地缘优势、产业集群的各类基金,以此招引重大支撑性战略项目、产业链关键项目、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将独具特色的产业基金打造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要以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航空产业、低空经济、现代商贸服务业、文化旅游康养等重点领域为主设置产业基金,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高位设置基金,灵活匹配产业,采取“园区+基金”“项目+基金”方式,服务产业发展。

 

县域产业基金要“投之有据”

基金投资颇具风险,在投向、投量、投资节奏的决策上必须做到有章可循。县(市、区)国资监管局牵头制定基金投资的相关制度,修订完善诸如《县(市、区)国有企业产业投资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县(市、区)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办法》《县(市、区)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管理机构遴选办法》等规章制度。可根据国家《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同步完善增加容错免责机制,设置合理的基金投资容亏率,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在投资项目尽调上,力求专业全面,摸清底数,建立优质投资项目库;在基金投资决策上,要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要广泛听取金融专家的意见建议,力求将基金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县域产业基金要“管之有序”

基金管理运营专业性极强,必须交由专业机构、专业人才管理运营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效益倍增。县(市、区)基金管理机构和人才普遍缺乏,必须“借鸡生蛋”,积极对接全国有实力的基金管理公司,筛选出符合县域产业基金管理条件的基金公司。鉴于县域产业基金规模普遍偏小,全国知名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参与合作管理的意愿不强烈,可就近遴选具有基金管理实践经验、管理效益突出的中型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县域产业基金。同时,通过招引、选培等途径,让更多更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才充实到县(市、区)本土基金管理机构,使之更服水土、更具潜力、更有生命力。

 

县域产业基金要“撬动有力”

通过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县(市、区)要成立产业基金工作专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基金组建和投资,协调多部门联动。县(市、区)投资促进部门要广泛宣传推介本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引进全国各地优质企业。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及时匹配投资基金,对接基金管理公司。除此之外,还要在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助企纾困活动,让优质企业最大限度享受到政策红利。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应减尽减、应放尽放,尽量用市场化思维进行基金管理运营,减少行政干预。要及时回应企业诉求,主动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优化环境“零距离”“零时差”,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综合施策、落地见效。曹流星  崇州金控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


关注官网微信